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準則理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會計準則的概念
“會計準則”是由“會計”與“準則”組合而成的一個復合詞,從不同的角度對會計準則進行解讀:若從行為標準或依據來詮釋準則,會計準則是財會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標準;若將其理解為測試、計量的標準,會計準則便是對財會人員所完成的工作進行測試、評價的尺度。
二、會計準則的性質
1.會計準則是一種技術規范。傾向于將會計準則作為一種純粹客觀的約束機制,一種技術性的規范手段,是“檢驗實務的標準和未來實務改良的指針”,其必須是“有序、系統、內在一致的,應該與可觀察的客觀現實相吻合的,且它們應該是不受個人所左右的、無偏見的”。技術性是會計準則的自然屬性,這是準則發展過程中關于準則性質的第一種觀點。
2.會計準則是一種產權制度。這種觀點有劉峰提出,首先,會計準則是憑借對會計行為的約束,達到對產權保護的目的,換句話說,任意的會計準則、制度或其早期形式,都表現出保護一些特定主體的產權的傾向;再者,會計準則約束了會計信息,它的基本結構為產權經濟模式的自然反映。
3.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會計準則不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規范,它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后果”。來自于企業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可以取得的經濟利益,有很大部分直接被這些數字左右。這樣,最終頒布的會計準則既要遵循會計本身的基本原則,又要考慮經濟后果。
4.會計準則是一種公共合約。這種觀點認為,會計準則是一份關于通用會計規則的公共合約(通用合約),它的產生是由于對一般通用的會計規則制定權以一種公共合約安排的形式來替代原先的單個企業的私人合約安排更能節省交易成本而導致的。這種合約是不完全的。
5.會計準則是一種“公共物品”。這種觀點認為會計信息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指當會計信息被公開時,所有人可以享用;這里的所有人,不僅囊括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法定使用者,例如債權人、股東等,而且包括有些“搭便車”的,比如公司的競爭對手等。
三、會計準則動因理論
會計準則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的?會計準則發展的動力何在?研究會計準則動因理論,有利于我們正確、深入地認識會計準則的性質,從而更好地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
1.兩權分離論。會計準則制定是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當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時,企業資源的委托人對企業的控制減弱,于是站在委托人自身利益的角度,就需要受托人擔負起一種“會計責任”或“報告責任”,也就是把資源的安全、完整及實際利用狀況闡釋給委托人。
2.產權變動論。從產權角度來看,節省交易費用推動了會計準則的制定。產權變動是促進了會計準則發展,由于產權關系日益復雜而產生了會計準則。這種論點也提出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是準則制定的真正動因,隨著股份公司出現,兩權分離現象的產生,促使對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規范化要求的提出。
3.動因理論小結??偨Y上述會計準則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會計準則的產生,不僅要在本國內集思廣益,最大限度上平衡社會各界意見;而且還要依據國際會計準則,把國家間的差異縮減到最小,從而實現共同繁榮的景象。這便是會計準則發展之規律,也是其發展之必然趨勢。
四、會計準則的制定模式
對準則制定機構、制定人員以及制定程序等作出安排,這些方式或細節內容也就是所謂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指。會計準則的科學性、權威性、實用性和有效性與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息息相關。
1.會計準則制定基礎(導向)。會計準則制定的基礎同時也叫會計準則制定導向,之所以該問題長期成為會計理論和實務界重視的研究課題是因為它包括了在會計準則范圍內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會計準則制定基礎主要分為原則基礎、規則基礎、目標導向。在國外傾向性的觀點認為原則基礎從總體上要優于規則基礎的會計準則,原則基礎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更有利。目標導向觀點的提出使得原來的會計準則制定的原則基礎和規則基礎之爭變為在原則和規則之間尋找最優的均衡點。它涵蓋了原則導向,同時吸收了規則導向的優點。
2.會計準則制定主體。會計準則的制定者也就是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要想產生高質量的會計準則,首先應該有構成合理的制定者。主要分為民間團體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由民間團體單獨,或是在政府授權監督下制定會計準則的模式即為民間團體模式,也就是讓一個研究型組織來制定準則。對于一個合適的研究型組織,學術界的優秀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事,其還需要職業及產業界的資助,以美國、英國、加拿大的會計準則制定為代表。政府管制模式指的是政府或政府部門在立法和行政權力的基礎上來制定會計準則,從而能夠直接控制各類會計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的模式。
3.會計準則制定程序。會計準則制定程序很容易理解,就是制定會計準則應該遵循的程序。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想保證其制定的獨立性、公平性和公開性,就必須依照一套完整、充分、嚴密、穩定的程序。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立項、起草、公開征求意見和階段。在形成的過程中,透明度相對較低。由于事前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或是由于認識不足而匆匆立項,會給具體會計準則的擬定工作帶來困難。
五、關于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經濟學思考
1.雖然國內外已經在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研究中有了諸多研究成果,但是時至今日,對于提供完美的財務會計報告這一目標,還沒有一個國家或國際組織的會計準則能夠達到,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對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深入研究。
2.隨著經濟得不斷向前發展,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必然推動會計準則隨之變化,由此可見,會計準則的制定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由于傳統制度經濟學方法既不能真實地體現出會計準則制定基礎、主體、程序等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又不能反映會計準則制定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很難對會計準則制定進行動態分析。
3.演化經濟學理論可以針對動態過程的演化進行分析,利用演化經濟學理論對會計準則制定模式進行研究可能在未來成為一種嶄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趙佳欣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