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的有機結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現階段的教育事業正以飛快的速度向前發展,高校也采取多元化形式的辦學模式,獲得經費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同時給高校帶來的風險也日益凸顯,所以,高校在實施管理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內控制度,還要注重風險管理。本文就目前高校在其管理方面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對將內控制度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進行融合的相關理念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高校;內控制度;風險管理;有機結合
所謂內部控制,即高校為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以及在對外經營的過程中規避風險,確保學校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具有較高的正確性與可靠性、各種規章制度得以落實、對外投資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與實效性而在其內部進行的自我約束活動、自我調整活動以及評價控制活動等的總稱。就某種程度而言,內部控制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在內容上相互交融、相輔相成,所以高校管理人員實施管理的過程中需把這兩方面進行有機結合,以確保其管理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一、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的關系與結合必要性
(一)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解讀
就高校而言,其內控制度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不僅存在相同之處,也存在不同之處,正因如此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既協調統一又彼此獨立。在高校中其風險管理方面和內控制度方面的關系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其一,強風險形式的管理論,也稱為弱內控形式論,主要指內控屬于風險管理的一部分,使其一種風險控制手段。其二,強內控形式論,也稱為弱風險管理形式論,主要指風險管理屬于內控的一部分,內控主要是對風險進行識別、對風險進行評估以及對風險進行應對。其三,風險管理方面同內控方面的同一論,即指著二者能夠互換,相互交融,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有著相同的管理主體、過程和目的。所以,高校將其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進行有機融合可以有效、合理的規避風險。
(二)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結合的必要性
對高校管理而言,將內部控制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進行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其一,可以輔助學校進行風險管理,高校要想構建學校風險管理相關體系,就必須讓全體員工建立風險管理方面的意識。其二,可以促進學校內部控制制度正常、高效的運行。由于高校本身屬于風險比較多的群體,其每個環節均存在許多風險,通過內控可以有效調動全體師生的參與積極性,一起管控風險。其三,可以輔助高校完善其管理制度。所以,把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風險管理方面進行有機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及社會聲譽。
二、當前高校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因為我國以前的經濟體制是計劃經濟,所以高校不論是招生計劃還是教育經費均通過國家進行統一分配,故而學校進行事業支出的時候無需核算其成本,也無需考核其辦學獲得的效益,如此便導致學校缺乏風險意識,也不具備相應的防范措施。目前伴隨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相關領域也獲得了大的進展。高校數量越來越多、辦學規模不斷增大、辦學主體呈現多元化、資金來源的渠道也越來越寬、競爭日益激烈、體制結構也越發復雜,導致高校所面對的風險考驗也日益增多,面臨形勢較為嚴峻。由于外部環境突然發生變化,高校不斷進行擴招整合,不僅開展各種教學科研方面的活動,也積極進行各種對外投資、校企合作等形式的經濟活動,使得高校面對的外部市場風險及內部的財務方面及管理方面的風險也急劇增多。
三、高校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有機結合的完善措施
當前高校要形成相對應的內部管理控制機制,降低風險,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一)樹立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的結合理念
對高校而言,其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需要循序漸進,要想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就需做好內部控制,營造出較好的內控環境,而高校要想建立較好的內控環境就必須全體工作人員建立較強的風險意識和較高的理論認識。盡管目前高校管理人員已建立了相關的風險管理意識,但其對風險管理方面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其實踐還缺乏系統性,所以高校需對風險管理方面的結構進行合理優化,以符合現代大學不斷發展的治理需求,同時,還需劃分內控制度方面及風險管理方面的責任以及相關義務,并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來保證風險管理的順利實施。此外,還需強化全面風險方面的管理,對各崗位具有的職權進行明確劃分,積極調動全體師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風險共同管理的全新局面。
(二)加強預警風險防范功能
以風險管理為基礎所建立的內控制度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其關鍵并非風險控制,而在于對風險進行預防活動以及相關預警活動。構建此系統時需先建立相關防線,此防線不僅要覆蓋學校的全體老師與學生,還要覆蓋所有的環節,不但可以對各種財務風險進行預警管理,還可以對教學方面、招生方面、調研方面、后勤管理方面等存在的風險進行預警管理,將其融入到學校工作的所有環節之中。再者,高校實施風險管理形式各異,需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選擇相應的管理模式,收集各種相關信息,不斷完善其預警系統,使其工作流程更加標準化、更加規范化、更加優化,以便學校及時發現風險、處理風險。
(三)加強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水平
對高校而言,其內部所設的審計機構需完善其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將其真正落到實處,并對基建部分、后勤部分、政府采購部分、專項基金部分建立相應的監督控制機制。學校對其修繕工程方面及基建工程方面建立完善的監審機制,可以對其工程的所有環節實施科學、有效的監督和控制,確保其工程的順利開展及資金的合理利用;學校對后勤產業有關經營決策方面和經營效益方面建立完善的審計機制,可以確保其后勤工作順利與社會接軌;學校對國家財政撥款建立完善的審計機制,可以保障款項真正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專項工程的順利實施。
(四)完善風險預算控制機制
預算控制主要指對組織制定的經營目標以及相關資源配置進行科學、合理的量化,以達到對活動部分或者過程部分進行控制的目的。對高校而言,其屬于公共事業,并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是為社會利益所服務。相較企業預算而言,高校業務則更具確定性,在明確學校發展計劃以及發展任務的前提下,教育事業產生的實際支出同最初的預算基本保持一致。正是由于其預算具有確定性,所以失分便于高??刂破浣洕顒?。對于高校而言,合理的預算、有效的落實以及完善的控制機制,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資金效用,確保其業務活動和各種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對實現其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將零基預算落到實處。在實際業務中,高校以往都是基于上一年度的預算,再結合其發展變化簡單、機械的做出調整,如此預算不僅缺乏科學性,也缺乏有效性。為使高??梢愿涌茖W、更加合理的編制預算,目前,教育部實行了“零基預算”,此種預算方式提倡全員參與,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的參與積極性。第二,推出“校務公開”模式。每年年初的時候面向全體師生如實的公布今年預算,等年末時,再采取公開的形式考核預算,通過預算對其內部資金進行控制。通過這種預算公開、考核規范的形式對其經濟活動進行有效控制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四、結語
對高校而言,其內部控制的完善性會對其社會聲譽方面、可靠性方面、辦學成敗方面造成關鍵性的影響。隨著高等學校在其管理制度方面的不斷發展,其內部控制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內部控制無法完全替代風險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高校需學會怎樣去預防風險、應對風險,怎樣在管控風險的同時去建設學校內部控制體系。
財參考文獻:
[1]范小霞.加強高校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審計探討[J].山西科技,2012(1):57—59.
[2]江若楠.關于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北方經貿,2013(1):97.
[3]孫支南,王超輝.論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高教探索,2016(1):16-19.
作者:孫瑩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