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道路巖土工程的探測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水文地質條件
礦區內地表水主要為葫蘆河水系,在本地區為東西流向。黨家河從南向北匯入葫蘆河,葫蘆河在張村驛鎮匯入洛河。受大陸性季風氣侯影響,黨家河屬典型的季節性河流,流量隨季節變化,夏秋雨季,猛漲暴落,冬春旱季則淙淙細流、清澈蜿蜒。勘探期間,區內地表水系發育,自然排泄較暢通。據調查,黨家河河內及沿線支溝溝內常年均有小量的流水,葫蘆河流水較大。根據現場收集資料,葫蘆河最高洪水位標高為930.66m。
地震效應分析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中附錄A.0.3條,本公路所在地區陜西省富縣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擬建建筑場地為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場地土的類型為中軟土,建筑的場地類別為Ⅱ類。一般情況下可不進行飽和砂土或飽和粉土的液化判別和處理,故可不考慮液化影響。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1989)規定:抗震基本烈度為6度地區的公路工程,可采用簡易設防。
工程地質條件評價
1線路的適應性及岸坡穩定性評價
公路沿線地形屬中~低山區,為剝蝕地貌。場區內無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無活動性斷裂。本線路沿河谷展布,存在沿河路基防護問題;由于線路沿線地形起伏較大,部分路段挖填方較大,存在高邊坡路塹及路堤穩定的問題。本線路在K1+060~K1+260、1+480-1+600段為半挖半填,在右側路肩設有兩處擋土墻。
2黃土的濕陷性
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中附錄A《中國濕陷性黃土工程地質分區略圖》,將陜北富縣地區劃分為II區。根據野外現場測繪及探井取樣進行土工試驗:②3黃土狀粉質粘土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為I~II級。③1層黃土狀粉質粘土濕陷系數介于0.023~0.075之間,具濕陷性,濕陷性輕微~強烈,自重濕陷系數介于0.001~0.006之間,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④1層黃土濕陷系數介于0.025~0.075之間,具濕陷性,濕陷性輕微~強烈,自重濕陷系數介于0.001~0.015之間,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考慮到公路沿線路基及涵洞基底黃土狀粉質粘土及黃土較薄,③1層黃土狀粉質粘土及④1層黃土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為I~II級。
3地基的不均勻性
本場地淺部土層為粉質粘土及黃土狀粉質粘土,且線路大部分沿河岸展布,地形起伏變化較大,部分為第四系地層覆蓋,部分地段基巖出露,地層變化大,巖土層空間分布很不均勻,為不均勻地基。
4場地內各土層工程地質評價
①素填土系鄉間道路路基,經壓實處理,屬中等壓縮性土。該層主要分布于擬建公路與鄉間道路重合處,但層厚薄,一般不宜選作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②1粉土分布于擬建公路沿線沖溝發育處,逐年沖積而成,屬高壓縮性土。不宜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建議公路施工時進行清除;②2粉質粘土分布于河谷低洼地段,以軟塑狀態為主,局部呈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公路施工時必須進行清淤處理,不得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②3層黃土狀粉質粘土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浸水后強度急劇降低。屬高壓縮性土。可選作一般路基及管涵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②4層粉質粘土夾卵礫石,屬中等壓縮性土。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③1層黃土狀粉質粘土多呈稍密狀態,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浸水后強度急劇降低,屬高壓縮性土。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③2層卵礫石多呈松散~稍密狀態,屬中等偏低壓縮性土,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④1層黃土呈稍密~中密狀態,具濕陷性,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浸水后強度急劇降低,屬中等壓縮性土。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④2層卵礫石多呈中密狀態,屬低壓縮性土,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⑤1層強風化砂泥巖互層及⑤2層中風化砂泥巖互層,可選作路基及涵洞天然地基的基礎持力層。
