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才培養目標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前很多院校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其教學過程的各環節存在諸多的問題,管理會計的教學已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管理的現實需要。為此,高校管理會計的教學應做相應的改革。基于管理會計的“業財聯合”的特點,改革的方向應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準,強化實踐教學,并逐步形成管理會計課程體系。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管理會計;教學改革
管理會計的發展起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論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泰羅(F.W.Taylor)發表的名著《科學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我國直到70年代末才開始引進西方管理會計。一直以來,我國當前的管理會計理論和實際應用水平都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然而,過去的2014年對于我國的管理會計而言,可謂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堪稱中國管理會計的“元年”。2014年初,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其發表的書面講話中也進行了這樣類比:“如果說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在于推動經濟轉型,那么,打造中國會計工作‘升級版’的重點就在于大力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財政部2014.10.27根據《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管理會計工作必須不斷推進并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高等院校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的建設。在高校中,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方式就是開設管理會計課程。然而,目前很多院校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其教學過程的各環節存在諸多的問題,管理會計的教學已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管理的現實需要。為此,高校管理會計的教學應做相應的改革。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管理會計課程教學的要求
要改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提升我國的經濟結構,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也必須在生產和管理等方面做出重大調整,這就迫切需要既掌握扎實會計理論知識又具有能結合現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管理會計人才。由此就要求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管理會計教學一定要服務社會需要,緊密聯系理論和實踐,尤其是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二、目前我國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偏離現實,理論和實踐失衡由于管理會計在我國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這使得即便是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高校也未將這一目標貫徹在管理會計的教學中。目前我國高校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于使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分析方法。由此,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也基本上只是講授一些基本的理論,并沒有涉及到實踐運用,更不必說安排管理會計的配套實踐課程了。
(二)地位明顯偏低,沒有形成課程體系由于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相較于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等會計主干課程相比,管理會計的地位明顯偏低。首先,幾乎所有高校的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類課程都形成了一個從初級到中級高級以及實驗的完整課程體系,而大多數高校一般都只開設一門管理會計課程,或者是和成本會計合并開設一門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實際上管理會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而涉及相關領域的課程設置明顯不足。其次,課時明顯偏少。由于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而一般管理會計只開設32~48課時。由于課時有限,教師也只能講授一些基本理論。最后,管理會計一般開設在第6或第7學期,此時學生多半忙于考研或是出國;加上課程講授的又是基本理論知識,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與其他學科邊界不清,內容交叉現象嚴重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這三門課程都高校財會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但由于管理會計是一門年輕的學科,還缺乏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縱覽這三門課程的教材,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和成本會計的內容存在一定交叉重復和邊界不清的問題。其中,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存在長期投資決策、存貨管理等內容的交叉重復;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存在標準成本、作業成本、變動成本等內容重疊。
(四)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由于前述種種原因,目前管理會計的教學方法并不像“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等其他專業課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而是采用單一的課堂理論教學方式,學生利用習題鞏固消化課堂理論知識。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案例教學也幾乎沒有,更不用說采用實驗或是實踐的方式教學了。
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措施
(一)修訂培養方案、調整教學目標、形成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前述目前我國高校管理會計課程的種種教學現狀,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沒能足夠重視管理會計。根據財政部頒布的“指導意見”,為了滿足現代社會對新型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相關專業非常有必要適時修訂培養方案,將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調整為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和基本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開拓性思維,鍛煉其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在培養方案中要設計出科學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改變當前只是孤立的一門管理會計課程的局面。這就要強化管理會計的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儲備基礎,增設如決策科學、行為學、信息技術等相關課程,使學生既懂管理會計理論,又懂管理、決策、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最大限度地完善會計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二)設計并強化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管理會計教學一定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可以仿照財務會計等課程,設計出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以校內實踐環節為基礎,以校外實踐環節為補充,以校內外科研環節為高度,形成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體系。校內實踐環節通常由課堂實踐教學、實訓環節(如一些管理會計軟件)和實驗環節(如沙盤實驗等)組成,一般結合其課程理論教學進行,可安排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或課程結束后。校外實踐環節則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地和一些企業簽訂實習基地合作關系來實現。
(三)創新管理會計的課堂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是推進管理會計理論在實踐中運用的有效途徑。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案例主要有三種:一是教學引導性案例,二是效果證明性案例,三是方法應用性案例。此外,管理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多采用問題回答以及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厘清與相關學科的邊界,整合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厘清管理會計的研究范疇,尤其是與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邊界。成本會計作為管理會計的基礎課程,其側重點在于企業的成本最小化,以成本核算,成本報表編制及成本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課程的側重點在于生產經營活動,其目標是為經營管理決策提供相關信息。因此,管理會計課程應以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為基礎,以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評價為主線,構建其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而財務管理課程的側重點是資金的運動,需要以資金的籌集,使用,分配為主線構建其內容。整合的結果是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三門課程體系既完整又互不交叉,不僅可以節約教學資源,也使各學科的邊界更加清晰,研究重點更為突出。
參考文獻
[1]張妍.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管理會計教學探索[J].財會通訊,2012(10):38-40
[2]劉輝.管理會計課程實踐化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1):215-216
[3]申艷艷.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2):86-88
[4]范曉娥.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當代經濟.2015(8):110-111
作者:祝映蘭 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