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田管輸投運后油井生產管理思路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文章結合奈曼油田管輸投運后的生產實際,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奈曼油田管輸投產后存在的瓶頸問題,通過采油生產技術人員管理創新,實現了集輸系統內油井的平穩、高效生產。
關鍵詞:
奈曼油田;生產管理;集輸系統;油井
奈曼油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境內,為普通稠油油藏,2015年該油田實現管輸生產,生產工藝為:井口來油→井口加熱器→集輸管網→聯合站,集輸系統內油井依托功圖計產裝置計量單井產量,但是,部分油井由于受油稠、油質乳化、溶解氣、管漏等因素影響,計量誤差偏高,同時,若功圖計產裝置出現故障,單井產量無法計量,導致單井管理難度加大,因此如何及時判別集輸系統內油井工況異常是提高奈曼油田日常生產管理水平的關鍵,通過反復探索,采油生產技術人員提出了“奈曼油田生產管理四步法”,較好的解決了奈曼油田集輸系統內油井實際生產難題。
1集輸系統內油井生產管理突破
1.1實時功圖與動液面的有機結合
奈曼油田集輸系統內油井三十分鐘采集功圖一次,技術人員結合實時功圖變化情況判斷油井工況變化,發現異常,及時組織油井碰泵、加藥、熱洗或檢泵,同時,生產過程中密切跟蹤油井動液面變化,如奈1~76~54井,該井管輸投產前日產液量為0.74t/d,管輸投產后,功圖未見異常,但動液面由1320.4m升至1284.5m,沉沒度緩慢上升,因此,技術人員對該井進行憋壓,最高壓力僅能憋到0.16MPa,而系統壓力為0.33MPa,受管柱漏失、地層供液能力差等因素影響該井無法進系統,進而通過實施功圖與動液面的有機結合判斷油井生產異常。
1.2溫度變化識別油井出液情況
井口來油經井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集輸管網,若油井出液正常,加熱器出口溫度為45~65℃,當油井不出液時,井口加熱器進出口管線內流體處于不流動狀態,進出口溫度基本維持在20~29℃,同時,油井光桿由于干磨,光桿溫度大于30℃。
1.3憋壓、電流診斷技術判別油井工況
對于實時示功圖出現故障的油井,3d憋壓一次,根據油井上下沖程壓力變化情況判斷抽油泵工作情況,同時,密切跟蹤油井電流變化,對于上行電流升高,下行電流減小的油井及時采取加藥熱洗等措施,對于上行電流減小,下行電流增加及時落實抽油桿的工作狀況,針對憋壓或電流異常的油井,及時安排功圖、液面測試,提高工況異常井處理效率。
1.4井口回壓判別法
若集輸系統內油井井口回壓歸零,應及時關閉回壓閥門進行憋壓或油管試壓,判斷油井是否為管漏或管斷,如奈1~62~26井,該井日常生產過程中井口回壓為0.34MPa,但巡檢人員在巡檢過程中發現該井井口回壓為0MPa,憋壓不起,油管試壓過程中抽吸嚴重,判斷為管斷,作業過程中,發現該井第六根油管斷。
2結語
(1)通過功圖、動液面、溫度、憋壓、電流、井口回壓等參數的綜合變化能夠較好的解決奈曼油田集輸系統內油井工況異常井的判斷問題,能夠為奈曼油田的高效開發提供保障。(2)實時示功圖提高了奈曼油田問題井處理效率,但是部分油井計產誤差大為奈曼油田的后續開發帶來挑戰。
參考文獻:
[1]鄒艷霞.《采油工藝技術》[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2]張琪,采油工藝原理與設計[M].山東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
[3]羅英俊萬仁溥.采油技術手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4]金海英.《油氣井生產動態分析》.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韓柏東 單位:遼河油田遼興油氣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