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圖書館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區圖書館是為一定地域內所有居民服務的社會文化機構,它以培育社區文化、進行思想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和實用信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促進社區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己任。社區圖書館建設是公共圖書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全民素質的有效途徑和必要補充,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探討了社區圖書館的現實需要和職能定位,揭示了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困惑,提出了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對策和發展模式。
關鍵字:社區圖書館發展對策發展模式
社區是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產物,是創建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載體,社區圖書館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在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和地區,社區圖書館迅速發展,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規模和現代化程度達到相當的水平,有的已經提供網上借閱、新書介紹等服務,社區圖書館逐漸成為社區居民學習、娛樂和休閑的重要場所,其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現。因此,探討如何構建社區圖書館這一服務平臺,豐富和創新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內容,提升社區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使之成為社區居民滿意、社區管委會放心的公益服務場所,確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性
1.1社區圖書館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現代文明應是社區建設的主要目標,社區圖書館作為社區的主要文化場所責無旁貸。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和各種活動的開展會大大增強居民對本社區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大大增強社區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度和關愛度,社區圖書館成為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地。同時社區圖書館以其小型、分散、便利、快捷的優勢,很好地延伸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成為了市民家門口的公共圖書館。它所具有的地域親和力和借閱便利性的優勢是其他類型圖書館所無法替代的。
1.2社區圖書館建設是圖書館本身發展需要和職能所在,圖書館作為社區的一種文化功能有無社會價值,有什么樣的價值以及有多大的價值,歸根結蒂是圖書館本身的工作,以及它對社會的服務決定的。為了履行它的職能,圖書館應適應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其服務方式,開拓服務領域,以求進一步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社區圖書館繁榮,我國圖書館事業才算是真正的繁榮。
2、社區圖書館存在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地也由市中心向周遍地區延伸,新型社區逐步形成??缮鐓^在文化設施建設上,特別是圖書館的建設上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就目前情況看,按照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服務人口在20~150萬的,建設4500~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圖書館;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0.6~1.5冊,千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座席0.3~2個,這樣的標準,單靠原來的國家、省市、地市、縣市四級圖書館網的服務工作,是很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加快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是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3、完善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對策
3.1明確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政府責任。從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來說,除了享受政府提供的學校文化教育之外,圖書館是文化知識傳播的重要專業機構,社區圖書館是公民文化權益的重要實現方式,理應有制度和經費的保障。建議將社區圖書館建設納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范疇,并納入地區社會文化發展規劃,從資金、政策、制度上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各級政府和城市規劃設計部門、審定部門要對社區文化建設給予高度重視、積極扶持,特別是對圖書館設施的建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從建設理念上要轉變,要在社區建設規劃上堅持“以人為本”、“以社會為本”、“以綜合功能為本”的規劃和建設原則。要把小區或社區的文體設施,包括圖書館館舍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各級政府還要把創辦圖書館、創辦市民身邊的圖書館、創辦市民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圖書館(社區圖書館)作為現代圖書館運動的一個基本執政理念。
3.2理順社區圖書館建設的管理體制。要建立社區文化工作協調領導機制,應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協調領導機構。從而達到全社會特別是各級文化部門更要高度重視和關注社區圖書館建設。把社區圖書館文化建設列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使每個社區都有對圖書館建設的規劃、目標和措施,共同把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建設搞出成效來。
