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電工電子實踐性教學改革模式
樹立科學源于科學實驗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以“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核心,以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構建包括:基礎實驗層次、設計實驗層次和綜合實驗層次等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
1.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由于實踐性教學自身的特點,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至少包含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引進有工程實踐和項目開發經歷的教師。這類教師可以將其從事設計工作的經歷及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傳授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二是加強無工程背景的理論課教師的工程實踐思想的培養。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要將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貫穿在理論教學中,避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三是創造條件實現這兩類教師的輪換,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全面發展。
1.2加強實驗室硬件建設。實驗室硬件條件的建設和改善,要滿足教學內容的要求及學生成長的需求。就電工電子實驗室而言,硬件條件至少滿足以下幾個硬性標準:(1)保證人手一套儀器設備。人手一套儀器必須要學生親自完整地做完全部實驗內容才算某此實驗課完成。(2)要采購主流的一線設備,實驗課程所學能為將來實踐所用。(3)加強單片機、可編程邏輯器件、DSP等實驗設備的投入,這才是當前實踐性教學的主流方向。
1.3科學地設置實驗層次、實驗方式和實驗內容。實驗室建設要立足于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科學性、先進性指導實驗內容的更新與整合。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實驗層次、設計實驗層次和綜合實驗層次。(1)基礎實驗層次———培養基本實驗技能。基礎實驗層次以驗證型實驗和簡單設計型實驗為主(其比例為3:7),主要目標是培養和訓練大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獲得實踐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常用元器件的識別能力和檢測能力,簡單電路參數的測試能力,常用實驗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實驗方案的擬定能力,電路故障的分析、排除能力,實用電路的設計能力,實驗報告與設計總結報告的撰寫能力。(2)設計實驗層次———培養應用能力。設計實驗層次以設計型實驗和設計型課題為主,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應用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已經掌握的基本實踐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層次,主要是使學生掌握用傳統的Bottom-Up(自下而上)的設計方法來設計小型電子系統,設計器件主要選擇通用的、常規功能的SSI與MSI和專用IC。(3)綜合實驗層次———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綜合實驗層次以解決實際工程中的實際問題為主。主要目標是加強大學生所學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視點,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這一層次主要是要將EDA技術引入工程設計中,使學生掌握現代的Top-down(自上而下)的設計方法,以FP-GA/CPLD和HDL語言為主。課題選擇以實用性、真實性、綜合性和典型性為主。
1.4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模式。(1)基礎實驗層次。這一層次主要是考核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采用“實際操作+平時成績+實驗報告”的考核模式,其分數比值可以根據具體課程特點按“7:2:1”或“6:3:1”甚至“5:4:1”來確定。(2)設計實驗層次。這一層次主要是考核學生運用本專業系統理論和已經掌握的基本實踐能力與技能來解決簡單而實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采用“課題完成+實驗報告”的考核模式。在“課題完成”中主要考核課題功能是否實現、指標是否達標、完成時間先后、工藝水平高低等,并以此來評定學生的成績。教師一定要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的成功性和創造性。(3)綜合與創新實踐層次。這一層次主要是考核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可以采用“課題設計效果+課題完成效果+設計總結報告效果”的考核模式。教師一定要注意發現和鼓勵學生的多種設計方式和多種實現手段,特別要充分獎勵有創新、有價值的設計方案和實現方案。
2結論
大學教育其實是一種方法和能力的教育,學生動手能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的培養目標。要把強化大學生的實踐意識、提高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貫穿到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以完善的實驗室條件為基礎,以科學合理、適用的實驗內容為依托,以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為保證,以客觀有效的考核模式為標準,形成合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高飛單位: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