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材料技術下的生態建筑建設思路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為生態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環境。實踐中,為了使生態建筑有著良好的建設思路,則需要考慮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將相應的研究工作落實到位,確保生態建筑建設狀況良好避免對其應用價值、功能特性等產生不利影響,有效應對建筑建設過程中的能耗問題,滿足節能型、資源型社會的發展要求。基于此,文章將對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的生態建筑建設思路進行系統闡述。
關鍵詞:新材料;新技術;生態建筑;建設思路
根據當前的形勢變化,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生態建筑建設思路構建方面的考慮,可增加這類建筑建設中的技術含量,拓寬其建設思路,降低建筑能耗問題發生率。因此,在構建生態建筑建設思路的過程中,應給予新材料新技術更多的關注,對它們支持下的生態建筑科學建設進行深入思考,高效地實施這方面的建設工作計劃,確保生態建筑建設效果良好。在此基礎上,可使生態建筑建設內容更加豐富,并提升新材料、新技術的潛在應用價值。
1生態建筑概述及新材料、新技術在生態建筑建設中的應用價值
1.1生態建筑概述
所謂生態建筑,是指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協調好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自然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確保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系統的一類建筑。在建筑領域發展中,通過對生態建筑的有效建設,可增加建筑建設中的生態效益,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確保建筑物在實踐中應用價值的良好性。
1.2新材料、新技術在生態建筑建設中的應用價值
在生態建筑建設工作開展中,為了實現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科學應用,則需要了解它們的應用價值。具體表現為:(1)基于新材料、新技術的生態建筑建設,使這類建筑在應用中可與自然環境之間保持良好的適應性,增強生態建筑建設效果,減少其建設方面的問題發生;(2)生態建筑建設中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應用方面的考慮,能夠為自身建設方案的優化提供支持,并使生態建筑建設工作開展得更加科學、合理;(3)若能將新材料、新技術應用于生態建筑建設中,可豐富其建設思路及內容,優化生態建筑使用功能,從而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2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的生態建筑建設思路探討
在了解新材料、新技術在生態建筑建設中應用價值的基礎上,需要對相應的建設思路加以探討,促使這類建筑的建設目標可順利實現,相關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2.1了解新材料、新技術與生態建筑設計方面的關系
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發展方面的考慮,在落實生態建筑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應了解新材料、新技術與生態建筑設計方面的關系。具體表現為:(1)新技術是新材料和生態建筑設計之間的媒介。生態建筑建設中實施設計工作計劃時,若能對新材料、新技術的引入及利用加以思考,可提升這類建筑的創新設計水平,提高生態建筑設計質量;(2)在新材料、新技術的作用下,可為生態建筑有效設計提供保障,為其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得到理想的生態建筑設計方案;(3)生態建筑的建設,也為新材料、新技術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可使它們在實踐中處于良好的發展狀態。
2.2新材料、新技術作用下不斷優化生態建筑建設方式
在探討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的生態建筑建設思路的過程中,需要對這類建筑建設方式的不斷優化進行充分考慮。具體表現為:(1)新材料、新技術的價值在于可根據新形勢下建筑領域的發展要求,從節能環保、材質自重減輕等方面入手,為生態建筑建設提供信息參考,實現對建筑能耗問題的科學處理,最終達到生態建筑建設方式不斷優化的目的;(2)生態建筑建設中若能發揮出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優勢,可優化屋面、外墻、門窗等組成部分的使用功能,為這類建筑的科學建設提供參考依據,滿足生態建筑建設工作針對性開展要求,促使其建設方式在長期的實踐中能夠不斷優化。因此,生態建筑建設思路拓寬過程中,需要重視新材料、新技術的高效利用,從而為這類建筑提供所需的建設方式。
2.3新技術支持下生態建筑建設中技術含量的增加
生態建筑建設中的技術含量是否良好,與其建設效果是否顯著密切相關。因此,為了增加生態建筑建設中的技術含量,則需要考慮新技術的應用。具體表現為:(1)生態建筑建設中通過對新技術的科學應用,可協調好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突出生態建筑應用中的智能控制、環境舒適、低能耗等特點,不斷增加這類建筑建設中的技術含量;(2)新技術支持下的生態建筑建設工作開展,可從能耗控制、結構性能優化、環境適應性等方面入手,給這類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及效果增強提供有效保障,實現對生態建筑建設中所需資源的整合利用,增加其建設中的技術含量。
2.4基于新材料的生態建筑建設狀況的改善
為了使建設好的生態建筑能夠適應低碳經濟時代的形勢變化,實現這類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在新材料的支持下,不斷改善生態建筑建設狀況予以應對。具體表現為:(1)在對生態建筑結構進行維護處理時,可考慮ETFE(乙烯-四氯乙烯)充氣薄膜新材料使用,結合這類材料的延展性好、自重輕、屈服強度高、保溫隔熱效果好等優良特性,增強生態建筑建設中結構方面的維護效果;(2)新材料支持下的生態建筑建設,可通過對建筑物通風、采光及溫度等方面的調控處理,優化生態建筑性能。同時,可在新技術的配合作用下,通過對智能化建筑結構外墻系統的構建與使用,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滿足生態建筑建設中的自然采光最大化、自然通風合理化等方面的要求。
2.5其他方面的建設思路
基于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的生態建筑建設思路探討,需要對這些方面的建設思路有所了解:(1)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科學使用,加大低能耗建筑建設力度,并通過對太陽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為生態建筑建設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促使其建設質量更加可靠;(2)新材料、新技術作用下的生態建筑建設,可通過對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太陽能光電轉化、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考慮,為生態建筑提供所需的建設方案,并為相應的建設工作開展提供科學指導,確保生態建筑在實踐中的整體建設狀況良好;(3)在了解新材料、新技術功能特性的基礎上,能優化生態建筑結構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材料、新技術的支持下,可使生態建筑在實踐中有著良好的建設思路,實現這類建筑的科學建設目標,避免影響生態建筑建設工作的落實效果。因此,未來在提升生態建筑建設水平、優化其建設方式的過程中,應重視新材料、新技術發展下相應建設工作的高效開展,促使生態建筑建設效果更加顯著,全面提高其建設過程中的工作質量及效率。同時,應提高對新材料、新技術在生態建筑建設中應用價值方面的正確認識,從而為它們應用范圍的擴大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奕池.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研究論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188.
[2]楊英.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建立整體生態建筑觀[J].居舍,2019(7):88.
[3]徐天鸞.原生態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5):63-64.
[4]郭子晗.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發展中的應用困境及對策[N].科學導報,2019-02-19(B02).
作者:阮寧 單位:上海經緯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