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專業課應發揮與思想政治課程同樣的思想教育任務。要實現專業課程全過程、高質量、全素養的教學意義和教育功能,必須確立教學中的“知識傳遞”“思政教育”的雙輪驅動,以思想素養的增強促進知識體系的學習和深化理解,以知識體系的積累促進思想素養的升華提高。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過程中要采用相適應的方法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作為課程思政主導的教師必須思政先行,才能更好地立德樹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旅游資源學
課程專業課也應發揮與思想政治課程同樣的思想教育的功能,在教學教、學相長不僅體現在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與學,更可以體現“思政之道”,獲思想教育之效。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如何做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是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和使命,是培養中國新時代人才的重要要求。本研究以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旅游資源學》為例,結合教學內容與課題思政理念進行探討,以求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設計、思想傳遞、以身作則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發現,為更好地完成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一、雙輪驅動的教學思想
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各類人才如何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是當代高等教育必須思考并給予明確回答的重大課題。思想政治教育是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的品質保證。因此,思想政教育不僅僅是政治理論課的責任,也是專業課程教育的重要任務。“旅游資源學”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旅游素養培養的基本課程之一。從課程知識體系來講大致上包括:旅游資源學學科導論、旅游資源形成與演化、旅游資源類型與分布、旅游資源審美與評價、旅游資源利用與管理等幾大知識板塊,在課程教學中講清概念、講明知識體系、解析資源類型特點、教授利用管理方法是“旅游資源學”課程知識體系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我們也必須知曉,任何知識的傳遞都有它的思想意義和思想教育功能,必須明確專業課程的完整體系構成由知識傳遞和思想教育兩大方面共同組成。要實現“旅游資源學”課程全過程、高質量、全素養的教學意義和教育功能,必須將思政功能融入課程的教學之中,實現“旅游資源學”教學的“知識傳遞”“思政教育”的雙輪驅動,以思想素養的增強促進知識體系的學習和深化理解,以知識體系的積累促進思想素養的升華提高。明確了知識傳遞與思政教育的“雙輪驅動”的辯證關系,才會在“旅游資源學”課程教學中自然地、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思政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實現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作用。根據“旅游資源學”課程知識體系結構,教學任務目標要求,結合思政教育的特點要求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是講好課程思政的關鍵所在。如講授“旅游資源形成與演化”教學板塊知識內容時,除講授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形成、旅游資源本體隨人們旅游認識與旅游利用而演變的知識內涵外,還要融入世界萬物因“變的規律”而形成,又因“變的動力而演化”“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的辯證關系。同時也應讓學生知曉:變的規律是人與自然和諧法則,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旅游資源本體和人類美好生活。又如,在講授“旅游資源類型與分布”教學板塊知識時,除講授我國旅游資源類型及其分布知識外,還應充分講授出中國壯美河山、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紅色旅游資源所體現的革命精神等的思想內涵與價值,激勵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激發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情愫、學習革命先烈與志士仁人的革命斗爭精神,培養學生們的更高熱情投入到學習和將來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要實現“知識傳遞”與“思政教育”的雙輪驅動,必須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使課程思政與知識傳遞形成真正的一體化教學體系。
二、巧用方法的思想傳遞
針對“旅游資源學”課程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和知識體系結構特點,教學中應采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寓教于樂,寓道于教,形成求知、問學、用精神、樹理想的學習氛圍與效果。
1.引申法。引申法用于“旅游資源學”的思政,就是講清某一旅游資源學教學知識點的基本原理與特點,并能從此原理與特點出發進行積極的、向上的方向思想與事物引導學生,使學生在獲得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得到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啟發與收獲,激發學生美的追求與探索,樹德求美。如在講授地質地貌旅游資源時,既要講清我國地質地貌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在我國的分布情況,也要講清我國黃山、廬山等地質地貌旅游資源的特點和美學價值,更要地貌旅游資源“成于天,美于心”的辯證關系,其“非為人成,賜人以美”。由此引申出美之大愛給人以愉悅,人之大愛亦會獲其同功,這是一個人生觀、價值觀很好的結合點和融入點。可以告訴學生一個美的道理:旅游資源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美的追求與創造的過程,作為當代旅游人就是美的傳遞者,人人奉獻出自己的愛,世界真的會變得更美好。
