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電力改革對電力企業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分析表明,四川省傳統的電力公司管理體制成為當地電力工業發展的瓶頸。研究四川省電力改革對當地電力企業的影響,以及促進當地電力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電力改革;電力企業;四川
1引言
我國的電力改革自2002年起開始實施,國務院頒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標志著我國電力改革正式開始進行。之后,國家通過一系列改革方案分區域、分階段對我國各地的電力公司進行體制改革,改革的目的使電力公司擺脫以往的政府控制的體系,強化市場在電力交易中的作用,使電力公司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型企業[1-3]。
2存在的弊端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電力行業一直都是“國家壟斷”的行業,是由國家投資和管理的計劃經濟模式。四川省電力公司是集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于一身的集中式企業,這種經營模式在資源短缺的計劃經濟時期起到了節約資源的作用,但目前的電力市場是買方市場,這種管理和運營方式已經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對于當地電力工業的發展也起到了阻礙作用。
(1)政企不分。在傳統體制下,電力公司既是企業,也像是政府的一個下屬部門,但企業是以營利為動力的,政府卻并不如此,因此這種雙重管理模式使得電力公司的很多運營策略有沖突,對于電力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電力公司既要按政府的命令“保持社會運行穩定”,又要依照企業的需求去追逐利潤,政府對電力公司的定位不合理使得電力公司的運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很多企業大量拖欠電費,而電力公司不僅無法對其進行追繳,也無法對其進行斷電處理,而這些企業在倒閉之后,其所欠的電費就成了無法償還的死帳,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電力公司嚴重虧損,對電力公司的運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2)市場意識不強。在傳統體制下,電力行業是真正壟斷的行業,對于資金沒有明確的計劃,盲目投資、胡亂擔保的現象非常常見,對于成本控制也沒有良好的手段,使得電力公司在運營過程中浪費了大量不必要的資金。除了對資金管控不力外,四川電力公司還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服務意識過剩,四川電力公司作為四川省內的文明企業,在過去受政府命令的影響下形成了服務意識過剩的弊端。在接到報修電話后經常對不歸屬自己管轄的電力設備進行維修,在服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沒有考慮到市場經濟中“一分錢一分貨”的規律,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
(3)電力需求增長幅度大。在1998年之前,四川省一直都處于電力緊缺狀態,而二灘電廠的投運使得四川的電力出現了富裕的狀態,結果是二灘電廠建成后就一直虧損,使得四川的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而在2005年之后,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四川省的電力需求又出現了大幅度上升,但長期停滯的電力工程根本無法滿足當地的用電需求,于是四川省又陷入了電力虧損的局面,這種電力需求大幅波動的狀態對當地居民的用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3四川電力改革的必要性
(1)市場經濟的需求。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只有通過競爭才能淘汰掉落后產業,使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而傳統的電力公司管理體制則直接屏蔽了來自市場的競爭,使得電力市場的資源配置不合理,此外長期的壟斷式發展也滋生了大量貪污腐敗現象。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提升這種傳統的管理體制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的發展,因此國家對于很多傳統體制下的壟斷企業展開了改革,對于電力產業,國家通過廠網分開、政企分開等形式進行改革,對于四川省電力公司而言,在市場化的時代,只有適應市場規律,才能在改革浪潮中穩住自身并發展壯大。
(2)響應西部大開發戰略。四川盆地位于我國東西部交接之處,對于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四川電力公司只有積極進行改革,才能保證自身的發展壯大,進而保證全省的供電需求,實現相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目標。
(3)進一步對外開放。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式發展,大量的外資企業進入我國,這些外資企業的進入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原有的經濟形式,對于我國的壟斷行業造成的巨大的影響,對于四川電力公司來說,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就必須積極對自身進行改革,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依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規范自身經營。
4改革對運營模式的影響
(1)產業結構調整。我國傳統的電力結構中,火電占據了絕大部分,但在新的時代,火電的缺陷逐步暴露出來,因此電力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使我國的電力產業結構多樣化,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對于水力資源豐富的四川省來說,積極發展水電工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水電的大量應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緩解溫室效應,可以實現我國“清潔電能”的改革方針。此外,我國的電力改革指導方案中還提到了對智能電網的構建,智能電網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與用戶的互動,從而滿足廣大用戶在供電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四川電力公司在進行電力改革時,還應當注意智能電網的搭建,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不僅僅是降低碳排放和保護環境,也是為了進一步滿足廣大居民對于用電的個性化需求。
(2)實施市場戰略。傳統管理體系中,電力公司的運營更多受到政府的命令,因此電力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電力公司的去行政化,將電力公司的運營方式改為以市場為基準。因此四川省電力公司在改革時可以根據自身經營規模和發展狀態制定市場化改革方案,從而提升自身的經營水準,保證公司的市場化戰略的實施。
(3)企業管理水平。在傳統的行政命令干預的管理模式下,電力公司的管理水平一直都處于非常低下的狀態,低下的管理水平對于公司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四川電力公司在進行改革時,應當學習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技術,并將其應用到自身,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分級化開放式的電力市場運營模式是國家電力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在實行電力改革之后,電力企業的盈利來源相比于原來顯得更加多元化,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也要注意調整自身的經營結構,按照營利重點分配資源,從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電力改革拆分了電網和供電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供電公司在電力市場中逐漸占據了主體地位,而電網的交易特性則日漸式微,可以推測電網這一電力行業組織結構會在不久的將來退出電力交易,這對于廣大電力公司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沖擊。以四川電力公司為例,隨著電力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未來還可能會出現市場定價、輸配分離、配售分離等情況,這些經營方式可以提升電力公司的市場化效率,但中間的變革過程卻充滿風險和挑戰。因此,四川電力公司必須將盈利模式從成本控制轉化為市場經濟,此外,在電力改革的大背景下,電力公司不僅僅要負責發電和輸電,將來還可能要在如何售電上下功夫,在競爭激烈的電力市場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傳統的火電發電朝著節能減排的技術方向發展。在新型能源發電技術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取得利潤就是電力公司首要考慮的問題。對于四川電力公司來說,利用都江堰的水力資源優勢固然是非常好的可行方案,但是是否應當開發新的發電技術,從而保證自身營利渠道的多樣化也是一個有待思考的問題。
5結語
我國的電力改革是一項巨大的、長期持續的工程,這項改革對于電力公司勢必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于四川電力公司來說,在企業運營方面,要把握改革帶來的機會,及時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實現發電渠道的多元化和智能電網的構建,滿足節能減排和廣大用戶的個性化用電需求。四川電力公司在營利過程中,要密切注視電力改革的動向,注意調整企業資源分配,實現營利的最大化,應當結合本土資源優勢,開發出適合本地使用的新能源發電技術,從而實現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世憲.電力改革開放40年成就輝煌[J].中國能源,2018,40(11):4-9+16.
[2]金麗華,陳圣波,張旭晴,汪自軍.電力輸配電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9,35(05):257-258+274.
[3]王為民.電力改革:從“計劃”到“市場”[J].國家電網,2018(12):50-51.
作者:袁鵬 單位:國家能源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