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速運輸環衛保養綠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吳小剛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園林學院
第一,高速交通環境綠化苗木的種植環境主要是中央分隔帶、服務區和大型互通式立交等。中央分隔帶具有寬度窄、長度長、旱季缺水嚴重、溫濕度變化大、雨季易積澇、土壤環境極差等特點對植物的生長極為不利。收費站、服務區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更換好土、建筑垃圾多、未能及時清理雜質、造成土壤貧瘠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大型互通式立交因為取土等原因造成地勢低洼嚴重排水不暢,行道樹的種植單一樹種排成行,灌木成片密植,受濕度和氣溫的影響嚴重,易產生病蟲害。
第二,為了省力、省時間、基本上都是采用除草劑清除雜草,導致黃草、枯草,影響高速交通環境的美觀。雜草一次清除不徹底,產生抗藥性,造成嚴重的危害[2]。第三,高速交通環境的綠化養護不全面,在偏僻的、遠郊等路段疏于管理,路肩邊坡植物的樹枝雜亂甚至遮擋了標志牌,致使公路的交通指示功能受到了影響,綠化幾乎處于完全失養狀態。因為修剪不及時造成許多球類植物參差不齊。路肩草修剪不及時致使草覆蓋了路面,使路面排水不暢。第四,防蟲除害措施滯后,有些路段,香樟樟巢螟危害非常嚴重。因為對蛀干性害蟲和意楊食葉害蟲的殺蟲措施滯后造成色塊植物生長嚴重參差不齊。
二、高速交通環境綠化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養護人員對綠化養護的一系列工作內容不熟悉,工作方法不到位,綠化養護知識掌握不透徹,缺乏專業綠化管理人員和養護隊伍。
二是建設高速交通路段過程中,過分強調路段的景觀效果,而忽視了高速交通環境不利的地理條件及其他因素對苗木成活率的影響。往往是園林園藝苗圃式的種植,由于植物種植密度過大,以致影響到后期植物的生長。三是高速交通公路綠化養護定額遠低于園林綠化養護定額,經費嚴重不足,綠化養護機械設備購買不到位,甚至缺失,致使綠化養護措施不也不到位,使得綠地景觀效果差,此時,養護定額成為綠化養護工作的關鍵性因素。四是高速交通環境管理人員對綠化養護知識的匱乏,對植物生長認識的缺乏。同時,對綠地植物不能及時進行調整,片面追求設施量的完整,而忽略對質的追求,造成有些路段植物稠密,生長不佳。另外,綠化建設后期,養護投入很少,乃至幾乎沒有,于是,通車兩三年后高速交通環境綠化就開始處于失養狀態,原本建設很好的綠化景觀變成干枯的枝木、雜草叢生、良莠不齊影響環境質量。
三、高速交通環境綠化措施
(一)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樹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林地進行疏松土壤,既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又能保墑,并且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育。除草后,要清理林地的雜草,保證林地清潔衛生。一般情況下,松土除草同時進行,在澆水、雨后即使沒有雜草,也要及時松土。除草在綠化養護管理經費中也占比重較大,如邊溝占30%,中央分隔帶占20%,互通區占36%,可見松土除草工作的重要性。
(二)人工草修剪
人工草修剪是根據綠化功能和樹種的特性因地制宜、因樹制宜、因路制宜進行修剪。例如春季萌芽前,需要進行整體修剪,落葉樹木必須在休眠期末進行修剪,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長出新的枝條,考慮到整體防眩效果,常綠樹木要與落葉樹木穿插進行修剪,中央分隔帶也要以考慮防眩、整齊、美觀為主進行修剪。
(三)澆水
澆水是在花、草、樹、木養護作業中是極為基礎的一項工作。
1.樹木生長期澆水要根據土壤含水量、天氣干旱程度、樹木需水情況適時澆水。
2.常綠樹木樹冠噴水如油松、雪松、白皮松、黑松、廣玉蘭、大葉女貞等常綠樹木,在干旱季節及早春,要實施樹冠噴水來減少蒸騰作用,增加樹冠的水分和濕度,保證樹木生長旺盛。上、下午各澆水一次,每天兩次,避開中午高溫期。
3.澆封凍水在11~12月份,樹木進入休眠期,已停止生長。為免受冬春干旱危害,使樹木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凍前澆封凍水。4.澆返青水早春在樹木萌動開始前,澆一次水,可使樹木茁壯生長,枝葉繁茂[3]。
(四)防治病蟲害
