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圖書館公共服務購買指標體系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論述了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必然性與必要性,并根據1975年國際圖聯提出的公共圖書館的4大社會職能及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會(IMLS)頒布的2012—2016年戰略計劃,探索構建我國圖書館公共服務購買的傳統指標和創新指標體系策略。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得到合理利用,并且能夠滿足公眾需求,是政府及圖書館都應考慮的問題。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是指政府與圖書館或組織簽訂契約,并向其支付一定的費用,圖書館或組織按照契約約定向公眾提供特定的圖書館公共服務,這是一種典型的“政府出資、契約管理、評估兌現”的新型圖書館公共服務模式[1]。2011年,江蘇無錫新區政府率先嘗試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開創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新型模式和理念。近年來,這種全新的公共服務模式逐步得到政府的認可與采納,成為政府用于改善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手段。
1圖書館公共服務購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1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必然性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建設為基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爭取2020年年底建立城鄉覆蓋、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強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以公共服務購買代替公共服務壟斷,發揮市場導向與合作機制,通過合作尋租、合作經營、使用者付費和補貼制度等形式提供公共服務,既可以保證群眾獲得最好的公共服務,又可以使政府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正確處理政府、市場及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深化公共服務改革,是當今國家與各級政府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要遵循市場規律,也就是尋求以最小的投入,謀取最大的效益,或是在公共服務數量與質量確定的前提下使成本最小化,這也是政府推進公共服務購買的重要原因。圖書館公共服務由政府財政投入改為政府購買,是政府推進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政府通過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務,不僅可以有效保障服務質量,而且可以降低服務成本[3]。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有利于創新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體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圖書館公共服務由政府提供轉為由社會力量提供,促進了圖書館社會化管理機制的創新,也促進了圖書館人事管理制度的變革,如向聘用制和崗位責任制轉變[4]。
1.2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必要性
萊斯特•M•薩拉蒙的“第三政府”理論說,社會組織和政府在功能上互補,鑒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上的不足,在公共服務的傳輸上必須依賴社會組織。社會組織也應該更多地扮演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5],而圖書館就是這樣的角色之一。要實現政府對圖書館公共服務的購買,尋求以最小的財政投入換取最大的公共服務效益,政府主管部門就要向圖書館服務提出高標準、嚴要求。為此,圖書館在人才引進時需全面考慮其綜合能力與素質。其他方面,還要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目標開發最適合大眾需求的服務產品,必須建立一套嚴格、完整的管理制度,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
2圖書館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
1975年,國際圖聯在法國里昂舉辦了圖書館職能學術討論會,達成以下共識:現代圖書館具備保護人類文化遺產、開發智力資源、開展社會教育、傳遞文獻信息四項基本職能。《公共圖書館宣言》點明了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內容包括信息、掃盲、教育和文化等領域。圖書館的書刊采訪、編目與流通實現了現代圖書館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傳遞文獻信息的職能。改革開放后,我國圖書館更加注重開展開發智力資源及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能,如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培訓、書畫展等。如今,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圖書館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優勢一落千丈,進館讀者數量逐年下降。鑒于此,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會(IMLS)于2012年頒布了《2012—2016年戰略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是圖書館要在新常態下改變其產業結構,努力挖掘、開發讀者所需的公共服務資源。IMLS戰略計劃主要闡述了5個方面的內容: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強化社區服務功能、保護和開發館藏內容、提升信息的訪問質量及將美國圖書館和博物館樹立成典范型公共機構[6]。
2.1IMLS戰略計劃把學習者放在中心位置
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機構要為不同層次、不同階層的人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并滿足其各種不同的信息需求,使他們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該目標實質上是圖書館對“開發智力資源”“開展社會教育”“傳遞文獻信息”這三大職能的發展和拓展,而這正是圖書館可供購買的重要公共服務資源。
2.2IMLS戰略計劃將圖書館和博物館的各種服務推進社區
