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內外的政府均認為,現有的公共事業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非常珍貴,但是,這來之不易的成果還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它只是根據社會評價和經濟方面進行考慮,這樣的成果是不全面、不系統、不完善的。作為政府管理評價體系必須要相對獨立,整體性強,而現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對績效的技術平臺研究,使得設計局限與對指標體系能夠修補上,不能將指標設計與績效評價的工作聯系起來,不能充分應用已有的相關數據信息,導致設計出的指標可實行性不強。
1影響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因素
1.1績效評價的目的因素想要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首先要做到確定其建立依據,而這個依據就是績效評價的自身目的。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由績效評價的目的來決定的,不同地區的政府部門,績效評價的根本指標不同。政府想要改進公共事業的績效,那么所構建的指標體系要比單純的績效評價更加著重注意分析潛在影響績效評價的因素,并對如何改進進行深入討論。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用于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種類繁多,數量不可忽視,在進行評價時不能做到全面具體,以此只能根據評價目的來進行政府管理績效的評價。不然,不只績效評價沒有意義,而且操作性也不強,失去了評價應有的價值。
1.2地方政府的職能因素績效的本質就是政府公共事業管理職能的履行質量和程度,在政府管理職能之上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的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指標的內容根據管理職能不同進行細致標注,全面準確了解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職能。宏觀角度來說,地方政府主要職能包括:教育領域、科技發展、文化傳播、衛生監督、體育培養、建設基礎設施、保護環境等。評價這些職能的指標就要建立相應的績效評價體系,教育領域績效評價體系、科技發展績效評價體系、文化傳播績效評價體系、衛生監督績效評價體系、體育培養績效評價體系、設備建設績效評價體系、保障社會績效評價體系、保護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等。根據不同的職能來制定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不同的地區,歷史影響因素和自然條件都不相同。因此,建立指標時,要充分考慮職能的不同影響著指標的制定。既要制定特殊的指標體系,也要制定通用的指標體系,利用數量進行分析制定,盡可能地減小不同地區的職能差異,完善差異帶來的誤差和負面影響。
1.3地方政府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因素因地域的差異,主觀條件、客觀條件都會影響到績效評價體系。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上級領導的要求,根據上級領導提出的總目標,傳達完成任務分配、指示、計劃相關規定、法規、條例等;二是地方領域的人員素質、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目標完成的質量及實現程度、政府管理制度等;三是外界環境直接影響,即相關企業、區域特點、部門的發展質量、發展速度等方面。以其作為建立制度的基礎,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的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只有真實全面地深入、掌握、研究分析、利用這些條件,才能合理地制定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的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1.4評價所需信息的質量和數量因素利用信息管理可以直接預測地方政府對事業的管理,但是不能直接深入了解管理內容。因此,可以用來間接探究政府管理績效。政府管理績效就是搜索、處理信息的過程,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明確有效性、全面概況性影響著績效評價指標能否實現預測的可能性。針對信息的質量和數量的充分考慮,保證有效建立政府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是,可以分析政府管理績效信息評價的來源、政府管理績效信息源與評價對象和評價目的相互聯系,評價的對象不同、目的不同,所得到的信息就不同。通常信息主要表現于群眾的評價、領導的評價、政府自我評價、同等崗位相互評價、社會評價等相關數據資源。二是,合理利用采取到的信息科學績效評價,將生活實際和采取到的信息互相對比,選擇符合標準的評價。三是,依照信息的質量和數量對建立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進行調整。
2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
2.1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指出政府實際管理的有效成績是績效評價的標準。績效評價指標必須按照事業具體部門和管理職能建立體系。所以,教育領域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科技發展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文化傳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衛生監督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育培養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設備建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保障社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保護環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等,這八大類別構成地方政府的績效評價指標。(1)教育領域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教育領域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教育領域費用所占GDP的比重、在校學生與教師的比例、大學生的實際入學率。