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化學教材革新及高材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郭麗冰沈志濱陶曙紅李光喜嚴優芍單位:廣東藥學院廣東廣州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各方向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理論課和實驗課學時接近1:1,主要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結構、性質、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等內容,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和鑒定,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無不通過實驗來完成。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發網絡教學課件和網絡虛擬實驗,拓展實驗室開放空間,已成為趨勢。我們依據課程主要內容,針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實施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獲取知識能力以及從事科學研究的創新能力。經過兩年的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理論教學方面
1.以科研促教學
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介紹,注重基礎知識與先進技術和當代科技發展的銜接,及時將中藥化學領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技術融入教學當中,盡可能使教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以科研促教學,本室老師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以及院級的課題,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與此同時,教研室老師根據課題研究方向以及多年的教學與科研經歷,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課件中,如:將科研成果HPLC指紋圖譜加入到中藥復方制劑的質量控制中,將TLC圖譜加入到正相色譜與反相色譜的講解中,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2.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研室老師注重教學手段改革,將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利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等展現出來,為教學服務。大家集思廣益,互相交流,多媒體課件有下載的,有自己拍攝的,有自己制作動畫的。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有兩種儀器,用圖表示學生很容易理解;以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老師制作的動畫形象說明了儀器裝置和提取原理,學生一目了然。講薄層色譜時,利用Flash課件,讓學生了解整個操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開設專題研討會
教師精選某些專題,如:指紋圖譜的研究現狀與趨勢、CO2超臨界萃取技術在中藥中的應用等,指導學生查閱國內外文獻,了解國內外有關最新研究進展,讓學生自己撰寫綜述,分組在課堂上或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討論、交流,提高了學生文獻查閱和綜述寫作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二、實驗教學方面
由于制作虛擬實驗室難度大,迄今為止,中藥化學虛擬實驗室在國內尚未見到。我們建立的中藥化學網絡教學平臺分教師團隊、學習重點、新進展、虛擬考場和虛擬實驗室五個部分。“教師團隊”介紹教師的情況和研究方向,“學習重點”講解教材中的難點重點內容以及學習方法,“新進展”介紹中藥化學領域新的提取分離技術及新進展,并引導學生了解行業新動態,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虛擬考場”供學生課后練習,檢查學習情況。“虛擬實驗室”目的在于充分發揮網絡和計算機的優勢,利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圖形及實驗演示等手段為教學服務,將中藥化學實驗中有關化學成分的性質及其提取、分離和檢識等操作過程通過聲、色、態的改變以形象生動、鮮明的連續動態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可以選擇儀器,選對了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選錯了儀器不能移動組合,并可以點擊觀看每一個實驗步驟的實物圖片。虛擬實驗內容力求做到更加豐富,動畫設計生動形象,通過虛擬實驗操作,使學生能夠進行仿真學習,加強了對實驗步驟和現象的了解。
將教師講解實驗內容和整個規范操作過程拍攝下來,通過視頻課件在校園網上供學生自學和預習、復習實驗內容。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出率達到了100%,同時更加注重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中藥化學的綜合性實驗:“蘆丁的提取、分離與鑒定”,學生提取的產物除了自己做紫外光譜鑒定外,還選個別產品做了核磁共振的氫譜和碳譜,結果復印給學生,要求學生綜合譜圖信息分析化合物結構,鍛煉了學生實際解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人才培養方面
結合中藥學專業的定位:培養中藥領域的應用型人才,實驗室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開放實驗室時間早,效果好
本院中藥化學實驗室建于2005年5月,從2005年暑假開始,中藥學院實驗中心率先開放了實驗室,除已經開設的實驗課內容外,增設開放性實驗,利用晚間及周末時間開放實驗室,學生報名踴躍。2003級中藥班開放實驗題目為梔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分離和純化,在我院對03級66名學生進行開放性、設計性實驗情況進行的無記名問卷調查中,與其他課程相比,學生滿意度最高。
2.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教研室老師利用周末和暑假時間,在大三學生中組織興趣小組,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活動,如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運用中藥化學理論知識的能力。兩年中,共指導16名學生進行第二課堂科技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老師的指導下,四位同學的科研論文“AB-8大孔樹脂純化降香總黃酮的工藝研究”發表在廣東藥學院學報上。部分學生延續課題內容,在大四繼續進行畢業實習,學生反應良好。有學生在畢業論文中寫道:“從大三到現在,在中藥學院中藥化學與分析教研室參與科研實驗,使我受益非淺。使我的動手能力、理論知識水平、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并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它是我大學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課。”這一系列科研活動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對科研的興趣,進一步探討理論問題,學以致用,培養實用性的人才。
四、取得的成績
學生學習中藥化學課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報名參加開放實驗室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的人數比以前增加了50%,期末考試平均成績良好。中藥化學教研室是學校評估三個樣板教研室之一。近兩年來,教研室獲得各級科研課題立項7項,校級教學改革立項9項,教師發表相關教改論文5篇。2006年指導學生成功申報了兩個校級課外科技活動項目:“大孔樹脂純化降香總黃酮工藝研究及藥理作用研究”、“中藥化學課程網絡教學課件與網上虛擬實驗的建設”。這兩個項目已完成,均獲得廣東省第九屆大學生挑戰杯三等獎。學生發表科研論文1篇。廣東藥學院評估專家對《中藥化學》多媒體課件及網上虛擬實驗室給予很高評價,獲廣東藥學院2007年第八屆教學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