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法律戰略的競爭優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于企業法律戰略的類型,已有的大多數文獻多是研究知識產權戰略、專利戰略、訴訟戰略等某一具體的策略,但很少有人對企業法律戰略類型進行系統的劃分。筆者曾在2009年參考相關的文獻,結合資源基礎論的觀點,提出了一個企業法律戰略的分類模型,但卻不為企業界所熟知,在此介紹如下。從基礎資源論的觀點來看,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的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特別是那些有價值、稀缺的,難以模仿的戰略性資源。而企業所擁有的戰略性資源并不僅來自企業內部,也可以來自外部環境,法律資源完全可以看作企業的戰略性資源。而企業外部的法律資源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已經成形的現有的法律,另一類是尚未出臺的未來的法律機遇。此外,根據資源論的觀點,企業競爭優勢的具體獲取方式包括兩種基本的途徑:一是利用企業現有的戰略性資源,二是培育和開發新的戰略性資源。基于此,將企業競爭優勢的兩種基本獲取方式和法律資源的兩種類型相結合,就得到了一個通用的企業法律戰略選擇模型。在這一模型當中,企業法律戰略可以分為防御型、機會型和參與型三種常見的類型。其中,機會型法律戰略又包括機會Ⅰ型和機會Ⅱ型兩種變形。
1.防御型法律戰略防御型
法律戰略是指充分的利用現有法律資源,將之與企業內部的資源、能力相結合來獲取競爭優勢,這一優勢更多的體現為一種位置優勢。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個人或團體的正當權益不受到侵害,企業經營者應該熟悉和掌握法律工具來合法的保護自己的優勢地位。現有的法律條文當中有大量的可供利用的戰略性資源,如知識產權、反不當競爭法、反傾銷法、反壟斷法等。這一戰略的主要實施途徑包括以下幾種:一是知識產權策略,是指企業利用知識產權中的專利權、商標權、版權和商業秘密等來通過建立自己的商標、品牌、專利等來保護自己的企業資產,提高企業競爭力,由于這種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持久性,所以能使企業在較長時期內獲取一定的持續競爭優勢;二是訴訟策略,指當企業遇到不正當競爭、傾銷、壟斷等不利的競爭態勢時,主動利用反不當競爭法、反傾銷法、反壟斷法等提起法律訴訟,以達到打擊競爭對手,扭轉不利局面之目的,甚至有些企業會為了將競爭對手扼殺在襁褓之中,故意發起惡意訴訟,試圖利用長時間的訴訟成本來拖垮競爭對手,從而保護自己在市場當中已有的優勢地位;三是簽訂保護性合同,指部分企業利用合同法與客戶或者供應商簽訂排他性的供貨合同來達到構建在市場上的位置優勢,從而使競爭對手在一定時期內(即合同期內)無法超越自己。
2.機會型法律戰略
機會型法律戰略是指企業主動開發或利用法律資源中的盲區而獲取短暫競爭優勢的機會主義行為。其又可以細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第二象限中的機會Ⅰ型,二是第四象限的機會Ⅱ型。
(1)機會Ⅰ型法律戰略是指開發現有法律資源當中的漏洞和的界定不清晰來幫助企業獲得利益的策略。企業界在這方面其實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如跨國公司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稅收不同將利潤從稅負高的地區轉移到稅率低的地區,從而增加利潤,再如近年來在企業界比較流行的合理避稅策略、利用勞務派遣等制度來實施同工不同酬從而降低用工成本等其實都屬于機會Ⅰ型法律戰略。
(2)機會Ⅱ型法律戰略是指企業利用目前尚未有立法約束的空白來獲取超額收益。例如,西方跨國公司把一些在歐美淘汰或在當地受法律禁止的一些高污染項目轉移到還沒有相關法規出臺,或者相關立法還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再如,很多外國汽車公司以我國還沒有出臺產品召回法為由,對我國的汽車用戶進行歧視不將有質量缺陷的產品主動召回,從而降低成本,獲取高額利潤等。當然,機會型法律戰略是企業的一種暫時性的機會主義行為,當已有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時,可能原來所采取的機會型法律戰略就會失效或得到禁止,其所產生的競爭優勢也將逐漸消失。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生事物會不斷的出現,原有的法律制度可能無法進行規范,因而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即使在西方各種法律制度非常健全的國家和地區中,也存在著很多可以供企業利用的獲利機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機會型法律戰略這種機會主義行為可能在企業中會永遠存在。
