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事故和職業病風險評估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某貴金屬冶煉廠職業病危害的風險水平,為該行業職業病危害控制和風險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采用羅馬尼亞職業事故和職業病風險評估(MLSP)方法對某貴金屬冶煉廠重點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并與現場檢測、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的結果進行比對與驗證。結果MLSP方法評估馬弗爐巡檢崗位的綜合風險為5級(高),敲料和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的綜合風險為4級(中等),漿化釜、分銀釜、分金釜、分金壓濾、分銀壓濾、銀鑄錠和金電解等崗位綜合風險為3級(低),與現場檢測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結果一致。結論MLSP方法可用于貴金屬冶煉廠的噪聲、高溫、粉塵和化學毒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風險評估。
關鍵詞:
貴金屬冶煉;職業病危害;風險評估
目前,有關黑色金屬冶煉和有色金屬冶煉行業職業病危害識別與分析方面的報道很多[1-4],但對貴金屬冶煉行業職業病危害分析的報道甚少[5]。金屬冶煉過程工藝復雜,涉及面廣泛,幾乎所有的生產過程中都有可能產生危害作業工人健康的有害因素[6]。貴金屬冶煉也不例外。貴金屬冶煉過程中存在鉛、濃硫酸、濃硝酸、液氨、水合肼和氯酸鈉等有毒有害物質和易燃易爆物質,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稍有不慎,都將引起重大職業中毒事故和爆炸事故[7-9]。為從源頭控制或消除職業病危害,減少職業病危害事故,本文通過羅馬尼亞職業事故和職業病風險評估(MLSP)方法對該貴金屬冶煉廠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風險水平進行分析和評價,為該行業職業病危害控制和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研究對象為2014年某貴金屬冶煉廠年處理陽極泥2600噸技改項目。主要評價范圍為焙燒車間、濕法車間、鑄錠電解車間和氨回收系統等。
1.2方法
1.2.1工程分析該項目生產原料為陽極泥,主要產品為黃金、白銀,副產品為硫酸銅、硫酸銨、粗硒及15%氨水(15%氨水回用于生產系統)。該項目采用先進的濕法工藝進行處理,得到金粉銀粉,經過電解提純,可產生高品質的金銀錠。
1.2.2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檢測通過現場調查,結合該項目的生產工藝、原輔料特點分析,該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高溫、鉛塵、鉛煙、硫酸、鹽酸、二氧化硫、氨、肼、碳酸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其他粉塵(焙料粉塵、氯酸鈉粉塵和亞硫酸鈉粉塵)。按照GBZ159、GBZ/T160、GBZ/T189和GBZ/T192的規定和該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特點,分別選擇對噪聲、高溫、鉛塵、鉛煙、硫酸、鹽酸、二氧化硫、氨、肼、碳酸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粉塵進行檢測。
1.2.3MLSP方法按照《國外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指南》[10]中的MLSP方法對各崗位的風險水平進行評估。該項目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接觸時間、接觸濃度(或強度)和危害程度等確定重點崗位,根據最常見后果的嚴重性等級和發生后果的可能性等級確定工作場所的風險水平,常見后果主要依據職業病診斷標準中的級別以及臨床診斷分級,最輕級別一般為常見后果,最高級別為嚴重后果[11]。本次評估考慮到常見后果的發生頻率高,對幫助企業評估和處理不同層次健康風險具有實際指導意義[11],本項目僅對最常見后果進行評價。
1.2.4風險評估結果驗證與《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的判定結果進行驗證。根據文獻報道,與工人的職業健康體檢結果進行比對。
2結果
2.1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有1個崗位的高溫(WBGT指數)、1個崗位的粉塵、1個崗位的鉛塵和1個崗位的鉛煙濃度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超標對象分別為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的高溫、敲料崗位的其他粉塵、敲料崗位的鉛塵、馬弗爐進出料崗位及巡檢崗位的鉛煙,見表1。
