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中小企業取勝的基礎,目前溫州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缺乏核心競爭力,制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培植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選擇。本文著重分析溫州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情況和存在問題,并提出培植溫州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
溫州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現狀分析;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一、溫州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現狀與問題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超額利潤,為客戶提供更多使用價值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取勝的根本。溫州市有600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擁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溫州市還有1800多家省級科技型企業,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溫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企業由于具有核心競爭力,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和2011年溫州發生借貸風波中,這些具有較強或一定核心競爭力企業,不僅沒有受沖擊,而且4年中銷售收入增長70%,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溫州實踐證明,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能有效實現質量、效益目標,企業平均年利潤15%至30%,經濟效益是一般制造業的3~6倍。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每家企業擁有技術專利平均為43項。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能持續不斷開發適銷對路新產品。企業具有良好資本流轉和積累機制,許多企業沒有債務負擔和困擾。如此可見,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是培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溫州中小企業除上述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之外,其他大量企業普遍存在缺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企業在培植核心競爭力中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1)企業領導人急功近利,經營行為短期化。許多中小企業的領導人辦企業看重眼前利益,企業沒有長遠打算,許多企業沒有發展戰略,不重視技術、人才、文化軟實力的培植,使企業培植核心競爭力失去工作基礎和基本條件。企業決策隨意性,朝令夕改,工作忙亂,辦事缺少程序性,規章制度形同虛設,企業沒有抗風險能力,風險一來,企業說倒閉就倒閉。
(2)企業盲目實施多元化經營,削弱了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的一個特點是擁有資源有限,對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聚集不多。為了培植核心競爭力,本應專業、專注、專一主營業務。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盲目熱衷于多元化經營,去尋求企業規模擴張,結果是分散了企業有限資源,損害了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喪失了企業原有的競爭優勢,得到一個“欲速則不達”的結果。
(3)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沒有條件培植核心競爭力。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是企業創新的必要條件。企業不搞研發,不擁有技術專利,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何以創新?溫州的實踐證明,企業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1%,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2%企業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3%~5%,企業才有競爭力。世界500強,企業研發投入平均占銷售額10%以上,這是世界500強擁有很強核心競爭力的制度性原因。而在溫州,除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企業之外,溫州的一般中心企業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不足1%,這是溫州有的縣企業困難面高達50%~60%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溫州一般性中小企業本身實力有限尚不具備自主創新的資本、技術、人才、設備、信息條件,制約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植,自然也就阻礙企業的發展壯大。
(4)企業管理落后,不利于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溫州中小企業的管理比較落后,表現在企業發展的戰略管理和人本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管理和質量、效益管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風險、危機管理?,F代管理的本質特征是,鼓勵趕超和創新,時刻走在時代前沿。管理工作貫穿著一條紅線,那就事“權—責—利”相結合,管理成功的經驗,就是權力與責任結合,績效與利益掛鉤,這樣,就能最大限度調動企業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有利于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去實現趕超和創新。相反,管理失敗的教訓,歸結成一句話,那就是“權、責、利”分離,有權力卻沒有責任,績效差的反而得到利益,這樣,就挫傷廣大員工的趕超創新積極性,就不利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植。這就是溫州一般性中小企業由于管理落后制約了核心競爭力培植的原委。
二、提升中心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策略建議
(1)科學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依托發展戰略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按照溫州市政府要求中小企業中的規模企業,積極創造條件,轉變為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建議首先在規范的股份制企業,普遍要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因為核心競爭力是支撐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能力,它的培植必須依企業發展戰略。因此,企業要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市場形勢變化,準確預測本行業產品技術的發展方向和變化趨勢,調整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以適應行業、市場變化,培植企業的核心技術,調整市場競爭策略,加強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取得持久的市場競爭優勢。
(2)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溫州實踐證明,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沒有符合研發活動的足夠資金投入,就不會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一般技術是可以從市場上買到的,但企業的基礎能力和關鍵技術市場上是買不到的。為此,企業領導要有強烈的創新進取精神,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及早預見市場和技術變化趨勢,并千方百計籌集資金,保證企業研發活動的順利開展。第二,集中優勢力量保證重點,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搞盲目的多種經營,避免分散經濟實力。第三,積極創造條件,發行企業債券,為研發活動提供資金支持。
(3)實行人才創新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人才是中小企業建立核心技術的根本,企業必須制定人才戰略,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建立“產、學、研”聯盟,通過市場手段獲得企業創新所需要的核心技術和專業人才。溫州的經驗證明,引人、選人重要,用人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更重要。要堅持用市場標準衡量人才貢獻的大小,促使人才的研發活動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保證研究成果能轉變為現實生產力。這是企業研發活動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差別。
(4)建立人才使用的激勵制約機制。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充分發揮人才的創新作用。溫州許多企業規定,對企業貢獻突出人才,給予股權、期權獎勵。對于辭退的技術人才,溫州許多企業規定,在5年內不得轉讓同樣產品技術,以之制約。
(5)加強文化建設和企業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企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決定意義。溫州高新技術企業實踐證明,民營企業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做到更新理念,文化先行。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行為準則是現代嶄新的企業管理理念,是現代企業之魂。溫州企業實際表明,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石,能增強科技創新力,增強企業凝聚力,增強制度的規范力,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具有指導、激勵、凝聚、融合、制約多種功能,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州企業的實踐還表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要創新企業管理。目前,總的看來,中小企業活力不足,競爭力不強,企業困難面較大。究其原因,是企業領導素質和企業制度的制約和束縛,特別是產權封閉性,用人的排他性,經營決策的隨意性,法人治理結構缺陷性,使得企業無力或沒有把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擺在議事日程。因此,必須首先提升企業領導人素質,舍此,企業就會面貌依舊。第二,要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改革企業基本制度,包括產權制度、用人制度、決策制度、法人治理結構、獎勵制度,使制度科學、規范、具有現代制度特征,能為培植核心競爭力提供制度保證。
參考文獻
[1]王乃峰.試論我國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戰略創新[J].云南科技管理,2006(,3):16-17.
[2]胡大立.企業競爭力決定因素及其形成機理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3]陳永明,陳雯靜.地方中小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0(4):95-99.
[4]謝旭斌.我國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7,(11):49-50.
作者:林野 單位:溫州市甌海中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