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普通群眾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公共危機事件不僅是對政府能力的挑戰(zhàn),更是對社會整體能力的綜合考驗。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中的普通群眾是各種公共危機事件直接威脅的對象,此時,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成為公共危機管理最為重要的內容,而群眾自身的危機意識、危機預防能力和危機應對水平成為決定公共危機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群眾是危機征兆的反映者。在危機事件現(xiàn)場,普通群眾是危機事件的第一目擊者,如果群眾能在突發(fā)危機事件發(fā)生初期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發(fā)出危機預警,就可以使政府及時開展危機事件的處理工作,防止危機事件進一步升級。在危機爆發(fā)之前及時消除產生危機的根源,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社會資源,減少危機可能帶來的損失。
第二,如果人民群眾具備一定的危機意識和基本的自救技能,就可以有效降低危機事件對公眾財產和生命造成的損失。在危機發(fā)生時,公民所具有的危機意識及相關知識,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地識別危機,并且選擇正確的對待危機的態(tài)度。此時群眾對政府的信任與配合對于能否順利地解決危機,能否做好善后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廣泛群眾參與,可以使群眾了解公共危機的真相,消除不必要的恐慌,起到穩(wěn)定心理、恢復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危機發(fā)生后,各個方面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毀壞,比如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物質資料生產方面,社會的水、電等基礎設施方面。這就需要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力,使社會盡快恢復常態(tài)。
2.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隨著我國“小政府、大社會”行政改革目標的建立,非政府組織開始承擔更多的社會職能,在保持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危機管理的過程中,“政府失靈”的存在迫使我們不能單一依靠政府,應該積極吸納非政府組織加入,發(fā)揮非政府組織與民眾結合緊密、公益性強等特點。非政府組織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接受社會捐贈,動員和整合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救災和重建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時來自社會各界的救災捐款高達760億元。其中捐款653億元,實物折價107億元,如果沒有各個慈善團體的募捐,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會更大。
第二,充分發(fā)揮中介作用與專業(yè)化優(yōu)勢,為政府危機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在危機種類日益多樣復雜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受自身思維慣性與領域限制的影響,很難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而非政府組織的靈活性與專業(yè)性使它們不像政府部門一樣受到思維慣性與領域限制的影響,在應對復雜的、非例行的危機事件時考慮的更為深入和全面,可以為政府危機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三,非政府組織是社會動員的主要力量。社會動員是政治動員和行政動員的有力補充。這種動員方式更能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參與政府危機管理的積極性,有利于社會公眾主觀能動作用的發(fā)揮。非政府組織具有的公益性的特點,使得非政府組織更容易得到社會公眾的信任,對社會公眾的危機動員也更有效率。
3.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媒體具有強烈的社會公共色彩,使得它承擔著社會輿論導向和穩(wěn)定社會的重要責任,特別是在公共危機事件的處理和應對過程中,由于報道內容的特殊性和信息傳播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效果,更需要危機管理者注重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在危機潛伏時期,我國的媒體對于公共危機管理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媒體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對危機意識的宣傳和非正式教育,能在全社會確立一種信仰支持系統(tǒng),形成一致的社會輿論和大眾共有的危機共識,對于危機的避免和盡快解決都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幫助政府傳遞信息,滿足公眾信息需求,穩(wěn)定公眾情緒。危機時期,公眾對相關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媒體對相關事件進行及時、準確、全面的報道,可以滿足公眾需求,防止因正式信息渠道堵塞而出現(xiàn)小道消息滿天飛的情況發(fā)生。同時,通過正式渠道傳遞信息也有利于公眾進行理性決策,避免產生社會恐懼心理。
第三,進行輿論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是民主監(jiān)督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民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聞輿論監(jiān)督是輿論監(jiān)督的主體。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加強組織監(jiān)督和民主監(jiān)督,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
結語
當代危機沖突理論認為,社會系統(tǒng)中的沖突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有效地處理危機,維護社會秩序,是任何一國政府都需要正視的重要問題,也是政府的首要職責和必備的行政能力之一。在強調政府在危機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時,必須最大可能地調動社會資源,努力拓寬社會參與渠道,形成全民動員、集體參與、共渡難關的局面,群防群治,協(xié)同合作應對危機。加強公共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參與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礎,關系到人民的安危福祉,也直接影響著國家政治、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不僅是公共危機管理方面,在其他政府管理方面,社會參與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作者:湯璟穎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