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園林工程植物種植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園林植物種植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項目,園林綠化特別是城市綠化配景中的主要組成要素———植物,絕大多數是根據需要,人為選擇、安排和種植的。植物種植成活原理是植物種植工程的理論基礎,要做好園林種植工程,除了搞好種植前的準備工作之外,特別是要掌握種植過程中的各個工序及技術,包括種植穴準備、苗木準備與保護、種植及成活期的管理等工作,大樹移栽的要求與一般樹木種植大致相同,但因樹體高大,操作困難,成活率相對較低,所以在操作時更應注意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實施。
關鍵詞:園林植物;技術;水分;季節性
1園林植物栽植意義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園林植物的種植工程是園林綠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他城市建設工程一樣,必須經過嚴格的工程管理,按照有關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園林綠化工程一般要經過計劃、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幾個工序。綠化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有生命的綠色植物為主要對象的工程,受外界環境條件影響大,周期性長,見效慢,施工難度大,同時區域性和季節性強,綠化直接效益(特別是經濟效益)不明顯,所以它是一項艱巨的基礎建設工程。園林植物的種植是植物生長的前提,是綠化的第一步,這項工序完成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植物的生長發育、樹種的形態、藝術美感、防護及生態環境改善等。因此,種植質量對植物的一生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果種植質量不好,即使土壤和材料優良,也可能難于達到預期的目的,甚至造成植物的死亡。
2園林植物種植成活的原理
2.1植物成活的生理基礎
新種植物能否成活,其生理基礎應該是植物具有旺盛的生活力。生活力受遺傳品質、質量特征及植物體內含水量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植物體內含水量是植物能否成活的關鍵。要保證種植植物成活,必須使植物體內的水分維持在循環平衡以上,即植物根系中的水分與植物地上部分因蒸騰而消耗的水分達到動態平衡。
2.2植物栽活成活原理
植物的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系吸水主要在根尖部分進行,根毛是主要的吸水部分,所以在移植植物時應盡量避免損傷根系。在種植過程中,植株從原有地點挖出后,根系和原有土壤的密切關系被破壞了,同時植物根系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遭到損傷,尤其是幾乎全部組成根系主要吸收部分的菌根、菌絲體和須根都被破壞,意味著吸水功能的下降;在樹木種植以后,即使土壤能夠供應充足的水分,但因在新的環境下,根系與土壤的密切關系遭到破壞,減少了根系對水分的吸收表面積。因此,樹木種植成活的原理是保持和恢復樹體以水分為主的代謝平衡。
2.3保證種植成活的途徑
樹木種植后能否成活取決于植物生活力、種植技術及士壤水分狀況。
2.3.1保證植物具有旺盛的生活力。生活力是植物成活的基礎。保持植物體內水分平衡狀態是維持生活力的關鍵。因此,在栽植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維持植株的生活力,首先要在植物挖運和種植過程中,要嚴格保濕、保鮮,盡量防止栽種植物過多失水,維持較強的生命活力;其次要減少根系的損傷,促進傷口愈合和多發新根,保證短期內恢復和擴大根系的吸收面積和能力。
2.3.2提高種植技術。采取精細的種植,能夠保證植物根系與周圍的土壤緊密接觸,避免產生懸空和局部空隙,使根系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盡量縮短種植時間及使用抗蒸騰抑制劑等技術,能保持植物體內水分平衡。
2.3.3保持種植的土壤水分狀況良好。根系吸收水分的多少與土壤中水分狀況有關,植物種植后必須保證土壤有足夠的水分供應,以便根系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水分和養分,主要根系分布的地方應有立即有效的可利用水,即水分含量要顯著高于植物的萎蔫系數。濕潤的砂質土壤是能可靠地供應水分的土壤。
3種植工程注意事項
3.1節省開支,提高經濟效益
園林植物種植工程是一項用工大、費用高并涉及方面多的投資項目,在滿足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施工時應以盡可能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調動全體施工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施工人員的思想品德和發揮主人翁精神,節約一切不必要的開支,認真進行成本核算,盡量降低工程成本,做到節支,提高工程效益。
3.2施工技術必須符合園林規劃設計的要求
園林規劃設計是園林施工的基礎和依據,每個環節規劃設計是設計人員在充分調查當地各方面條件的前提下,遵循自然規律,按照科學原則、藝術原則設計出來的,融匯了人們美好愿望和園林藝術成就等技術成果。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在設計人員的指導下,認真研究規劃設計材料,理解設計要求,熟悉設計圖紙,并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如果施工人員發現設計圖紙(方案)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不符,應及時向設計人員提出,與設計人員共同商討。如果需變更設計時,必須征求設計部門的同意。
3.3施工技術必須待合園林植物的生活習性
不同的園林植物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有些植物再生能力和發根力強,種植容易成活,一般可用裸根種植,種植植物的包裝、運輸可以簡單些,種植技術可以粗放些,以減少費用;而一些常綠樹種和根系再生能力差的樹種,種植時必須帶土球,種植技術要求嚴格。因此,設計及施工人員應根據植物各自的特性,設計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才能提高種植成活率和保證種植工程的順利完成。
3.4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
園林植物種植有關的技術規范和各項操作規程,是在遵循科學原則的基礎上,總結各地的園林生產經驗和吸取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制定出的具有規范性的技術性文件,是指導種植施工工程的法規,種植工程的各項操作必須符合技術規程的規定。
4把握種植時機
園林植物種植是一個季節性很強的工作,確定適時的種植季節是提高種植成活率,盡早發揮園林綠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適時種植主要考慮如下3個因素:一是苗木本身的生理活動。一般選擇苗木地上部分活動緩慢或處于休眠狀態,而地下部分根系活動仍然較旺盛時進行種植。因此時植物根系再生能力強,吸收水分多,而地上部分蒸騰小,苗木易保持水分平衡。二是氣候條件。選擇適宜于根系吸水生根所需要適宜的溫度條件和充足的水分條件,并盡可能避免不利于保持水分平衡的極端因子(如干旱、高溫、霜凍等)。三是病蟲害的規律及勞力狀況。避免在病蟲害高發或猖獗季節種植,同時要保證有足夠的勞力。從以上分析可知,最適宜的種植季節是休眠期,樹木休眠時,體內生理活動較生長期要弱和緩慢得多,休眠期即早春和晚秋,這兩個時期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量不大,易得到滿足,蒸騰量小,而且此時體內還儲存有大量的營養,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動能力,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和新根再生。總之,在園林植物種植過程中,應視工程的實際情況、現有的技術力量、當地的經濟條件等因素盡量采取先進的施工技術,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選擇合理實用的施工方案,以期達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操作上安全,指標上優化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黎素平.園林植物學[J].沈陽:白云出版社,2003,12.
[2]王國正,閆晨曦.山西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與應用[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1,6.
作者:胡二紅 單位:太原市園林植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