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混合式學習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混合式學習在成人護理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4級成人護理大專兩個教學小組共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50人)采用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方法,對照組(50人)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法,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為(85.4±10.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10.7)分(P<0.01)。實驗組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混合式學習在成人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效果顯著,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成人;護理管理學
混合式學習是將傳統面對面教學與網絡技術相結合,既發揮了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1]。護理管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因此,如何根據成人特點,構建適宜的教學模式,是護理教育界一直探索的問題。本研究將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于成人護理管理學課程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在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礎上,隨機選取我校2014級成人護理大專兩個教學小組共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對照法和問卷調查法,隨機抽取一個教學小組作為實驗組(50人),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利用超新爾雅平臺進行護理管理學網絡教學;另一個實驗小組作為對照組(50人),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在入學成績、年齡、性別比例和學習積極性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授課教師、教材、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及考核內容相同。
1.3教學安排
1.3.1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大班集中授課。
1.3.2實驗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即利用超新爾雅平臺構建護理管理學網絡課程,進行網絡自主學習和課堂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具體過程見圖1。(1)課前準備。課程組根據課程教學需求、網絡學習平臺功能及學生特點,利用超新爾雅平臺建立護理管理學網絡課程,開發教學資源,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公告等,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學習平臺了解課程學習目標和要求,進行自學。(2)教學實施。①課前:教師上傳教學資源,要求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在平臺上自學,包括觀看微視頻、瀏覽課件及相關學習資源、完成隨堂測驗和任務、參與章節主題討論等。平臺自動記錄任務完成情況、視頻觀看情況、討論情況、訪問情況等。②課中:解答學生自學時遇到的問題。大部分成教學生已從事臨床工作,對教師的授課要求較高[2],課程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教師先介紹學生在線學習情況,解答共性問題,梳理重難點;然后通過超星爾雅平臺創建學習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派代表上臺匯報,教師和其他組學生共同評價,選出最佳小組;之后,教師介紹護理前沿知識和最新技術,進行知識拓展和深化等;最后,學生在平臺上完成隨堂測驗,教師查看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③課后:教師在平臺上課程知識點歸納資料、線上作業及模擬測驗試卷,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便于復習鞏固和總結反思;針對重難點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探究、協作學習。同時,視頻、文檔、鏈接等形式的拓展學習資料,供學有余力及有興趣的學生自主學習;課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反饋。(3)教學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包含線上平臺評價和線下課堂評價兩部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期末理論考試。
2結果
2.1網絡學習情況
課前,實驗組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登錄護理管理學網絡課程瀏覽學習資源,認真完成隨堂作業和任務;結合討論主題做好準備,積極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回答問題準確率和測驗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課后,實驗組學生能夠積極通過網絡平臺復習,作業和模擬在線測驗完成率較高。
2.2問卷調查結果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自身信息素養5項。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當場回收,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顯示,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溝通和團結協作能力及臨床思維方面,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均P<0.05),見表1。
2.3理論考試成績
學校統一組織閉卷考試和閱卷,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為(85.4±10.1)分,高于對照組的(76.9±10.7)分,差異有顯著性(t=2.894,P=0.006)。
3討論
3.1混合式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
成人教育面向的是在職人員,大部分學生已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有強烈的“充電”意識和提升個人能力的愿望。傳統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灌輸,不利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護理管理學理論性和實踐性均較強,成教學生往往希望通過再次學習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知識應用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與其他學者[3]的研究結果相似。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中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包羅萬象的學習內容、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多元學習環境,以及突出學生全程參與的學習體驗(如課前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課中教師對疑難問題的講解和知識點的梳理),能幫助學生易化重難點,有助于學生鞏固和復習,課前、課中與課后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84.0%,P<0.05),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學效率。
3.2混合式學習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姜安麗[4]將自主學習能力解析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在線學習培養了學生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監控能力;網絡課程豐富的資源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狀態下,利用課余時間,圍繞學習目標,掌握知識,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增強了成就感,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P<0.05)。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幾乎沒有主動參與的機會,綜合素質很難得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護理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判性思維、臨床決策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5]。本研究在每個章節都設置案例開展主題討論,只要學生課前做好準備,課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主動參與,使臨床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高。
3.3混合式學習促使教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混合式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啟發者、引導者及網絡課程的開發者、管理者。教師要做好平臺管理,根據學生特點提煉核心概念,根據學科發展豐富線上、線下教學資源[6];為學生學習提供支持,解決其在網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輔導,參與學生討論互動等活動。因此,教師在混合式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4結語
2018年,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學習新模式。如何有效實施這種學習模式,更好地為現代醫學教育服務,有待進一步探索。本次教學改革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促進作用,希望能夠為其他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1):1-6.
[2]張曉春,蔣就喜.新形勢下成人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8):189-190.
作者:彭小燕 黃瑞瑞 蒲雁 陶莉 單位:湖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