2.2MLSP風險評估結果馬弗爐進出料崗位和鑄錠崗位接觸的高溫導致頭暈、頭痛、心慌、疲乏等不適感判定為非常低風險;敲料崗位接觸的鉛塵、馬弗爐進出料崗位和馬弗爐巡檢崗位接觸的鉛煙風險水平為高風險,其他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風險水平為低風險。各崗位的綜合風險水平如下:馬弗爐巡檢崗位為5級(高風險),敲料、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為4級(中等風險),漿化釜、分銀釜、分金釜、分金壓濾、分銀壓濾崗位、銀鑄錠和金電解操作崗位為3級(低風險)。
2.3風險評估結果驗證
2.3.1風險評估結果馬弗爐進出料崗位、敲料崗位的風險評估結果為中等風險,馬弗爐巡檢崗位的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與現場檢測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結果一致。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的高溫和鉛煙超限倍數、敲料崗位的其他粉塵超限倍數、敲料崗位的鉛塵超限倍數、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的鉛煙超限倍數超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GBZ2.2—2007)的要求。根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GBZ229.1—2010、GBZ229.2—2010、GBZ229.3—2010、GBZ229.4—2012)對
表2中各崗位的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情況如下:敲料崗位、馬弗爐巡檢崗位和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為Ⅱ級(中度危害),其他崗位為0級(相對無害作業)。2.3.2體檢結果工人均按照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健康檢查,未發現疑似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該項目共72人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率為100.00%,體檢異常61人,體檢異常率84.72%。體檢結果中1人有多項指標異常,出現異常情況最多的前三項指標分別為高血壓或血壓偏高、心電圖改變和兩肺紋理增多,其中高血壓或血壓偏高20人(27.78%),其中馬弗爐進出料崗位4人,占20.00%,分金壓濾崗位3人,占15.00%;心電圖改變20人(27.78%),其中馬弗爐進出料崗位5人,占25.00%,分銀釜操作崗位3人,占15.00%;兩肺紋理增多17人(23.61%),敲料崗位和漿化釜操作崗位各3人,在兩肺紋理增多者中各占17.65%。
3討論
該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與部分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相似[2-4],但由于本項目貴金屬冶煉的生產工藝及原輔料與其他有色金屬冶煉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有其特殊性。本項目采用濕法冶煉技術,在酸性介質的水溶液中進行化學處理、分離雜質、提取金和銀;采用陽極泥為原料,根據第三方提供的成分檢測報告,陽極泥中主要成分和含量從高到低分別為銀3.0%~30.0%、鉛5.0%~25.5%、銅5.0%~25.0%、硒0.0%~8.0%、硫2.0%~3.8%、鎳0.5%~0.8%、金0.03%~0.7%、碲0.0%~0.39%和砷0.0%~0.37%。本項目對鉛進行了現場檢測和分析,其他元素對工人的危害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普遍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噪聲、粉塵及重金屬,且這些有害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3,5,12-13]。本項目超標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別是高溫、粉塵、鉛塵和鉛煙,與文獻報道中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有害因素超標情況稍有不同。
MLSP方法為羅馬尼亞根據歐洲標準頒發的職業事故和職業病風險評估方法[14]。與國內現行的評價標準相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GBZ2.2—2007)、《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GBZ229.1—2010、GBZ229.2—2010、GBZ229.3—2010、GBZ229.4—2012)和MLSP方法均適用于化學和物理因素。《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以職業接觸水平為重要依據來判斷;MLSP方法為定性評估方法,不以職業接觸水平為依據,而根據風險因子對人體作用后果的嚴重性和可能性來確定風險等級,健康后果分為最嚴重和最常見后果,可對這兩個后果分別進行評價,但后果發生的可能性等級較難判斷,主觀性較強,這與文獻[14]報道一致;MLSP加權平均后風險水平降低;MLSP方法可對工作場所的總體風險水平進行綜合評價,這明顯優于國內現行的評價標準。自2001年建廠以來,該企業未發現鉛中毒病例,但存在尿鉛超標的現場,并據文獻[5]報道,金銀爐操作崗位存在鉛吸收病例,因此鉛中毒的發生可能性判定為頻繁,根據鉛對人體最常見的健康損害(鉛中毒)的嚴重程度判定鉛的后果嚴重性為重大,因此接觸鉛的崗位的風險水平判定為高風險;馬弗爐進出料崗位由于高溫的接觸時間短,休息室設置了冷風機,高溫引起的頭暈、頭痛、心慌和疲乏等先兆中暑的健康危害較輕微,發生可能性低,因此高溫的風險水平判定為非常低風險。高血壓或血壓偏高、心電圖改變可能與接觸噪聲、高溫、鉛塵和鉛煙相關,有文獻報道[15-17],噪聲和高溫可對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不良影響,鉛塵、鉛煙可引起血壓升高和心電圖異常。體檢異常情況與風險評估結果一致。