3.參與型法律戰略
參與型法律戰略是指企業主動開發未來的法律資源而獲取競爭優勢的行為,即企業有意識的整合各種內外部資源來加快推進或者有意拖延一些與本行業、本企業利害攸關的新的法規的出臺,以塑造對己有利的法律環境,獲取一定時期的競爭優勢。這種企業法律戰略形式主要是指企業政治戰略在法律領域的應用,其具體的形式包括以下幾種:例如,通過游說來組織或推進某一項專門的立法,像國內汽車召回法律一直醞釀了多年直到2012年才得以出臺的原因就在于國內汽車廠商以保護弱小的國有汽車制造業為由一直游說相關部門推遲這一法規的出臺;再如,主動報告研究結果或者出臺調查報告來影響公共輿論,利用社會輿論來影響某一項與之密切相關的法律出臺進程等。企業能夠利用參與型法律戰略來追逐許多戰略目標:如鞏固自己已有的市場地位,延長獲取壟斷收益的時間,盡可能的利用各種法律手段來減少替代品的進入,提高與供應商和顧客討價還價的能力等。
二、企業法律戰略在制定和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盡管企業法律戰略這一獲得競爭優勢的利器并不為人們所熟知,可是其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與別的企業競爭戰略并沒有太多的不同,但是需要注意以下3點:
1.必須由專業人士或者專業團隊來進行一方面,企業法律戰略的制定需要由同時精通法律事務和企業戰略的復合型專業人士或者團隊,只有這樣才能在繁多的法律資源中找到能有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機會,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企業法律戰略、戰術。另一方面,因為與各種具體的法律條款息息相關,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法律糾紛,所以企業法律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要由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士進行監督和指導,同時,企業法律戰略的具體實施效果也需要有精通企業戰略的相關專業人士來進行戰略控制。總之,在企業法律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同時精通法律事務和企業戰略管理的專業人士或者專業團隊是必不可少的。
2.必須采用合法的手段實施建立和維護一個公開、公正的司法環境是企業法律戰略得以實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條件,也是每一家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因此,企業在實施各類法律戰略時必須嚴格遵守現有的法律法規,不得采取任何非法的手段。一方面,企業在實施機會型法律戰略的時候,一定要對現有的以及未來可能出臺的法律條款進行全面的分析,審慎的客觀的評估其中所隱藏的各種發展機會以及利用該機會可能帶來的各種后果,盡量避免采取盡管現在沒有被嚴令禁止但未來可能被禁止并清算機會主義行為,以免得不償失。另一方面,企業在實施參與型法律戰略時,一定不要采取賄賂法律政策制定者、有意篡改研究報告等不法或者不道德的手段來通過影響某一項具體法規的出臺進程而謀取利益。
3.慎用訴訟策略,避免惡意訴訟在企業法律戰略,特別是防御性法律戰略的實施中,訴訟策略維護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企業在遭受不正當競爭、專利侵犯等不法手段時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訴訟策略必須要慎用,畢竟訴訟既需要花費很多的公司財力又需要較長的時間成本,所以最好在掌握了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再采取訴訟策略。此外,特別是要避免采取以莫須有的罪名起訴競爭對手來打擊甚至拖垮競爭對手的惡意訴訟策略,因為惡意訴訟是把雙刃劍,一旦敗訴或者意圖泄露可能會給公司自身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而且惡意訴訟行為本身也是不道德的,不值得提倡。
作者:陳秀麗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現代企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