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優化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經濟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國家整體水利信息化進程,因此,要優先發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礎理論,形成水利工程管理的系統,本文通過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優化設計進行研究,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發展起到了極為有效的幫助,本文主要從對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理解,當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提高水利工程的技術,有效穩定水利與國民的發展。
關鍵詞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優化設計
水利作為基礎性工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水利信息化建設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水資源的開發,帶動了水利現代化,對促進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水利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發展和效果。水利工程信息化不斷走向全面發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目前已成為防洪抗災、水資源環境保護和管理、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途徑。水利信息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已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1水利工程的特點
1.1綜合性和系統性相結合水利工程與國民經濟是緊密相關的,水利工程本身一般是綜合性的,各個服務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優化設計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必須從全局出發,綜合、系統的去分析,才能研究出最合理、最經濟的優化設計方案。
1.2影響力廣,參與性強水利工程建設是實現水利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的重要要求,水利工程的經營需要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不同程度的參與,承擔不同的義務,這樣,對水利工程建設才發揮出重大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在組織管理上要復雜很多,需要各級地方政府部門的參與和支持。
1.3效益高,經濟性顯著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務人民,提供生態功能和服務,其外部經濟性顯著。水利工程屬于社會公益性項目,其成果屬于公共物品,功能主要體現在外部價值上,但不是體現在實體的經濟價值上。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中,有經濟價值時就失去了生態價值,它們一般是互相排斥的。
1.4工期長,技術復雜水利工程項目周期一般具有工期較長,技術較復雜的特點,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都會受到天氣、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因此,水利工程建設較其他工程來說,相對較復雜。
2水利工程化信息化管理建設存在的問題
2.1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缺乏系統的指導和規劃在水利工程性息化建設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只按各自管理需要進行信息系統建設,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規劃,導致各個部門之間無法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從而形成嚴重孤立的現象。
2.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缺乏全局的建設方案和戰略由于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沒有形成整體的信息應用體系的規范性,導致其全局的設計方案和發展戰略缺乏研究。
2.3水利工程信息化缺乏基礎數據標準體系的規劃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對相關的基礎數據標準還需要今后不斷的完善。
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措施
隨著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因而利用不同渠道對水資源進行調控,水利工程具有增加土壤水分,防洪抗災的作用,有利于促進農業、工業與生活、日常用水的利用等的發展,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是極為重要的,以下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的幾點措施:
3.1數據采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計算機技術具有便捷、高效的特點,運用計算機技術,能科學有序的對資源進行開發,目前,已用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利工程是一項系統性、有序性的工程,通過系統與整體相結合,從而達到結構的穩定性。在水利工程建設中,采用3S技術可以更便捷的采集數據,數據的主要來源是水文、地質、水質監測方面,利用輔助技術整理好數據之后,有相關人員將數據存入數據庫,數據庫不僅有將數據存儲、查詢、統計等功能,還可以將水文、河道等的特征顯示出來,警示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因對情況。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設中,可以確保工程符合周期性的穩定實施,確定項目人員監督整個工程進展,各工程的管理要有條有序的進行,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信息化的管理。
3.2結構信息化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利用互聯網,將全球的氣象、水利信息總結在一起,這樣,有利于促進水利工程各個部門與外界的交流,水利工程需要一個系統結構可以穩定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高速的結構循環體系。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信息化的相關數據監測后,分析防洪抗災和數據庫信息服務系統,是穩定水利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
4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意義
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的起步較晚,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因此,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設也得到極大重視。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為我國水利資源提供了更多益于民生的信息數據,在信息建設的管理上,將數字與水利相結合,有利于推進實施更為完善的信息系統建設,從而帶動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優化方案的研究意義在于我國對水利數字化的需求,對實現我國水利數字化具有重大的意義,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是提升水利管理的重要途徑,實現水利工程的現代化,要以水利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促進水利工程實現系統有序的發展,采用3S技術實現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水利工作效率,從而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水利工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進行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有利于帶動水利信息的同樣發展,實現信息共享,大大增強了我國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實現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水利工程信息的產業化。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已飛速發展,但在信息化方面還處于落后地位,因此,實現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水利事業發展的重點,提高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是穩定水利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楊鑫.水利工程建設的信息化管理[J].北京農業,2015,(23):120-121.
[2]巧云,王莉莉.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方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01):66-69.
[3]莊麗亞.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6):132.
[4]巧云.縣級小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現[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作者:裴學文 單位:阜寧縣周門翻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