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泥土攪拌樁試樁施工工藝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結合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廠房項目要求,在大面積實施水泥土攪拌樁施工之前,和業主共同組織協商,通過不斷調整技術參數,對水泥土攪拌樁進行試樁施工,在保證水泥摻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發揮攪拌樁基礎作為永久地坪的作用,作為施工固化工藝標準,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工業廠房;地基加固;水泥土攪拌樁;試樁;技術參數
1概述
1.1工程概況
某物流工業園集散中心項目位于上海市南匯新城鎮,該項目場地長600m、寬100m,共計4棟廠房,主要功能為物流中轉集散中心。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本項目地坪設計承載力要求不小于100kPa,采用水泥土攪拌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水泥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1MPa。
1.2場地特點分析
本項目位于長江三角洲入??冢瑢儆诔逼旱孛?。場地上分布著大小各類魚塘,其中含有寬約18m的暗浜,暗浜處理之前采用雜填土進行回填。地下水正常水位為地下0.55~0.85m之間。根據設計要求,該廠房場地標高比設計±0.00m標高低約1m,需要進行土方回填后再進行地基處理。場地內采用大跨度鋼結構廠房,廠房內大型設備、材料等質量大,對地基承載力要求高。
2水泥土攪拌樁試樁目的
本項目地基處理質量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保證廠房地坪的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證地坪沉降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該項目4棟廠房需加固的地基總面積超過45000m2,工期要求為2個月,高峰時期樁機將達到60臺。而現場管理人員有限,不可能做到每臺樁機施工均能保證24h不間斷地管理。參建的專業分包單位有3家,各家單位施工機械設備各不相同,施工技術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因而如何通過宏觀統一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均符合要求,就需要制訂一個相對統一的施工技術標準,并嚴格要求各單位參照執行,從而保證所有的地基處理施工無論在哪個專業單位,其施工質量標準均一致,質量都是受控的?;谝陨显?,有必要對地基處理的攪拌樁施工進行試樁,通過研究攪拌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制訂統一的施工工藝標準。同時,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既定的標準執行,從而達到控制地基處理質量的目的。具體試樁目的如下[1-3]:1)組織各單位統一研究地基處理和攪拌樁施工技術規范和施工規范,提高對攪拌樁施工規范的知識掌握,加強攪拌樁施工的質量管理。2)認真研究攪拌樁施工各工藝參數之間的關系,通過控制工藝參數,達到控制技術參數的目的。3)優化施工工藝流程,確保地基處理質量最大可能地滿足設計承載力和沉降控制的要求。4)制訂攪拌樁施工工藝的統一標準,并要求各單位嚴格參照執行,從而控制攪拌樁施工質量。5)進行攪拌樁試樁施工,掌握地質條件和施工參數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調整攪拌樁施工工藝參數,既能夠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又能夠保證現場攪拌樁施工的適用性、可行性。
3施工技術參數確定
按照本項目的設計圖紙要求,本次地基處理的水泥土攪拌樁基本設計參數為:水灰比0.5,摻入比15%,樁徑500mm,樁長19m,樁間距1m。
3.1泥漿質量密度計算水泥質量密度采用式
(1)進行計算。ρ=(1+W/C)/(1/3+W/C)
(1)當水灰比(W/C)為0.5時,水泥的質量密度為1800kg/m3。
3.2每米樁的水泥用量
經計算,每米樁水泥用量為53kg,因而19m樁的水泥用量為1007kg。
3.3提升速度和注漿流量的關系設定
單位長度為1m,采用2次噴漿的方式。提升速度為v,注漿流量為l,則:1×2×l/v=53×(1+W/C)/ρ。由上式可知,當水灰比一定時,提升速度和注漿流量成正比關系。
3.4單樁水泥漿總量
樁長為19m時,水灰比0.5,泥漿用量為840L;水灰比0.6,泥漿用量為940L。
3.5攪拌次數的確定
根據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的相關條文內容,攪拌樁每個點攪拌次數不少于20次,才能夠保證水泥和土的充分攪拌,保證地基處理土體的質量要求。在本次試樁工藝過程中,攪拌樁的拌頭采用3根直徑為22cm的螺紋鋼,因此,根據相關公式和樁基每個擋位的提升速度得出,單樁攪拌次數為67.5次,滿足設計要求。
4水泥土攪拌樁試樁過程分析
4.1泥漿質量密度的工藝參數
