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工程信息化建設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的深入,質量工程的內涵日益豐滿,項目建設種類不斷豐富,現已確立了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團隊、教學名師、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等分項目,學校也都相應地建立了國家、省、學校三級質量工程項目建設體系。質量工程的開展過程中,高校教務管理部門擔負著項目的前期申報、后期驗收、評選及推薦的管理過程。此時,教務管理部門往往需要完成收集各項目材料,匯總并統計數據,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審等諸多管理工作。而這些工作由于缺乏一個系統的信息化工具,基本憑借傳統的方式來進行,造成了組織管理效率低下、人力資源高消耗和教學資源無法共享等缺點。因此,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只有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借助網絡技術建設信息化的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化平臺對建設項目的內容進行展示和評選,才能實現提高管理效率、共享教學資源和減少重復建設的目標。
一、高校質量工程管理信息化現狀
1、與現有的教務管理系統不聯網,不能實現與其他業務系統的聯系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高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教學管理信息出現了急劇膨脹的態勢。目前,大多數高校在教務管理信息化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教學計劃、排課、成績審核、學籍、考試以及教師、教室、教材等教學資源的使用和教師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等方面的管理方式上由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到目前的系統信息化管理,使管理過程更加直接、透明,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而質量工程信息系統往往與此脫節。比如,學生在選課過程中,從選課信息中很難獲取有關課程的信息,如該課程是否是精品課程、該課程有哪些特色等信息,如果要獲取這些信息,學生必須要逐個搜尋課程信息,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這樣容易造成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由于質量工程信息系統建設基本近幾年才出現,如果和教務系統沒有聯網,容易造成和原有數據信息的不一致,導致信息的不準確。
2、不能及時反饋信息,以便提供準確系統的數據
隨著學校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學校在專業、課程、團隊、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基地、教學名師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了更好的準確決策,各級領導和各有關職能部門對質量工程項目的數據的需求越來越多,而且對提供數據的時間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式、經驗型的低效率、高消耗的教學管理模式很難達到及時提供信息反饋的目的,只有使用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手段,使管理達到信息化的程度才能為各級教育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
3、質量工程信息系統兼容性差
在實施質量工程的過程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按建設周期對各類建設項目組織申報、立項建設、成果驗收、評選推薦,對重點項目提供經費支持,使其能夠向更高層次發展和完善。目前,很多質量工程項目的信息化還停留在為單一層次單一種類的項目服務,如,在遴選特色專業的過程中建設一個專業網站,由于缺乏前瞻性的設計,當該專業申報更高一層次的建設項目時,因原網站僅僅是停留在低層次的申報項目上,導致申報內容無法在申報過程中重復利用,同一專業在數據庫中無法體現建設的歷史軌跡,不能靈活的實現對實體業務活動的支持,不得不重新建設新網站。這樣就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也無法適應多級多種類的建設項目的擴展。
4、信息化平臺建設過于獨立、封閉,不能實現與其他業務系統的聯系。
評審是質量工程項目的重要環節,一般是組織專家通過會議評審的方式進行,而現場評審的計票、計分工作較為繁瑣,擠占會議討論、評價、研討和總結的時間。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網絡評審系統,讓專家事先通過網絡進行評選,評價系統自動進行統計分析,這樣能節省評審時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現有的質量工程信息化平臺缺乏開放性的設計,不能與網絡評選系統實現對接,增加了質量工程建設管理的成本。
二、加快建設,深入推進質量工程信息化管理
1、加大宣傳力度,促進管理者和參與者轉變觀念,以適應信息時展的需要
質量工程是一個影響力大、受益面廣的民心工程。質量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涉及到學校的重多教學單位和職能部門。有效的信息流通已成為把組織中的成員聯系起來,完成共同目標的手段。隨著質量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推進,必然促使管理者和參與者思想觀念的轉變,并在轉變的過程中對各類質量工程信息進行全面、科學、規范的管理,創新性的整合和集成,以達到管理職能的轉變,提高管理水平。
2、質量工程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質量工程信息化管理最終是為學校各部門、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質量工程信息化管理還要注重信息渠道的完善。質量工程項目的各類信息主要來源于教務處,各專業和課程的網站是具體落實單位。質量工程的網絡信息系統是管理信息化的的窗口,長期以來,對推動質量工程信息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系統網站的形式增加了一種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信息傳遞渠道。各類質量工程項目的申報、評審和展示都通過信息系統來,使各級教學管理部門和各職能部門以更加便捷的方式獲取信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
質量工程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對質量工程信息化系統管理建設的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進行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大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的力度。首先,加強質量工程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技能培訓。管理人員是實踐和推動信息化管理的直接力量,因此,學校要重視質量工程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培訓,舉辦專門講座加強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觀念,了解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強化質量工程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和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能力,使他們能熟練使用信息化系統來處理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強與專業技術公司的合作,共同開發信息管理系統,確保信息系統的合理設計、科學運作、及時解決和處理問題。
4、加強監控和保障措施,注重常態化發展
學校教務部門應加強質量工程項目的監控和保障,不僅要確保各項、各級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而且要注重建設項目常態化發展。所謂常態化發展,就是要保證質量工程各項目建設的相對穩定、規范,具有計劃性、可預見性。學校可以通過質量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對質量工程各項目進行不間斷監控,適時調整有關政策和措施,以保證質量工程項目健康平穩運行。
5、提倡網絡評審,提高效率,節約能源
質量工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務管理部門擔負著項目的前期申報、后期驗收、評選及推薦的管理過程。此時,教務管理部門往往需要完成收集各項目材料,匯總并統計數據,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審等諸多管理工作。在質量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可以將專家評審作為其中一個模塊,實現專家對項目遠程評審,并通過系統實現統計和反饋的功能,提高了組織管理效率、節約人力資源和教學資源共享等優點。
綜上所述,通過質量工程信息系統的建設,可以為學校的后續發展和高水平建設奠定結實的基礎。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在貫徹和實施質量工程時,首先應認識到位,做到科學決策、統籌安排,注重學校資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摸清質量工程建設發展的基本規律,借助質量工程的東風,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唯有如此,質量工程的實施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