5地基土的遇水軟化
黃土狀粉質粘土及黃土在天然狀態下土質干、硬,用鍬挖掘較為困難。浸水后強度急劇降低。當地基為濕陷性黃土時,路基設計時應特別注意加強排水,采取攔截和地表排水及防水等措施。⑤1層強風化砂泥巖互層及⑤2層中風化砂泥巖互層的泥巖遇水易崩解和軟化,基礎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地下水的抽排,嚴禁地下水浸泡。
路基和橋涵地基與基礎方案分析評價
1路堤
(1)當采用黃土狀粉質粘土填筑路堤時,填筑高度H≤10m時,路堤邊坡坡率可采用1∶1.5;填筑高度10m<H≤20m時,路堤邊坡坡率可采用1∶1.75。斷面形式可選用階梯形,在高邊坡中部設寬為2.0~2.5m的邊坡平臺,邊坡平臺宜設截水溝,并作防滲加固處理。
(2)當地基為濕陷性黃土時,應采取攔截和地表排水及防水等措施。
(3)路堤坡腳外一般應設置不小于1.5m寬的天然坡道。黃土狀粉質粘土分布的地段,路堤坡腳不得受水浸泡、沖刷。否則,應采取排水或防沖刷的加固措施。
(4)線路部分沿河展布,應進行沿河路基防護設計。
浸水路堤在設計水位以下的邊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
(5)路堤應分層鋪筑,均勻壓實。
(6)當填方高度較大時,必須考慮下部土層承載力是否滿足填土荷載及路面車輛荷載的要求。當不滿足時,必須對下部土層進行壓密或其它有效的方式進行處理。如果采用分級放坡,每級臺階不大于6m,中間設置小平臺,每級放坡坡率為1∶0.3~1∶0.4。
2.10+450~10+600,④1層黃土高6~12m左右。坡高6~12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4~1∶0.5。坡高小于6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3~1∶0.4。如果采用分級放坡,每級臺階不大于6m,中間設置小平臺,每級放坡坡率為1∶0.3~1∶0.4。3.10+450~10+600,④1層黃土狀粉質粘土高10m左右。坡高6~12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4~1∶0.5。下部為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建議對下部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采用1∶0.75~1∶1放坡,坡面應進行防護,特別是其間泥巖部分進行防護,防止風化。可以采用錨桿掛網噴漿及漿砌片石護坡。
4.10+980~11+160,④1層黃土高10m左右。坡高6~12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4~1∶0.5。下部為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建議對下部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采用1∶0.75~1∶1.0放坡,坡面應進行防護,特別是其間泥巖部分進行防護,防止風化。可以采用錨桿掛網噴漿及漿砌片石護坡。
如果采用分級放坡,每級臺階不大于6m,中間設置小平臺,每級放坡坡率為1∶0.3~1∶0.4。5.11+180~11+300,11+350~11+450,11+350~11+450,④1層黃土狀粉質粘土高4~12m左右。坡高小于6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3~1∶0.4。坡高6~12m,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4~1∶0.5。下部為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建議對下部⑤層強~中風化砂泥巖互層采用1∶0.75~1∶1放坡,坡面應進行防護,特別是其間泥巖部分進行防護,防止風化。可以采用錨桿掛網噴漿及漿砌片石護坡。
2半挖半填
在斜坡地帶填方時,應清除地表土后挖成內傾的臺階,分層分級填筑。兩級邊坡之間設邊坡平臺。填挖交界面設過渡段,段內挖方區超挖回填,建議填方時設置土工格柵,逐層壓實。坡面可采取拱形骨架+植被防護。
3路基防護
對路基為濕陷性黃土地段應加強路基排水,對于邊坡為黃土的路段建議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對于植物容易生長的邊坡,可采取植物防護或骨架植物防護;對于植物不易生長的邊坡,可根據不同的土質選用諸如抹面、噴漿、干砌或漿砌片石護坡護墻等坡面防護措施進行防護。在采用抹面或噴漿等坡面防護措施的地段,宜在坡腳處設置高度為1.0m的漿砌片石護坡或護墻,做好邊坡排水措施。
4涵洞沿線
51個涵洞基礎的持力層根據地質資料在工程地質剖面圖中均作出了評價。涵洞基槽施工時,地層必須達到建議的穩定持力層。
5擋土墻公路
沿線共布設有擋土墻兩處,擋土墻基礎的持力層根據地質資料在擋土墻工程地質剖面圖中均作出了評價。擋土墻基槽施工時,地層必須達到建議的穩定持力層,同時應注意做好防、排水工作,并應采取有效的坑壁支護措施。
作者:王茂松單位:陜西富源煤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