2.舉一反三法。舉一反三法就是在進行“旅游資源學”知識講授時,就某一知識點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跨知識點分析,將知識點與思政的思想相融合,形成“教一知三”的思政效果。大學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講方法,問規律,是通過知識的講授達到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學習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和樹立正確世界觀的過程。講清一個概念,講明一個道理、一個法則需要得當的教學方法,“道通則事明”。如講授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時,可以很好地結合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我國旅游業發展成就、旅游資源得到更多的開發利用同時,還要講創新與發展必須強調協調與綠色和共享,要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讓學生明白旅游業的發展也是實現我國富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中更要努力實現文明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理。使學生明白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的道理,形成知旅游資源價值、知旅游資源開發成就、知五大理念、知核心價值觀、知資源利用規律,知和諧則興、破壞則敗。
3.問題探究法。問題探究法就是在“旅游資源學”知識講授時,就某一知識點提出問題、進行過程分析、得出結論,在問題探討與解決中學習知識、獲得思想啟迪的方法。這一方法的運用中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事件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在講授“旅游資源形成與演變”板塊時,學生們會好奇地問“北京故宮”是怎么從皇家宮殿變成文物古跡旅游資源的?黃山迎客松為什么會長成那么美的姿態與形狀?春節作為民俗活動怎么會成為旅游資源了?等等。“旅游資源學”就是講旅游資源的,要講清旅游資源的形成演變規律,也要講旅游資源的類型、特點與價值,這個教學過程就是一串串的好奇與問題,就是一個個的啟發與創造。在教學中注意備好學生,掌握當代大學生的知識訴求與理念認知的學情,就“旅游資源學”的知識點問題的提出要結合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好奇心的引發與探索精神的培養。通過旅游資源形成與演變的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判斷分析事物,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與信念踐行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4.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是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結合“旅游資源學”課題特點和教學目標與任務要求,就旅游資源某方面的問題以作業的形成布置給學生,安排學生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并進行問題探究,教師通過一定的形式對學生自主學習、問題探究的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如在講授“中國旅游資源類型與分布”板塊知識時,可以結合學生生源地,查找總結自己家鄉的旅游類型及分布狀況,并進行美學描述與價值評判,也可以安排不同生源地學生進行發言和互評,開展“知家鄉,愛祖國”課堂講評活動。通過任務驅動法的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知家鄉,愛祖國”活動更好地使的思政教育融入“旅游資源學”的課程教學之中。任務驅動法在“旅游資源學”的教學中又可以通過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水的了解、評價與討論互動,可以轉化為“愛家鄉——愛祖國——我自豪”的自信激勵教學效果。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在教學的實踐中還可以靈活運用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旅游管理專業課題思政教學的融入,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性地選擇與實施。
三、身正為范的立德樹人表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教學理念,作為大學教師面對三尺講壇,“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當代師德師風的重要要求和體現。面對求知問道、學往探來的莘莘學子,教師的一言一行直受學生們的關注,并且影響著學生們的認知與行為。作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也必須重視言傳身教,教師以自身的學識與行為影響學生的同時,還應不斷傳達著愛國家愛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立德樹人”中先立己之德,才能樹好后生學子。“旅游資源學”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不是講稿上的思政,更不應是口頭上的思政。作為課程思政的實施者——教師。首先,教師應是思政的“先行者”,思政融入課程教學,應先融入教師的思想中。教師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和思想修養。祖國大好河山,美麗狀闊,悠悠歷史,文明久遠,對于一個有愛國精神、家國情懷的課程教師會帶著無比自豪與激情來講授的。當教師的激情自豪與學生們的求知問道相碰撞時,又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索精神。其次,教師應是思想教育的引航者。教師應準確分析與把握學生現狀特點和學習求知規律,以學生為主體地進行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寓思政于知識教學之中,保持積極的正能量與熱情,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第三,教師應全身心地投入“立德樹人”的教育之中,應從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知識體系建設、思政教育方法與手段進行不斷研究探索,掌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規律,總結學生課程思政學習經驗與特點,不斷完善、創新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方法,真正發揮“旅游資源學”課程思政的作用,實現課程思政的真正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
[2]高德毅,等.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1
[3]田鴻芬,等.課程思政:高校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J].未來與發展,2018.04
[4]王海威,等.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思想教育,2018.07
作者:崔廣彬 鄭巖 單位:大連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