地方政府在教育事業中的資金投入越多,GDP的比重就越大,充分體現此地方政府教育領域管理績效不斷增加。教育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嚴格的序級。根據各個序級和教育業績發展的總體反映,做出教育領域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目前來看,我國不同級別的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支持、人力資源、物力材料,改善不同級別的教育設備和資源。大學生的實際入學率這一指標可以對平衡層次不同的教育領域水平進行評價,增加績效評價的整體性;此外,該指標具有國際通用性。(2)科技發展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科技發展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R&D政府公共事業支出所占GDP的比重;專利申請的數量或件數。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可以根據一個地區或國家科技發展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來衡量,當R&D政府公共事業支出占GDP的1.0%以下時,該地區或國家處于開發應用技術時期;當R&D政府公共事業支出占GDP的1.0%到2.0%時,該地區或國家處于應用創新技術時期;當R&D政府公共事業支出占GDP的2.0%以下時,該地區或國家處于完全創新技術時期。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比重普遍大于2.2%。申請專利可以具體反映出地方政府科技發展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提高科技創新推廣、獎勵、鑒定等科技成果的水平。(3)文化傳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文化傳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電視人口的覆蓋率、廣播人口的覆蓋率、平均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量。電視人口的覆蓋率和廣播人口的覆蓋率是衡量人民娛樂生活和文化設備的績效標準,平均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量能夠推進圖書管理技術的發展和利用。(4)衛生監督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衛生監督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公共衛生監督管理的支出所占GDP的比重;以萬人為計量單位對比病床數量;以萬人為計量單位對比醫生數量。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公共衛生監督管理發展長久,公共衛生監督管理的支出所占GDP的比重不斷增加,醫療設備越來越高科技。以萬人為計量單位對比病床數量和醫生數量衡量衛生監督管理績效評價的指標不斷增長。(5)體育培養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育培養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縣級以上級別舉辦的運動會次數。根據政府對體育設施的建設和運動會的舉辦,綜合獲取體育培養管理績效的提升指標,以運動會舉辦的次數來評價體育培養管理績效。(6)設備建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設備建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人均園林的綠化面積、人均路面的面積、人均下水道的管道長度。這里的設備建設指的是狹義上的地方政府公用事業,衡量設備建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有很多,但是指標值是具有通用性的。因此,我們以人均園林的綠化面積、人均路面的面積和人均下水道的管道長度這三項作為代表指標。(7)保障社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保障社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保障社會管理的支出所占GDP的比重、收容性質的社會福利單位數量、社會福利救濟的人數。保障社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貫徹執行保障服務,建立完善的福利體系。(8)保護環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保護環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保護環境管理維護費用所占GDP的比重、工業廢水的排放達標率、固體廢物的利用率。保護環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衡量地方政府環境質量維護能力,是改善社會環境工作的績效指標。
2.2管理的成本指標體系的構成管理的成本指的是:地方政府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管理公共事業中所消耗的費用,它包括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成本。內部成本指標是指:工作在機關單位人員的工資總額占該地財政支出的比率、機關單位人員年工資總額用于工作人員的勞保、工資和補貼;外部成本指標指:對公共工程的投資、支付公共事業的管理費用。
2.3內部的管理指標體系的構成公共事業管理績效十分關注內部的學習和經營過程,內部評價事業管理和外部評價事業管理相結合,主要包括人力的資源狀況、行政辦事的效率、政府是否廉潔政務。
3地方政府對績效評價指標的總體框架
地方政府對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管理成本、管理績效和內部管理三個方面。首先,關注優質的公共服務產品,改善我國的公共服務質量;其次,顯現事業管理的績效,滿足人民的公共需求;最后,顯示良好的內部管理,不斷完善績效評價指標。綜上所述,地方政府的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正處于初步建立階段。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找出其內在深入的影響因素,根據國家規定針對不同的職責,選擇相應的評價指標。根據績效作出評價,不斷改善我國政府的公共服務內容,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作者:張日銘 單位:第二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