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學習型組織概念的提出,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層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引起了廣泛關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201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的講話中強調“把學習型政黨建設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學習是前提,學習好才能服務好,學習好才有可能進行創新”。2013年6月1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將目前正開展的如火如荼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定位為加強“三型政黨”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在黨的建設中逐步凸顯。黨的科教興國戰略要依靠高校,先進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要依靠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社會職能功能的定位。研究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對全社會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深入,也有利于高校實現好社會職能。
【關鍵詞】
新時期;學習型黨組織;主要問題;分析縱觀
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高校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進行了許多積極、有益的探索、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制約著高校基層黨組織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思想、觀念認識的偏差。新時期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轉變,導致高校發展的外部環境競爭日益激烈,為此部分高校領越來越重注學科、學術、科研和實驗室等方面的建設,對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缺乏深度的思考和認識,忽視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還有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經費投入不足,根據有關方面的調研顯示,有過半的學生認為資金投入不足是影響組織活動正常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雖說高校基層黨組織有專門的活動經費,但數量有限,能用在師生黨支部活動中的經費很少,對黨員活動、宣傳、教育、學習交流等的場所更是少之又少,這嚴重影響了組織活動的有效開展和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最后對自身建設重視度不高。部分基層黨組織建設軟弱,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基層戰斗力、凝聚力、創新力不足,一些院(系)領導對基層黨組織的地位、作用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黨建工作可有可無,對學院的全局發展影響不大,缺少相對的目標管理制度,嚴重影響了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新力。還有部分基層黨組織黨政不分,常出現“重政輕黨”或“一手硬,一手軟”,黨政“兩張皮”現象,這些都不利于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學習型黨組織與新形勢的發展有些不同步
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高校教師、學生數量迅速增加,黨員人數也急劇上升,部分高校未能及時調整原有支部和有效的設置新支部,出現支部規模過大或無支部的現象,研究生和本科生支部的設置中,存在著規模過大的問題,教工、學生支部人數過多,支部生活開展十分困難,組織生活效果無法保證。教師學生黨員人數過多,組織設置未能及時跟上,是造成基層黨組織管理和開展工作困難的一大因素。近年來應對新形勢的發展,高校合并及院系、教學科研、組織管理等大規模的調整,人才流動和人事調動頻繁,打破了原有的系、教研室的組織模式。不同院校、科室、不同專業的教師職工要適應并融入新的環境和制度文化中,這需要一個磨合過程,需要各級各層次人才的培訓整合,給基層黨組織建設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基層黨支部設置很難落實到“進宿舍”。隨著高校實行學分制,以學院、專業、班級為核心的傳統組織設置不斷弱化,以班級為主體的教學、實踐、文體活動等逐漸減少,同時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出現了全新的學生公寓管理模式,原先的以學院、專業、班級為基礎的宿舍安排被打破,給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將支部建在學生公寓已成為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陣地,但由于學院領導干部的忽視、缺少專業的負責人管理及資金來源少,很難在公寓內進行黨員的教育、管理、考察和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
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實效性有待加強
思想政治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諸多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離科學化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教學內容上,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對課本內容和課外習題只做些簡單的重復、閱讀和簡要的回答。教學方法上,仍是以灌輸理論為主,很少主動開展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師生缺少必要的互動與交流,課堂氣氛呆板,理論與學生需求脫節,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考評手段上,以應試教育為主,考題局限在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簡單掌握,閉卷考試靠死記硬背,開卷考試只需簡單抄寫,學期論文只會網上照搬,缺少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察,背離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初衷。部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單一,教育針對性不強。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有待提高,部分高校教育隊伍中的黨政干部、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有些比較年輕,缺乏必要的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素養不高。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與學生交流、溝通中,往往溝通不暢,顯得能力不足。
四、部分高校基層支部生活形式單調,內容枯燥乏味,支部活力和凝聚力不強
所在支部組織生活主要形式是全體黨員大會和文件宣讀,對于組織生活狀況的評價,很少教師認為方式、內容不斷創新,很有吸引力,大部分的認為能正常開展活動,但缺少創新,沒有吸引力,還有的人認為形式單調、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很少有吸引力,而認為形式化、應付了事、效果不好,甚至會讓人反感。分析可知,教工支部的總體情況很好,定期開展組織生活,能及時傳達上級的指示,但離教師理想的組織生活還有一定的差距。基層黨組織在如何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包括內容、形式上的創新,如何從師生群體的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出發,給他們提供一些更實際的信息,如何增強組織生活的效果,提高組織活力和凝聚力,都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五、部分基層黨組織不重視黨員的教育管理問題
部分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繼續教育缺少針對性和計劃性。部分基層黨組織僅滿足于對黨員的一般性號召、習慣用管理、使用代替黨員的教育,他們認為,在發展階段已經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即可,沒能對黨員采取具體措施進行繼續教育,導致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實效性,繼續教育工作自然處于自發狀態,缺少一個統一、科學、連貫的學習計劃,支部組織只習慣傳達上級的指令,被動地開展工作,教育工作走形式,教育效果受到很大影響,導致部分黨員思想松懈。對黨員繼續教育方法單一、內容枯燥乏味,有待創新。基層組織未能注意對這方面的教育,黨組織生活形式最多的是發展黨員的問題,教育內容只知道照本宣科,一味地開展黨性教育、理論教育、組織紀律教育等黨的基本理論的傳授,教育內容枯燥、乏味,因此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可言更不會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而且教育方法單一,基層組織對黨員的繼續教育依然停留在傳達上級指令,讀文件、講講座等方式上,較少地圍繞學生所學專業、時事政治和黨員所關心的實際問題的開展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講課方式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建華,周金澤.抓好學習型基層組織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保證[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0,(06).
[2]天津工業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思考[N].天津日報,2009,10(09)
[3]李九麗.構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原則和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03)
[4]鞏瑞波,常文峰.再談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內涵,特征及意義[J].傳承,2010,(12).
作者:王鑫 單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