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有企業改制中問題的對策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完善企業改制,加強規范市場中介,進行引導和監督。
加強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管理和約束,經成為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保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公平、公正。要加快理順評估機構的管理體制,加強對評估機構和人員的監管,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遵循準則,規范服務,堅持公平性、客觀性、獨立性的原則;要通過立法和執法,建立健全評估機構及人員資格認證的準入制度和退出機制,加以引導和規范;防止國有資產在中介機構縮水,對所監管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行監督,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推進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
(二)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改制后產權制度
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一步跨越到股權多元化的公司制企業,尤其是內部職工總體控股、平均持股的股東結構,不利于改制企業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決策。容易造成決策失誤或無人負責現象以及對經營者授權不足,難以形成有力的經營指揮系統。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于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
(三)在市場競爭中完善企業改制治理結構
國企法人治理結構僅僅是從形式上建立了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在內的治理結構。治理結構從狹義上講包括有關公司董事會的功能、結構、董事長或經理權利及監督方面制度安排,同時概括了公司的各項收益分配激勵制度、經理聘選與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公司管理結構、企業戰略發展決策管理系統、企業文化和一切與企業高層管理有關的其它制度。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都會由于治理機制的不同而存在經營績效的差異,完善治理結構不僅要借鑒西方公司治理結構模式,更要結合中國國有企業生產資料公有制特性,構建適合中國企業特點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發揮各自的作用。
二、結束語
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在改制過程中不斷發現和解決新問題,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作用,避免改革過程中的國有資產流失。
作者:孔慶燕單位: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三號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