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本核算的科研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科研成果全成本的構成和經費來源
科研成果的全部成本應由科研專項經費、人員經費和其他經費構成,人員經費是指課題組編制內的科研人員和應分攤的管理人員的工資薪酬,其他經費是指課題組在項目研發周期中應分攤但超過間接費用額度的費用。縱向課題的專項經費來源于財政撥款。科技部和財政部共同的[2011]434號文《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將科研專項經費劃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與之直接相關的費用。主要包括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及計算分析費、燃料動力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等。間接費用是指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在組織實施課題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主要包括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為課題研究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補助支出,以及績效支出等,其中績效支出是指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為提高科研工作績效安排的相關支出。間接費用使用分段超額累退比例法計算并實行總額控制,按照不超過課題經費中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體比例為:500萬元及以下部分不超過20%;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不超過13%;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不超過10%。間接費用中績效支出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5%。縱向課題的人員經費和其他經費來源于財政撥款的支持和事業收入的補充,超出專項經費間接費用預算指標的部分無法分攤計入獨立核算的項目明細賬中。橫向課題的專項經費來源于社會層面和企業的研發委托合同,開支范圍較為寬泛,支出限定較少,符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即可。大多數橫向課題允許支出部分人員經費,超出專項經費的支出由財政撥款和事業收入補充。無論是縱向課題還是橫向課題,超出專項經費的支出金額都無法記入項目輔助明細賬中,但這些人員經費和其他經費卻是構成科研成果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探討科研項目全成本核算的方法和路徑成為當前實現科研經費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關鍵。
二、科研成果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縱向課題的專項經費實行獨立核算,項目結題時需要經過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但由于科研經費預算管理體系的限制,使超出專項經費的支出金額無法納入結題項目的財務決算中,導致了科研成果價值構成的不完整,使科研成果轉化時價值評估的依據不合理、不充分、不準確。科研成果轉化的實現需要經過基礎研究、技術研發、中間試驗的小批量生產、具備經濟規模的擴大生產和市場營銷等諸多環節。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中間試驗階段基本上是由科研單位在實驗室或實驗車間完成的,科研任務期間大多為2~3年,有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期甚至會在5年以上,科研項目輔助臺賬的核算需要覆蓋整個研發過程,任務期限越長,核算難度就越大。科研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發展,為科研成果的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平臺。
三、科研成果全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
(一)新會計制度中部分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財政部針對當前我國科學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的實際需要,于2013年12月30日了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會計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會計制度在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方面都做出了調整,變更了部分會計科目,規范了核算范圍和使用要求。其中涉及科研專項經費收支核算的主要會計科目有:“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承擔科研項目取得的收入,不包括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按項目任務的性質分為縱向課題經費和橫向課題經費。“非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承擔非科研項目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技術收入、學術活動收入、科普活動收入、試制產品收入、教學活動收入等。“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承擔科學項目研究活動發生的各項科研支出。包括為開展科學項目研究活動而產生的科研人員經費和項目直接費用。“非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除科研支出以外的其他項目支出,包括技術支出、學術活動支出、科普活動支出、試制產品支出和教學活動支出等。“支撐業務支出”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為支撐科研活動發生的各項不能直接計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的其他輔助科研業務支出,包括支撐業務人員薪酬、技術平臺運行、公用儀器運行維護等綜合支出。期末,將支出額分攤轉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科目。“行政管理支出”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開展行政管理活動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以及科學事業單位統一負擔的工會經費、訴訟費、中介費、印花稅、房產稅、車船稅。“后勤保障支出”科目核算科學事業單位為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動提供后勤保障服務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包括科學事業單位為提供后勤保障發生的由單位統一承擔的水、電、煤、取暖等各類公用事業費、物業管理費、綠化費、房屋及公用設施維修費等。“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科目分別按照“基本支出”、“項目支出”,“財政補助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其他資金支出”分級核算。
(二)新會計制度下科研項目全成本核算體系的設置只有嚴格地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要求,依據收入支出相關性原則,科學地設置會計核算體系,合理地使用會計科目,才能準確有效地實現科研項目全成本的準確核算。科學事業單位課題經費收入的確認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跨年度縱向課題專項經費到賬時記入“預收賬款-縱向課題”科目,跨年度橫向課題專項經費到賬時記入“預收賬款-橫向課題”科目。年末,根據當年專項課題的支出金額確認當年的專項收入。專項支出的直接費用在總賬體系中的“科研支出-項目支出”科目下設明細科目根據支出的性質和經費預算進行分類核算,專項支出的間接費用在總賬體系中的“支撐業務支出”科目下歸集后根據課題經費的預算額度進行分攤。同時,在輔助賬核算體系中按照項目名稱進行歸集,實現科研項目的獨立核算。科研人員經費的支出主要由基本薪酬、績效工資和獎勵績效構成,編制內科研人員基本薪酬的經費來源于財政補助經費和事業收入,績效工資的來源為間接費用中的績效額度,獎勵績效來源于橫向技術收入的結余。因此,從人員經費來看,只有間接費用績效額度內的支出金額可納入項目輔助賬的核算體系中,而基本薪酬和獎勵績效都沒能在科研項目的輔助賬中得以體現。科研項目的研發離不開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支持,因此從全成本理論的角度來看,科研單位的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也應當根據費用產生的性質按照適當的系數匹配到本會計年度各項在研科研項目的成本中。
四、科研管理系統核心模塊的搭建
實現科研成果的全成本核算有幾個關鍵的環節,一是要對科研專項的直接經費進行正確的歸集和核算,二是要對專項經費的間接費用進行合理的分攤,三是要對科研人員經費、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進行科學的配比,在每一個會計年度末,通過管理系統中的經費管理模塊實現科研項目跨年度的成本核算。
(一)管理系統核心模塊的構建科研管理系統的核心模塊是項目管理模塊、經費管理模塊和成果管理模塊。項目管理模塊主要負責科研項目的申請、審核、立項、變更、報告和結題,實現對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經費管理模塊主要負責經費的預算、收入、支出和決算,實現對資金、合同、發票和資產的核算管理;成果管理模塊主要負責科研成果的錄入、檢索、統計、轉化和維護,實現對科研成果的價值管理。
(二)科研項目信息資料的共享科研項目的管理環節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科研、財務、采購、保管、統計、產業和審計等部門,每個環節對科研項目的信息存在不同的需求。只能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搭建科學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人員、設備、數據和成果的信息共享,才能快速滿足各個管理環節對科研項目信息的需要,確保科研項目管理和核算的科學性、規范性和精確性。
(三)科研成果轉化的價值評估科研成果是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并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先進的生產力,是智力的資源,更是科學事業單位和國家的財富。科研項目從立項到研發,從形成成果到成功轉化,從科學技術到先進的生產力,每一個環節成本的累積都是其價值評估的基準。因此,基于科研管理系統全成本核算的根本任務是按照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要求管好賬務,根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用好資金,依靠科學管理系統算好成本,提高科研經費的管理水平,完整地、準確地反映科研成果的價值。
作者:徐迎單位:山東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