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行業人才需求調研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在佛山三水區紅牛企業進行了實證研究,對管理層和員工層分別調查,得出食品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現狀,以及在職員工的人力資源情況,最后分別從企業、高校、企業員工三個角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食品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為全社會所關注。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與此相反,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則逐年下降。畢業即失業,每年會有很多畢業生待業或無業,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公認的社會難題。本文調研走訪了紅牛企業,針對食品企業對食品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在職人員工作情況等問題進行了雙向的相關調查,研究食品專業畢業生入職要求及在職情況等多個方面的問題,為食品專業學生的就業、高校專業建設以及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提供參考依據。本次調研共發放了17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75份,有效率為100%。調研對象主體為基層職位的員工,占了86%,其余14%為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學歷涵蓋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一人才需求調研結果
(一)管理階層的基本情況
1、對于食品專業學生的招聘接收情況
調研了解到紅牛企業近幾年均有招收食品專業畢業生,新員工任職階層均為基層,需要的人才類型以食品加工、質量管理、食品檢驗、品控人員為主,占了總體的88%,對于員工來說職位與專業還是較為對口的,高達89%。
2、未來對食品專業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情況
紅牛企業未來會加大食品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但并非無條件地加大引進力度,40%的被調查表示會因需而定。同樣,紅牛企業對我院食品專業畢業生的接受情況與專業人才的引進情況大體一致。新入職的員工多數會被安排到一線操作,高達78%,但未安排到高層管理方面。
3、企業對食品專業畢業生評價
企業方面認為食品專業畢業生專業水平高,高達54%,但也有少數的管理階層人士認為專業知識不適用,職位定位模糊,占9%。其余27%被調查對象則認為培訓周期短,能較快適應職位。在職員的各項能力中,管理人員比較看重的是團隊能力,高于專業知識的比重,占21%。其余應屆畢業生經驗不足的占了80%,且20%的員工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二)在職員工的基本情況
1、在職員工的學歷專業情況
在職人員學歷普遍為中專,占63%.研究生以上學歷占少數,僅有4%。其余為本科及大專,各占11%、22%。多數員工認為工作與專業并不對口,占78%,63%的員工認為專業技能不適用。
2、在職員工在崗位上的專業發展
有接受公司培養的員工占了多數,高達69%。多數員工有與管理階層溝通意向,多達84%。但仍有不少員工表示沒有培養員工的舉措,不愿與領導溝通,分別占了31%、16%。
3、在職員工的未來發展職業愿景
絕大多數員工的職業目標是酬薪、其次才是企業前景,晉升機會和工作挑戰性所占比重并不大。但對于公司發展目標方面,64%的員工對公司發展目標方向明確,也有不少27%的員工感到目標模糊,極少數的7%的員工認為無所謂、不現實。
4、在職員工的自我滿足感來源及提高工作積極性的途徑員工對公司的滿足感主要來源于酬薪及自我實,分別占37%、25%。工作環境及福利相差不大,分別為15%、14%,剩余9%來源于情感歸屬。提高員工積極性最重要因素是提高收入,占72%。福利改善、領導認可、職位晉升等因素相差不大,分別為10%、9%、9%。
二食品專業在職員工人力資源情況
(一)就業規劃不合理
綜合調查結果顯示的數據,食品專業畢業生缺乏實踐經驗及吃苦耐勞精神等劣勢明顯,因此入職后主要在一線操作等崗位累積經驗,但大多員工并不滿足此崗位的現狀(酬薪、福利等),過分看重酬薪短期利益,奢求專業與工作對口,忽視職位晉升的等長期發展。
(二)綜合素質不高
調查顯示,企業最為注重團隊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這都是多數大學生所欠缺的。不少大學畢業生在崗位上表現出實現自身價值的強烈愿望,但對職位定位及企業目標模糊、應變能力差、團隊意識薄弱、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擇業時賺臟怕累,以上都是綜合素質不高的體現。
(三)專業水平知識較高調查顯示,食品專業畢業生擁有專業知識水平高、培訓周期短等優勢,這點為企業所贊賞。但是反之,倘若畢業大學生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在企業是引不起關注和進一步栽培的。
三提高畢業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一)食品專業學生而言
1、扎實學好專業知識
教材無用論的流傳在一定程度上錯誤引導了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理論知識太空洞,沒實際價值,由此忽視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大學生競爭力必備的核心因素,是動手實踐的基石,是保證工作順利完成的前提。在專業基礎課學習中,首先做好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建立長期的學習目標及日后的求職方向;其次在專業課程上拓展自身興趣愛好;最后,在自身愛好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素質的拓展,如是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2、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調查顯示,企業注重員工的專業知識及團隊能力,但認為畢業大學生存在缺乏實踐經驗及吃苦耐勞的品質等方面不足。通過實習實踐,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能了解一名職業人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團隊意識、溝通交流能力的綜合素質,然而這大都是一般大學生所欠缺的。因此,筆者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將工作經驗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累積社會實踐經驗,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此在就業過程中獲得更多良機。
3、正確對待工作期望值
大學生競爭有限的就業名額往往會遇到工資待遇不高,福利保障低等情況,另外畢業生往往眼高手低,奢求專業與工作對口,尋求高薪職位卻缺乏職位要求的經驗素質。首先,大學生要明白這些情況的出現是自然。其次,對自身進行一次理性的自我評價。通過反復的定位,做出正確的判斷,規劃、明確長期的發展方向及目標,克服自身不足。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切勿過分看重短期利益(酬薪),應更加注重自身發展如職位晉升的機會。
(二)校方而言
1、不斷優化課程結構
根據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實際及人才需求,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及招生人數:對于社會急需或是具有巨大社會需求潛力的專業,可以適當增加此類專業的招生數量;而對于那些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社會需求逐年降低的專業,可適當的減少招生數量。校方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把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心里素質等綜合素質加入到課程學習中,注重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及正確的就業觀念。
2、積極開展就業指導活動
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后,校方應積極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力度,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注重針對性及實際效用,在就業指導的方法及手段應多樣化,根據學生個體特點進行專門的咨詢及有效指導,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職業能力測評等工作。
3、開辟及疏通就業渠道
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大力加強實踐教學,調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積極性,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踐、累積經驗的平臺。積極探索有利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新模式,加強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指導和檢查,以此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其在實踐中了解和發展自身,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三)企業而言
1、擴寬進修平臺
調查顯示,紅牛企業有培養員工的舉措,但接受調查的16%的員工表示沒有接受此等舉措,因此企業在這一方面還需更進一步拓寬進修平臺,增強企業之間、校企之間的交流合作,創造更多進修機會,每位員工都公平公正地享受深造的機會。同時還應多方面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推動員工全面發展。
2、深度推行企業文化
據調查,員工滿足感主要來源于酬薪及自我實,分別占37%、25%。情感歸屬僅占9%。公司應在日常工作安排中樹立企業文化,舉行各種業余活動,豐富員工情感精神生活,提高員工福利,加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形成對公司的歸屬感及認同感,提高公司凝聚力。
參考文獻
[1]黃衛萍,楊昌鵬,農志榮.食品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探析[J],廣西輕工業,2007.(03):109-111.
[2]顧仁勇.中小型食品企業專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與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04):257.
[3]倪莉,劉志彬,張雯.校企合作培養食品專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輕紡,2015.(03):41-43.
作者:張曉艷,范志釗 單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