試驗水灰比為0.5時,泥漿質量密度1800kg/m3。通過現場拌制水泥漿,對580#樁進行施工,攪拌樁以2擋提升(提升速度為0.4m/min,規范要求不大于0.5m/min),當提升高度至8m時,水泥漿的漿量耗盡,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多次堵管現象。其原因主要是:其一,當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5時,泥漿質量密度達到1800kg/m3,水泥漿濃度太大,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堵管,尤其此次試樁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進行,更容易發生堵管現象,經各方商議確定在規范范圍內提高水灰比;其二,水泥漿消耗速度過快,設計單樁泥漿用量15min內就已經使用完畢,因此要保證“三攪兩噴”的工藝要求,就必須降低注漿速度。最終解決方案為:規范中對水灰比的要求范圍是0.45~0.70之間,經各方協商后確定將泥漿水灰比調整為0.60,對應泥漿質量密度為1720kg/m3。
4.2注漿泵設備參數的調整
針對水泥漿使用過快問題,我們決定調整攪拌樁機器上的泥漿泵。目前進場的攪拌樁機械設備,攪拌樁的灰漿泵為UB3型,電機轉速為1440r/min,大皮帶輪直徑為30mm,小皮帶輪直徑為11mm,齒輪箱變比為3.84,活塞單次注漿量為0.33L,每分鐘注漿次數為150次,每分鐘注漿量為50L。攪拌樁提升機,各擋位的速度為:2擋0.4m/min,3擋0.7m/min,4擋1m/min,5擋1.2m/min。對樁長為19m的2719#樁進行試樁,下沉時采用3擋,提升速度采用2擋。該樁試樁過程消耗水泥達3.9t,耗時近4h。其原因主要是:其一,施工時間較長,整個試驗時間近4h,工效極差;其二,原攪拌機上的注漿泵流量太快,導致設計水泥漿量不夠噴,經過我們現場統計,該試樁整個用漿量逾4700L,為設計用量的3倍多。最終解決方案為:調整注漿泵的機械參數,降低注漿泵每分鐘的流量。通過調整注漿泵的電機轉速和皮帶輪的輪比后,注漿泵每分鐘注漿57次。對應的流量為18.81L/min。19m樁最終總用漿量為940L,單樁注漿時間用時50min。
4.3試樁施工工藝的調整
根據以上2次試樁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我們進行了最后一次試樁施工,以檢驗我們的工藝調整是否滿足設計和施工的要求[4-5]。采用“兩攪兩噴”的施工工藝,施工樁長為19m的樁,試樁工藝確定如下:以4擋速度第1次下沉噴漿,耗時19min;然后以3擋速度第1次提升噴漿,耗時27min;再以4擋速度第2次下沉攪拌,耗時19min;此后以2擋速度提升攪拌17m,最后2m采用2擋帶漿提升,耗時47.5min。試樁情況表明,19m樁水泥用量為1007kg,共計112.5min。該方法施工效率為每天完成12.8根樁,采用第1次下沉和提升均噴漿,樁身均勻性良好。在第2次提升時最后2m噴漿,加強樁頭質量,每米的噴漿時間達到4.5min,相應的水泥摻入量達到27.6%。
4.4水泥土攪拌樁試樁固化工藝確定
通過2周的試樁工藝過程,一方面保證水泥土樁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和質量標準,另一方面保證攪拌樁施工與機械設備的結合,提高現場施工的可行性。對最終的攪拌樁施工固化工藝,建議采取如下技術和工藝參數:1)采用“兩攪兩噴”的施工工藝。2)水灰比調整為0.6。3)調整注漿泵的機械參數,調整注漿泵注漿量為18.81L/min。4)攪拌樁施工固化工藝流程:即一次下沉并噴漿,下沉速度為1.0m/min(4擋);一次提升并噴漿,提升速度0.7m/min(3擋);二次下沉并攪拌,速度1.0m/min(4擋);二次提升并攪拌,間歇式噴漿,其中,下部17m范圍內,速度0.4m/min(2擋),上部2.0m范圍內噴漿,速度0.4m/min(2擋)。根據以上工藝標準,我們共進行了40根攪拌樁施工,施工工藝的可行性達到了預計的效果。
4.5施工質量評判結果
通過對28d之后水泥攪拌樁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進行檢測,除了對樁長進行輕便觸探外,還對整樁長不同深度進行鉆芯取樣和單樁承載力試驗。檢測結果為[6-7]:1)輕便觸探值大于15,符合要求。2)樁身質量連續性和攪拌均勻性良好,未出現斷樁現象。3)樁身無側限抗壓強度在1.0~1.2MPa之間,其中2根樁樁頭部位強度達到了1.5MPa,滿足設計要求。通過抽取的其中4根試樁的檢測結果可知,試樁的質量、承載力和完整性均達到設計要求,試驗效果較好。樁頭區域通過增加水泥摻量,有效地減少了樁體的沉降和變形。
5結語
采用水泥土攪拌樁作地基處理和加固時,其施工質量是確保后期地基承載力的基礎,也是控制沉降的關鍵。本項目由于加固面積大,質量要求高,因此我們一方面在現有的施工工藝上進行實地試樁試驗,掌握最原始和最有效的第一手施工工藝資料,對指導后續施工具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小范圍的試樁工藝,確定施工參數和成樁質量,為后續大范圍開展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董平,陳征宙,秦然.砼芯水泥土攪拌樁在軟土地基中的應用[J].巖土工程學報,2002(2):204-207.
[2]席培勝,宮能和,儲海巖,等.雙向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應用研究[J].施工技術,2007,36(1):5-8.
[3]萬廣臣,朱琦.水泥土攪拌樁在鐵路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鐵道勘察,2012,38(1):50-52.
[4]徐廣杰.淺談水泥土攪拌樁在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79-80.
[5]陳晉中,劉鳳翰,劉松玉.雙向水泥土攪拌樁技術及常見施工問題處理[J].建筑技術,2011(9):808-810.
[6]易耀林,劉松玉,趙瑋,等.變徑雙向水泥土攪拌樁施工技術[J].巖土工程學報,2010,32(S2):387-390.
[7]白玉貴,房毅,李濤,等.軟弱鹽堿地水泥土攪拌樁應用研究[J].廣東建材,2017,33(5):46-48.
作者:鄭建軍 單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