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路合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中外合資企業———中鐵聯集公司管理和運營的現代化鐵路集裝箱辦理站。自2010年4月28日開通運營以來,實現了安全有序可控、效益連年攀升、隊伍思想穩定。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為中歐(鄭州———漢堡)、中亞國際集裝箱班列的重要物流樞紐,如何加強新常態下鐵路合資企業安全文化,落實好“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部署,把班列的品牌叫響,是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首要任務。
一、面臨的現狀和困難
1.用工形式的多樣化造成了職工歸屬感不強。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占地面積1130畝,初期作業能力達36萬TEU(標準箱),而職工只有101人,且來自鐵路和社會,其中借調占8.9%,勞務輸入占63.4%,社會聘用占27.7%。用工形式的多樣化和合資企業的精干高效以及鐵路運輸的“高大半”特點,致使在職工的管理和身份上存在著重疊交叉和不同,造成職工歸屬感不強,不能與企業同命運、共呼吸。
2.教育培訓的梯次化形成了職工業務技能水平高低不一。傳統鐵路的教育培訓從班組、車間、站段到鐵路局,設置有培訓機構和專職培訓人員,并且根據行業和工種以及不同時期的內容,進行分期分批,專門系統培訓教育學習。同時,輔之于開展練功比武、崗位練兵等形式多樣的業務技能競賽活動,以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素質。而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沒有設置培訓機構和專職培訓人員。來自鐵路上的職工培訓相對系統,職業技能水平較高。而來自社會聘用的職工培訓不夠系統,職業技能較弱。這種單一化、梯次化的培訓教育學習,形成了職工業務技能水平高低不一。
3.管理方式的差異化帶來了場站安全管理問題。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人員結構、生產組織、調度指揮、作業方式、信息操作與傳統車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有的傳統車站的“大而全”管理模式也越來越不適應中心站的集約化、精細化發展。上線運輸安全、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等風險源成了中心站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防控的重中之重。
二、加強新常態下鐵路合資企業安全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1.要著力構建安全理念文化體系。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靈魂。要凝練企業精神、建設文化長廊、整合文化資源,著力構建安全理念文化體系,填補中心站企業文化空白,使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凝練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的靈魂,體現著安全文化的深刻內涵。因此,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要圍繞集裝箱改革發展和責任擔當,征集、凝練企業精神,制作企業標識,宣傳企業優勢,打造物流基地,在中歐(鄭州-漢堡)、中亞集裝箱班列運輸中展示作為。二是建設文化長廊。要在辦公樓、活動室、營業廳等關鍵處所建立文化長廊或者文化墻,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充分展示中心站的發展沿革、取得的成就以及職工在安全運輸、生產經營、文體活動中的精彩畫面。三是整合文化資源。要將集裝箱辦公系統、會議專題片播放、觸摸屏演示、LED宣傳、企業微信公眾平臺和短信平臺等安全文化傳播資源,進行統一整合,變“零敲碎打”為“同頻共振”,以擴大集裝箱運輸中的安全文化影響力和輻射面。
2.要努力培育安全行為文化養成。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職工安全行為的養成。要通過征集崗位格言、競曬全家福、評選明星職工活動,注重職工行為的引導、養成和規范,形成中心站人人心系安全、個個共保安全的局面。一是征集崗位格言。格言是簡潔而精辟的具有勸戒和教育意義的話。因此,要通過征集崗位格言、揭掛安全警示、觀看事故案例等活動,讓職工對安全、經營、路風等工作做出鄭重承諾,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從而立足本職,標準化作業。二是競曬全家合影。安全是鐵路的飯碗工程,關系你我他。要通過評選賢內助、競曬全家福、展示笑臉照等方式,引導職工牢記親人囑托,上安全崗,干安全活,做安全人,工作“蠻拼”,家屬“點贊”。三是評選明星職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通過開展“樹標兵、立典型”活動,定期評選安全功臣、創效能手、技術標兵、節支大拿、服務明星等活動,讓優秀職工和先進典型上光榮榜,并給予物質獎勵、提拔使用、休息療養等方面的激勵,使這些先進典型有名、有利、有發展。
3.要助力提升安全管理文化水平。安全文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必須要靠強有力的制度和辦法,確保其穩定、持續、深入推進。因此,要通過加強輿論推動,強化安全管理基礎,加大監督檢查,切實提升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水平,努力打造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知名物流企業。一是強化安全意識。要把“三點共識”“三個重中之重”牢記于心,通過日點名、周分析、月例會、安委會等途徑,天天講、周周說,月月談,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大如天”理念,頭腦清醒,心態歸零,時時刻刻明白安全沒有休止符、風險管理永遠在路上。二是筑牢安全防線。集裝箱中心站不同于鐵路傳統貨場。要圍繞現場作業控制、設備設施整治、信息技術暢通、消防人身安全等重點,整章建制,完善管理體系。首先,要結合中心站的崗位工作性質、工種操作流程,出臺中心站管長遠、管發展的貨裝管理細則;其次,要借鑒鐵路局集裝箱貨場的管理制度,修訂完善績效考核、客戶評級和應急預案等制度、辦法;最后,要借助信息網絡和集裝箱港口、碼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研判中心站的風險源,卡控關鍵,筑牢防線,確保安全。三是推廣安全經驗。安全管理規范化、現場作業標準化、檢查整治常態化是中心站安全文化建設的切入點和落腳點。要不定期總結安全生產、增運創效、路風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做法和經驗,不斷提升加強風險防控、強化制度落實方面的能力,持久有效地維護集裝箱安全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
4.要傾力加大安全情感文化建設。企業對職工的真情關愛,影響和決定著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因此,要把關心職工生活、維護職工利益、解決職工實際問題作為主要內容,想方設法把實事辦好,千方百計把好事辦實,凝聚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發展的強大合力。一是改善作業條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場站,人少工作強度大。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氣改善職工的生產作業環境。如在集裝箱裝卸作業線通道鋪設蓋板或實填道砟,方便職工檢查工作;開發集裝箱開箱檢查和拍照系統,方便職工提高工作效率;配備電瓶車或電動車,方便職工進出車站以車代步;制作測偏檢查尺等工具,確保職工無需攀爬車輛工作。二是優化生活環境。中心站是我家,安全我包它。要優化生活環境,創造生活條件,真心關愛職工。如中心站離市區較遠,要開行交通車;要開辦小食堂,讓職工吃上可口的飯菜;要建設小浴室,職工在工作完成后能洗上熱水澡;要配備運動器材,職工在工作之余可以打球、健身;要開放活動室,通過閱讀書籍和看電視,汲取知識營養;要開展文體活動,不定期或利用節假日開展包餃子、新春聯歡及文體類活動比賽,凝心聚力,打造堅強團隊。三是呵護人文關懷。要確保職工收入隨著中心站經濟效益的提高穩步增長,堅持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堅持每年為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堅持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力爭與鐵路局、地方政府對接,搞好職工福利分房或子女入學,對困難職工和有婚喪嫁娶職工走訪慰問,堅持為職工生日送蛋糕。總之,要通過嚴格管理和人文關懷,把“家”建好,讓職工切實對中心站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作者:史鋒華 單位: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