高速交通環境特定的環境條件,病蟲害特別嚴重?;?、草、樹、木常見的病害有紫荊枯萎病、紫薇白粉病、月季黑斑病、角斑病、枝枯病、霜霉病、木槿腐爛病、榆葉梅黑斑病等。常見的害蟲有舞毒蛾、金龜子、蚜蟲、尺蠖、紅蜘蛛、地老虎、介殼蟲、黏蟲、天牛、棉鈴蟲、袋蛾等。花草樹木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養護工作,一旦發現病蟲害應當及時治理。要搞好病情蟲情測報,須經常巡視,當地多發病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五)采伐更新
各種綠地樹木達到成熟齡后衰老,下部枝葉干枯,此時應進行采伐更新,采伐更新前要作好以下準備工作:
(1)寫出采
伐申請,說明采伐的更新措施和必要性。對計劃采伐路段樹木生長量、長勢、蓄積量等進行調查,然后寫出采伐申請報告。采伐申請報告林業部門和經公路管理機構審核批準,發放采伐許可證后采伐。
(2)提交采伐更新方案。
各施工或管理單位在提出采伐申請的同時要提交采伐更新計劃。如樹種選用、更新時間、栽培技術、苗木規格等要使計劃周詳、有序進行。
(3)準備苗木。在采伐前事先準備好苗木,以便隨采伐隨更新。最好自育自栽,就近育苗,隨起隨栽,培養大苗,以利成活。
(4)土壤處理。
當原有樹木采伐完以后,為避免原有病蟲害繼續滋生和蔓延,必要時可采用50%辛硫磷或二硫化碳等藥物進行土壤消毒。四、高速交通環境綠化設計的原則
(一)要滿足公路交通功能的需要
路肩邊坡樹木的枝葉不可以遮擋公路的標志牌,影響行車指示。中央分隔帶綠籬植物修剪后樹木高度控制在1.3~1.9m,不得種植高于2m的喬灌木,以防止倒伏影響行駛和行車安全,不得種植低于1.3m的植物,以防對防眩效果造成影響。
(二)要滿足公路排水的需要
路肩綠化的根系生長和種植密度不能影響路面的排水。土邊坡上可以有間距地種植一些灌木,不宜密植。
(三)要選擇適宜的樹種
要選擇養護簡便、壽命長、病蟲害少的樹種;諸如選鄉土樹種,有助于樹木的生長和發育;并且以常綠植物為主;高速交通主線范圍內不得種植影響高速交通路基的散生植物。
(四)要滿足公路景觀的需要
營造良好的高速交通環境綠色景觀,可消除噪聲、除塵、固坡、防眩、防護、減緩疲勞等,可減輕司機的視覺疲勞。把服務區和收費站綠化當做景點來布置,可大大提高環境的質量。
五、高速交通環境綠化養護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應當加強高速交通環境綠化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要對徒長枝、下垂枝、根部萌蘗枝、交叉枝進行修剪,以調整枝條、擴大樹冠、抑制徒長、以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等為目的,同時也是老樹復壯,增加透光通風、遮蔭保溫的效果,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中央綠化分隔帶樹高為1.3~1.9m,2.0m或者以上樹木等影響視線的植物應及時進行抽枝修剪,做到既防眩,又美觀[4]。其次,加強高速交通環境綠化養護人員內部管理,增強養護人員的養護知識素養,提高養護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落實責任制,明確到個人,層層細化,做好綠化養護工作。加強養護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
第三,高速交通環境綠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一味的強調/窗口0路段,而忽視偏僻路段,造成整個高速交通路段綠化參差不齊,從而影響到整體綠化水平。要實施全面的養護管理,使/點、線、面、環0整個綠化體系發揮到最好的綠化狀態。
第四,對植物稠密的高速交通路段做好植物抽稀調整,留強去弱,留大去小,空白路段將部分植物補種,將長勢明顯差的樹木淘汰。收費站、服務區等重要部位要對其中不合理、種植不正確的地方要在養護過程中進行局部調整改造,補充植物,改善環境。第五,加強科研工作,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經驗,不斷提高自身技術含量,推進科技成果在高速交通環境綠化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引進培養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加強公路養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以滿足新形勢下高速交通環境綠化工作的需要。
六、結語
讓高速交通環境發揮生態防護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化景觀效果,實現路、人、車、大自然相協調的生態目標,是每一個公路綠化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在綠化養護中管理好高速交通環境道路綠化,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和摸索,不斷創新和改進,尋找新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