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微企業改制剝離資產管理審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資料查細、查全。
企業改制從根本上講是產權變更的過程,是經濟行為,更是嚴肅的法律行為。各方參與者,包括政府改制領導部門、財政、國資、企業主管部門、企業自身及中介機構等均承擔各自的法律責任,而直接體現和落實這些責任的載體就是改制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檔資料。主要是企業改制批準文件、企業改制方案、企業改制有關會議紀要、資產評估報告和核準意見、資產(產權)或股權轉讓協議、企業職代會通過的決議、剝離資產移交文件、剝離資產租賃協議等。通過收集和查閱這些文件主要查清剝離資產的具體內容、評估價值、剝離后處置意見、移交去向、出租使用情況等。這其中要特別注意各種會議紀要的查閱,改制過程中許多特別事項的處置會通過會議紀要的形式反映,而不是正式的批復。
二、人員問深、問透。
從實際情況看,地方國有企業改制剝離資產一般仍由改制后的企業使用,特別是一些不動產,如土地、房屋等,原則上企業應繳納使用費。由于部分企業改制時間較長,人員和單位變動較大,實施剝離資產后續審計詢問相關人員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詢問企業主管部門當年參與改制的人士,問清改制來龍去脈,看剝離資產是否按規定納入部門管理,是否與企業按規定簽訂了使用協議,租金繳納情況等;其次是詢問企業相關人士,問清企業改制前后生產經營變動情況,剝離資產目前使用現狀,租金上繳情況等,兩方情況應互相對照,并與賬面數據核對;再次是詢問國資、財政和國土等部門。由于部分剝離資產后續不再由主管部門管理,而是轉交其他部門管理,如土地由國土部門收儲,房屋由國資部門收回等,因而關于這些情況就需要向這些部門詢問。
三、現場看準、看清。
剝離的土地、房屋、設備等都是實物形態的資產,對其后續管理、處置情況的認定,現場審計是必要的環節。審計人員要看準資產,看清狀態。看準資產就是要確認賬面剝離的資產與實際資產是一致的。個別改制企業存在擅自處置剝離資產,然后用其他類似資產“忽悠”檢查人員的現象。看清狀態就是要確認剝離資產目前的使用現狀,是處于無人管理、有效管理、轉手再出租、已拆除還是其他情況。審計中發現,個別企業低價租用剝離的土地,實際轉手高價再出租給其他單位,從中賺取高價差的土地租金;或者部分剝離土地已拆遷,拆遷補償款被改制企業拿走,未上繳主管或國資部門。
四、跟進要快、要實。
剝離資產后續管理、處置中的種種不規范之處為審計案件線索的發現、查處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因此,審計人員遇到此類項目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查案意識。審計時,要時刻留意管理中的不正常現象,如土地、房屋剝離后未經評估出售或低價出售,剝離資產長期被無償或低價占用,拆遷補償被長期占用未追回等。發現這些情況后,要快速跟進追查有關企業和主管部門,取得扎實證據,落實違規事實,必要時通報紀檢、監察部門,移送線索,以有效查清事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
作者:徐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