IMLS戰略計劃讓更多的民眾利用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服務資源,提高社區民眾的參與程度,增加社區民眾了解公共文化及社區經濟的機會。該目標實際上是對信息傳遞領域的發展和延伸,目標要求圖書館在“互聯網+”環境下拓展人性化、社會化的信息服務產品開發,以更高效、快捷的方式服務社區民眾。
2.3IMLS戰略計劃對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藏管理提供支持
IMLS戰略計劃對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藏管理提供支持,并推動先進技術的使用,以幫助他們發現新知識和文化遺產。該目標內容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館藏管理;通過制訂和實施戰略計劃,幫助公眾從圖書館和博物館獲取更多資源。該目標就是圖書館四大職能中“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傳遞文獻信息”和《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文化保護”的傳承與發展。
2.4IMLS戰略計劃為政府提供建議和方案
IMLS戰略計劃對國家機關提供一系列的建議和方案,用于改善民眾對信息的獲取途徑,內容包括:利用國家政策提升信息服務的獲取能力,加強館際間的合作與交流,保證信息資源的開放利用。該目標是為了保障更多的群眾能夠更方便、快捷地獲得圖書館和博物館的公共服務,實質上是對公共服務資源營銷渠道的拓展和延伸。
2.5IMLS戰略計劃為各種方案和資源的整合提供思路
IMLS戰略計劃為各種方案和資源的整合提供思路,力爭在公共管理上做到最好。該目標包括:制定一個先進的資金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用于規劃和評估的靈活機制,使資金運作成效最大化。該目標旨在為政府與圖書館、博物館間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益,并保證圖書館和博物館提供的公共服務能滿足大眾需求。
3圖書館公共服務購買指標體系的構建
3.1傳統指標體系的構建
傳統指標體系指圖書館在傳統管理工作中所要求的各種指標,包括:①讀者到館率。即一定時期內到館借閱書刊的讀者人數占讀者總人數的百分比,甚至還可以延伸出讀者到館人數占居民總人數的比例。②讀者借閱率。即指一定時期內每個讀者平均所借閱的書刊冊數。③藏書利用率。即一定時期內被讀者利用的書刊冊數占館藏總冊數的百分比。④書刊流通率。即一定時期內公開流通的書刊被讀者借閱的數量占館藏總冊數的百分比。后兩個指標衡量的是圖書館的基本工作,是高投入、低產出還是低投入、高產出的指標。上述指標是圖書館傳統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經費由下撥改為購買公共服務后,這些指標就不再適合作為圖書館出售公共服務的指標了。但是有些指標,仍然可以成為圖書館公共服務購買的數量指標,如讀者占居民總人數的比例指標。
3.2創新指標體系的構建
傳統指標更加關心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文獻信息的傳遞,如館藏統計關心的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讀者統計和借閱統計關心的是文獻信息的傳遞。創新指標關心的則是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資源以及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收集、保存和利用。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資源需要圖書館多舉辦各種培訓、講座、展覽等活動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創新指標體系包括:小區分館個數、小區讀者人數,舉辦活動的班次、場次,出席的觀眾、聽眾人數,收集、保存、利用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件數、次數等內容。具體指標體系如下:①社區分館百分比,即居民社區內設立的圖書館分館個數/該圖書館所屬轄地居民小區總數×100%;社區讀者率,即社區讀者數/社區居民總數×100%;社區新發展的讀者率,即一定時期內社區新發展的讀者數/社區讀者總數×100%;社區讀者積極性,即一定時期內社區讀者參加活動的人次/社區讀者總數×100%。這些指標可以衡量圖書館對社區居民的影響力,衡量圖書館是否真正把工作深入社區。②舉辦活動的班次、場次指標,即舉辦培訓的班次、講座、游藝會及展覽會的場次;人數指標,即參加培訓、講座、游藝會及展覽會等的人數。上述各項指標可以根據城市的大小、人口總量和人口密度來確定,如平均班、場次人數指標為:年參加班讀者總數/年舉辦培訓班次數;年參加場讀者總數/年舉辦講座、游藝會及展覽會場數。對于不同的城市,可用“年參加班(場)總人數/城市人口密度”指標來衡量。在分子不變時,人口密度越大值越小,說明讀者人數還不夠;在分母不變時,參加的總人數越多值越大,說明讀者發動得較充分。政府可通過考查上述各指標來確定購買圖書館的公共服務產品。③圖書館在收集地方文獻的同時也可以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辦各種展覽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存、利用等進行宣傳。因此,圖書館可以向政府出售這方面的公共服務,這也是圖書館開發的向政府出售的公共服務新產品。相關的指標體系有:收集、保存的照片、底片數,收集、保存的手稿、文稿數,收集、保存的錄音、錄像的字節數、盤數,聯絡、訪問的民間藝人、藝術團體的數量等。
4結語
上述各種指標體系的確立,為政府購買圖書館的公共服務提供了參考依據,把政府原撥款金額分解為上述各傳統指標和創新指標的基本要求,把政府年撥款應增加的金額分解為圖書館超額完成任務的指標要求,不僅改善了圖書館公共服務的效果,也加快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了政府財政資金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賀偉.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新嘗試:以無錫新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4(2):37-40.
[2]黃榮.實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探討[J].湘潮(下半月),2010(8):38,79.
[3]劉曉婷.圖書館服務的政府購買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3.
[4]苗美娟.政府購買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實踐探析[J].圖書館論壇,2016(7):60-66.
[5]云明向.社會組織參與圖書館公共服務的現實困境和策略選擇[J].圖書館雜志,2013(1):13-17.
[6]楊雁.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協會戰略計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J].公共圖書館,2012(4):61-65.
作者:謝發徽 單位:閩南師范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