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外語教學評估機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評估體系的構建
英語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知識建構過程,學習者是知識構建過程的主體。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需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英語學習起點、英語學習階段等因素,利用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正面的反撥作用,設計和組織有效的評估體系,指導學生將自評和互評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對語言學習的進程(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學習計劃等)進行及時地反思和調整。
1“學生自評”評估體系的構建
“學生自評”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自己學習效果的監控和對學習成就的評估。Sluijsmans認為自評是一種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反思自己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估方式[3]。新學期初,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自己在多模態的網絡環境(紙質教材、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資料、網絡學習平臺)下的英語學習進行形成性評估。比如,依據每個單元的詞匯、語法、閱讀技巧、寫作等教學重點為評估要素設計“自評反饋表”,讓學生在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后反饋,并交由學習小組的組長梳理意見,教師在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進行檢查。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內容往往是循序漸進,彼此相關的。自評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自己英語學習的優勢和劣勢作出準確地判斷,還能夠增強他們自我監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利用“學生自評”這一形成性評估不僅可以把握學生對已學單元內容的掌握情況,還可以據此確定下一單元的學習任務和速度。
2“學生他評”評估體系的構建
“學生他評”是“學生自評”的有益補充——英語學習的過程不僅需要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我監管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協作學習,共同進步。學生非常關注同伴對自己的評價:正面的評價是學習的動力;而否定的評價對于自評較高的同學是進步的動力,對于自評相對較差的同學則是進步的阻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月進行一次他評。他評內容包括隨堂互評和作業互評。他評能夠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自己較之同伴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上的差異,從而更完善自我評估,調整學習策略,明確努力的方向。
3“師生互評”評估體系的構建
“學生自評”和“學生他評”主要是由形成性評估實現的。而“師生互評”則是由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合力實現的。利用教學日志,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課堂的參與程度以及隨堂測驗和課后作業情況,做出每個單元學習進度和效果的形成性評估;利用期中的教學意見反饋,教師能得出學生對教師評價的形成性評估,完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利用期末考試的試卷分析,教師能看到學生在一個完整的學習階段的學習成果,形成終結性評估,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提出建議。
結語
依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分級教學的特點,結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本文探討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它們的合力對多模態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評估體系構建的作用;構建了“學生自評”、“學生他評”、“師生互評”的三維分級教學評估體系。
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中,還須進一步探討的是:如何合理配置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的比例,充分發揮分級教學的優勢。
作者:李菁菁單位:通化師范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