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隨著近幾年我國物流業的較快發展,政府對物流企業的大力扶持、社會對物流管理的重視,物流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為此,不但各地高校為滿足社會需求紛紛設置了物流管理專業,為企業提供有力的物流人才支撐。同時在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等專業都在開設物流管理課程。
物流管理是一門以管理學,生產運營管理學為理論基礎,以數理統計學方法、運籌學方法、計算機信息處理等為手段的課程。它以提高物流系統的運行效率,幫助企業按最低的總成本創造客戶價值為目的,對物流系統進行設計、計劃、組織和控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僅是靠教師的課堂理論教學,遠遠不能滿足課程的教學要求。而目前的物流教育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教育理念:注重課本純理論知識的講解與灌輸,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呈現出紙上談兵的物流教育狀況。要提高物流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重視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應充分利用當地各種的教學資源,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本文即筆者根據多年從事物流管理課程教學的經驗,總結和探討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
2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模擬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的教學方法。其主要方式是通過討論對案例進行分析、求解、總結。它是一種能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
受政策環境、技術環境與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物流管理的方法、規則和技術在實際工作當中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教材由于客觀原因常有脫離現實、過時陳舊的問題,通過案例教學中的即時案例詮釋,這些不足都可以得到補充糾正,盡可能的消除課堂與現實的脫節。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物流管理教材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問題是:大部分案例都比較呆板,平鋪直敘,學生當作看報紙一般一瞟而過,很少認真思考。因此在進行案例教學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
2.1.1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理應首先明確教學的目的,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的選擇既要與教學目的相吻合,又要符合教學對象的情況,選擇要難易得當、簡繁相宜。一方面案例不能太簡單、明了,而應具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含量,使學生既有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又感到余味無窮。另一方面案例又不能太復雜,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理解不得要領。任何超越學生知識范圍和隨意性地選擇的案例,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應有的啟發,而且背離了教學的目標,從而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
2.1.2案例的表達形式要盡量豐富和生動。要能夠吸引學生并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果文字案例能夠輔以相關的影像資料或圖片等,將物流作業現場、物流設備設施、業務流程等展示給學生,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2.1.3案例應當盡可能采用真實資料,比如企業都是真的,資料盡可能反應實際企業的真正狀況,方便學生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時效性,能和當前的社會經濟現象聯系在一起,便于學生結合所學進行思考和分析。
2.2模擬實驗法
模擬(仿真)實驗室就是為學生創造條件,使其能在一個模擬現實的工作環境中,練習他們所學習的專業理論和技能,并且從多角度和多方面去理解和熟悉所完成的工作流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和條件。實踐證明,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豐富了過去那種單一死板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更多、更有益的實務體驗,也使學生們對于參與這樣的模擬實驗抱有極大的興趣和主動性,他們會主動地去理解和體驗在課堂上學到的各種理論、操作技巧,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判斷、做出決策。這種真實的挑戰是其他傳統教學方式所無法給予的。
物流管理課程的教學,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條件的話,應建立物流實驗室,吸收物流發展的最新成果,增加物流工藝性和物流技術操作的實驗。模擬物流企業的物流網絡和信息平臺,組織學生實習電子訂貨管理系統、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財務結算系統和叉車、旋轉貨架、吊裝設備、自動化分揀設備等的操作。通過模擬實驗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突出的作用。
2.3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是指學生實地從事一項調查研究或管理實踐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物流管理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它是培養學生認識和觀察社會、訓練應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學環節,有助于其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里的社會調查,不是作為一門實踐課,而是作為物流管理課程教學的一個環節,因此在時間和規模上都必須合理控制。比如,學生就物流的某一環節如何運作首先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在一個下午的時間內,通過學校附近的一個大中型超市的配合,對該企業物流的現狀進行調查,包括:采購物流、供應鏈管理、倉儲實務、運輸實務、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設備管理等,組織學生對調查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案,撰寫調查報告。一方面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另一方面通過調查,也鍛煉了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2.4校外實習法
校外實習是指把學生安排到校外實習單位進行參觀實習或頂崗實習,這種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學生們不僅可以就此對實習單位的業務流程、管理方式、企業文化等做比較具體的了解和掌握,還可以通過實結相互取長補短、發現不足,進一步明確自身發展的努力方向。
目前,受資金限制不少高校都缺乏實驗室教學條件,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資源非常有限。因此選擇一些技術水平高,管理規范的物流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對物流企業幾個典型的作業流程進行參觀,以增強感性認識,或組織學生到實際的物流工作崗位實習,使學生有機會驗證所學知識,這也是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
學校和教師要充分挖掘各種社會資源,努力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契機。比如可以安排他們參觀學習一些當地物流企業,事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的方案設計,通過這些活動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了切實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師首先應該制定嚴格規范的實踐教學活動的規章制度,明確每次實習活動的目的和要求,合理設計實習方式,提出可操作的考核標準,這樣才能約束學生珍惜每次來之不易的實踐機會,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教師自己也要有參與企業物流運作現場管理的經歷,積累實踐知識,才能更有利于改善教學效果。
3結論
實踐教學是高校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物流管理這門課程的特點對其實踐教學有更高的要求。在物流管理的實踐教學中,除了可以應用本文中的案例教學法、模擬實驗法、社會調查法和校外實習法以外,學生還可以借助網絡,報紙、雜志等多種途徑了解各大企業成功的物流管理經驗,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加強與物流企業的聯系,重視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