在本次風險評價過程中可以發現,敲料崗位、馬弗爐進出料崗位和馬弗爐巡檢崗位為本項目的重點控制崗位,建議企業提高自動化程度,加強馬弗爐的密閉性,敲料區域設置除塵措施,必要時進行加濕處理,加強工人的健康監護。由于陽極泥中的重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成分和含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建議企業對不同產地不同批次的陽極泥的成分進行自測,以更好地選擇防護措施。同時應加強操作不當、設備設施故障、密閉空間、化學品泄漏等特殊工況事故的防范和應急救援的演練,減少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綜上所述,MISP方法可用于貴金屬冶煉廠的噪聲、高溫、粉塵和化學毒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風險評估。該方法與國內現行的評價標準相比,更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但還需要更多現場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邱士起,晁斌,柯建厚,等.某新建鋼鐵冶煉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與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6,13(5):1259-1261.
[2]陳春雷,王輝,劉秉志.某電解鋁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3,7(3):148-150.
[3]黎海紅,江世強,黃才千,等.金屬冶煉行業職業病危害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0,9(4):287-289.
[4]黃俊.有色金屬冶煉廠職業病危害因素及關鍵控制點的探索[J].科技創業家,2014(4):183.
[5]劉純華.對某冶煉廠金銀爐改造的效果評價[J].上海預防醫學,1997,9(11):518-519.
[6]鄭玉新,王忠旭,戴宇飛.金屬冶煉行業職業危害分析與控制技術[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1.
[7]許雪梅.一例濃硫酸重度燒傷患者的護理[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2):16-20.
[8]何勇.液氨儲罐泄漏的爆炸和中毒模型應用[J].廣東化工,2013,40(23):149.
[9]陳莉芬.職業性鉛中毒的臨床護理[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4,40(3):76-77.
[10]丁鋼強,張美辨.國外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指南[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157-170.
[11]厲小燕,陳坤,張美辨,等.國際采礦與金屬委員會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模型在火力發電廠的應用研究[J].浙江預防醫學,2013,25(11):16-20.
[12]呂璐瑤,應朝宇,鄭超元.對江西某有色金屬冶煉廠粉塵檢測及防護知識的調查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2(5):4-5.
[13]劉海洋,謝樂云,劉長雙.某金屬冶煉回收企業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235-2236.
[14]張美辨,鄒華,袁偉明,等.職業危害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2,30(12):972-974.
[15]蘭烽,林淑華,林潔.噪聲對制造業作業人員健康影響的調查[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4,20(2):73-74.
[16]郭平,唐敏珠.高溫對人體心血管系統和血糖的影響[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2):176-178.
[17]陳雪琴,李紅美,張愛紅,等.血鉛濃度對血壓、心電圖的影響[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5,28(1):68-69.
作者:余曉峰 韓麗芳 謝凱蕾 何麗萍 張美辨 單位:紹興市上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