3.3改進社區文化建設的政府指導機制。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政府的職能應集中在文化活動指導和經費支持上。任何建設都需以必要的物質做支撐,社區圖書館也需要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鼓勵和支持這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中,可利用政策的杠桿來激活開發商的積極性,可減免部分小區建設的政策性收費,尤其是建設社區圖書館可減免一切政策性收費,使開發商輕裝上陣,有錢可賺。也可用誰開發,誰投資,誰管理,誰收益的市場化手段建設和管理。當然這個收費不是為了單純的營利,首先考慮的是社區的社會群體效益。尤其是對沒有圖書文化設施的小區或社區,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撥付一定的補償資金,或由物業部門開發,把建設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搞起來。
3.4加強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區文化隊伍的缺乏,嚴重制約了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質量的提高。我們要創造各種機會對社區文化工作者進行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議政府從人事政策和教育培訓兩個方面,專題研究社區文化人才建設問題,制訂相應的人才建設規劃和培訓計劃,幫助社區建立一支穩定的、有專業能力的文化工作隊伍。為了充分搞好社區圖書文化事業,還要培訓專職和兼職的圖書管理人員。通過培訓輔導考核達到一定水平方可上崗服務。
3.5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圖書館建設。由于缺乏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會資金和資源對社區公益性文化投入缺乏積極性。應出臺相應的稅費優惠政策,為了更好地發揮居民的積極性,可把居民手中散落的、有價值的圖書集中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圖書的閱讀率和利用率,以滿足社區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社區文化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文體場所和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形成社會資源共享、多方積極投入的社區文化共享、共建局面。4、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幾種模式:
4.1分館型
縣以上各級公共圖書館都可以探索在社區建立圖書館分館,這樣可以將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直接延伸到社區,直接面向社區的居民群眾,從而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深入到社區,深入到群眾的家門口。由社區提供陣地、服務人員以及相關設備,圖書館提供書刊資料和專業指導,共同進行管理。公共圖書館根據社區圖書館的規模為每個分館提供近千冊書刊,定期更換圖書,使讀者就近可以看到最新的圖書。
4.2物業型
隨著我國房地產的發展,城市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日趨完善。政府應該通過城市規劃和政策引導,規定房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小區的設計中規劃建設小區圖書館,并將其作為物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住宅小區的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公共圖書館做為輔助方式對物業開辦的社區圖書館給予幫助指導,提高物業型社區圖書館業務水平。
4.3聯合型
社區主管部門或者街道黨委政府牽頭,發動社區內的有關機關、團體、學校及企事業單位,聯合建設社區圖書館,讓閑置在各單位的文獻資料流通使用,既讓圖書為社區居民服務,也保證了社區圖書館文獻資源短缺,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資源共享。
4.5流動型
城市應積極發展流動圖書館。文化部為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專門設計制造了一種汽車圖書館。縣以上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城市圖書館都應該擁有一臺汽車圖書館,定時定點為社區居民服務。保證邊遠社區,沒有建立社區圖書館居民也能享受社區圖書館提供的服務。
4.6存儲型
“圖書銀行”是一個較為新鮮的社區文化活動方式。所謂“圖書銀行”就是社區居民把自己家里收藏的書籍存入社區圖書館,換取一個相當于“存折”的借書證,可免費借閱圖書館的所有書籍。
4.7交流型
引導社區居民以社區圖書館場地為平臺,開展居民之間將自家的藏書與他人的藏書定期相互交換,這樣既節省了家庭購買書籍開支,又融合了社區居民的人際關系,同時也滿足因經費匱乏藏書不足的問題。利用公共圖書館傳統服務手段開展館際互借來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同時也加快了歌公共圖書館文獻的流通率。同時各公共圖書館的文獻如藏也等達到科學合理,避免了各自如藏相同類型的文獻,也緩解了各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不足。
總之,社區圖書館是在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蓬勃興起的新生事物,它的建設和發展涉及到從政府到市民的許多方面,其服務方式和業務工作方法也有待于在實踐中摸索和創新,并要接受時間的檢驗。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重視支持下,在文化部門的努力下,社區圖書館建設一定會迅速發展,個個社區有圖書館、人人有書看的文化生活局面,不久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參考文獻:
[1]關海燕《推進和深化圖書館服務社區建設的思考》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8)第4期
[2]周筱萍《如何加強社區圖書館(室)的建設》圖書館工作研究《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年第18卷第28期》
[3]黃秋梨《福州市社區圖書館建設研究——基于福州市社區圖書館設狀況的調查》碩士學位論文
[4]田蔚蔚《中國社區圖書館發展途徑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第20期
[5]李禾《和諧社會的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思路》吉林省圖書館長春第8期(總130期)情報探索2008年8月
[6]蔡達峰委員《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培育社會生活共同體》中國網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8年3月
[7]周寰《社區圖書館的建設途徑及服務特點分析》2008年12老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