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路企業風險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鐵路企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基本目標就是:運用結構化的管理體系來控制運行中的風險。一方面通過風險管理機制,在相關運行系統和工作流程分析的基礎上,識別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制定控制措施,并實施跟蹤,將風險消除或者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另一方面,實施閉環的運行監督和管理將運行狀態始終鎖在安全目標上,將“事后控制”轉為“過程控制”,通過運行反饋機制對運行過程、運行狀態、運行質量實施監控,經過比較、分析和評價,對偏離了運行安全目標的狀態,及時加以調節,使運行安全狀態始終保持在目標范圍內。再一方面通過企業安全文化方面的工作,形成積極、健康、核心的安全文化,為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礎。鐵路企業安全風險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安全基礎、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安全監督和安全文化等5個組成部分。
1.1安全基礎。鐵路安全基礎是安全風險管理系統設計和有效運轉的前提。安全基礎主要包括明確鐵路企業安全風險管理的總體思路;明確安全目標,并使每名職工熟知,促使職工提高安全素質;明確鐵路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以及職能;明確安全文件制定的有關要求。
1.1.1總體思路。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落實“三點共識”、“三個重中之重”要求,按照“規范管理,強化基礎,盯控關鍵”安全工作思路,引入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為重點,全面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從而不斷促進安全管理規范高效和安全生產超前防范,最大程度地消除和降低安全風險,從而達到預防、減少事故的發生和降低事故后果的目的。
1.1.2安全目標。運用安全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全面識別、評價安全風險,制定控制措施,將安全風險管理和控制要求落實到安全生產崗位,實現風險管理與既有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逐步建立程序清晰、職責明確、適用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運行機制,形成機制健全、管理規范、覆蓋全面的安全風險控制體系,實現安全風險全面受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確保運輸安全持續穩定。
1.1.3組織機構以及職能。路局各專業處室為各系統安全風險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全面識別分析各系統安全風險事件,制定管控措施;各站段為安全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根據具體實際制定本單位安全風險管理細化預防和控制措施,編制相關控制手冊;站段科室(車間)為本單位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具體落實部門:明確相關風險事件的分布地點,將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落實到崗,落實到人督促班組長履行崗位職責,按標追究失職行為,開展安全風險識別教育,提高職工崗位安全風險意識,促進按標作業。
1.1.4安全文件制定。安全管理法規和文件的制定應主要包括:安全風險指導手冊、安全生產規定、現場安全檢查制度、安全風險管理辦法、安全風險提示卡、安全風險控制手冊、等方面。文件作為各項工作的開展依據,文件的管理應制定相應的制度。
1.2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安全風險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過系統的運行過程來實現。風險管理主要內容:教育培訓、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內容。
1.2.1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應明確教育培訓的目的、教育培訓形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考核制度。
1.2.2風險識別。鐵路安全風險識別流程分風險信息資料收集、風險信息資料分析與風險信息庫建立3個步驟來實施。風險識別數據庫的建設要依據生產實踐中進行動態管理維護,及時對照風險識別數據庫中開展風險識別,不斷調整和完善識別內容,確保風險識別數據庫內容與實際相符。
1.2.3風險評價。鐵路企業安全風險的評價是在安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開展的,目的是分出風險的輕重緩急。目前,風險評價方法有很多種,其每一種風險評價方法都具有相適應應用條件和范圍,在進行評價時,我們需要根據風險識別的對象與類型,選擇相適當的風險評價方法。并在風險評價方法的抉擇上,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最實用的方法。
1.2.4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鐵路系統風險管理體系的核心部分,目的是把風險置于把控之中。風險控制要從人和物兩個角度考慮:人因素控制措施的核心是安全職業適性管理;物因素控制措施的核心是本質安全管理。對某一特定的危險源而言,究竟采取哪種措施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原則上應以消除性、預防性為主,降低性、應急性為輔。鐵路企業只有做好風險控制工作,才可以說成功地管理了風險。
1.3應急管理。應急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切實防范和有效應對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及對企業和社會有嚴重影響的各類突發事件,控制和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建立健全鐵路應急管理制度應明確應急處置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組織機構以及職責、明確應急預案編制要求、健全完善應急預案與培訓制定工作以及及時做好應急預案評價與修訂工作。
1.4安全監督。安全風險管理措施的落實,要通過一系列制度、規程、規章等,運行行政監督、專業培訓、人力調配、工作制度等行政手段,來規范人員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行為,來推動和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實現降低安全生產風險的目的。安全監督主要內容:安全信息管理、系統評價、檢查和改進等方面。
1.4.1安全信息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主要可以從對安全信息進行量化考核、安全信息檢點、安全信息收集、安全信息分析與銷號、安全信息上報、安全信息公布要求等幾個方面進行,并細化相關要求。
1.4.2系統評價。鐵路安全風險評價是指各級鐵路企業將防止鐵路惡性事故作為首要任務,系統梳理鐵路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全面評價鐵路安全風險,制定落實整治方案和措施,有效提高鐵路風險防范和控制水平。
1.4.3檢查和改進。安全風險管理檢查是針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監督和提出整改意見,要在風險辨識、評價、控制等運行現狀調查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根據危險因素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結果,管理體系審查方案,依據要求優化配置風險控制系統,并對各模塊進行評價、分析與改進。改進階段要根據檢查的結果,對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全過程進行改進,對于成功之處要及時總結,不斷提高,對于不足之處要提出更改方針、目標和其他要素。
1.5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鐵路企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其核心功能是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主要內容:安全文化內涵、目標、內容和建設途徑。
1.5.1安全文化內涵。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識以及在其指導下的各類行為的總稱,主要包括安全觀念、行為安全、系統安全以及工藝安全等。
1.5.2安全文化目的。鐵路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是改善人的行為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創建企業安全文化是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的好辦法,它能營造企業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和秩序,提高人的安全價值觀念,有效地調節和控制人的安全行為,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符合企業安全生產的客觀要求。
1.5.3安全文化內容。安全觀念文化建設的內容是要加強心態安全文化建設,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深化教育培訓,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來改變員工的行為,使之成為自覺的規范的行動。
1.5.4安全文化建設途徑。安全文化建設主要可以從:優化職工生活工作環境、加強安全發展理念教育、強化嚴格按標履職意識、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線、積極組織開展活動等方面進行建設企業的安全文化。
2.結語
該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告別了過去單一的、靜態的管理觀念,切實做到了用系統的觀念和方法指導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從而做到了鐵路風險管理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讓我們對鐵路風險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為鐵路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
作者:王飛單位:上海鐵路局徐州機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