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社會實踐認可的調查統計
通過調查200名學生的家長,其中86名學生家長贊同學生在學習之余進行社會實踐,他們認為進行社會實踐可以學習到書本中沒有的社會知識;32名學生家長覺得參加社會實踐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82名學生家長認為大學生參不參加社會實踐都無所謂,學生在大學時間還是要以學習為主,日后走上社會學生很難再有這么好的學習機會。
2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現狀的分析
2.1社會實踐的目的不明確從社會實踐認可的調查統計與社會實踐方式的調查統計中可以看到,雖然學生從理論上知道社會實踐的目的是為了全方位地鍛煉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并沒有以此為目的進行社會實踐。從以上調查的數據中可以看到,部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是被學校或者家庭等環境因素推動,如果沒有各種環境因素,學生就不愿意積級進行社會實踐;部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是被經濟因素推動,只要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到足夠高的工資,他們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有些學生把社會實踐當作可有可無的事情,如果有時間就以賺錢為目的參加社會實踐,如果沒有時間就不愿意額外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模糊自己的社會實踐目的,將不能有效地讓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鍛煉,社會實踐的實效性會因此降低。
2.2社會實踐的專業不突出從社會實踐方式的調查統計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途徑都與自己的專業性無關。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學生如果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將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學生會感受到自己獨特的價值,學生在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中能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系統,畢業時才能夠信心百倍地面向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如果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學到的知識相脫節,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能進一步彌補自己學習知識的缺陷,不能使自己的學業進一步得到發展,未來學生走向社會時會感覺到自己學習的知識根本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感受到挫折。社會實踐專業的不突出使學生的社會實踐實效性降低,它不能真正達到社會實踐的目的。
2.3社會實踐的系統不健全從學生社會實踐渠道的調查統計中可以看到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通常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家庭的力量、朋友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學校的有效引導、沒有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它使學生的社會實踐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學校和社會的力量不能有效參與,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習目的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導、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被有效的解決、實踐的結果不能被有效的保障。社會實踐的系統不健全會降低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同時也使社會實踐的實效性不能得到保證。
3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發展的方向
3.1給予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途徑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要意識到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并給予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途徑。比如學校可以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與企業進行結合,讓學生通過學校在企業中進行社會實踐。如果學校能有效地和企業結合起來,既能使企業得到未來的專業性人才,同時也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也能達到社會實踐的目的。學校如果能給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途徑,將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盲目性。
3.2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標學校要重視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并以建立科學指標的方式對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數量與質量進行管理。比如學校要建立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檔案,依靠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數量和參加社會實踐的成果進行綜合評價。這些評價的成果將和學生的成績掛鉤。建立一套科學的指標可以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參與社會實踐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它與自己的成績與綜合素質有密切的關系。
3.3引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方向學校在引導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時,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社會實踐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擁有一技之長未來在市場競爭中才能有優勢;要磨煉學生的職業精神,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到職業精神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要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理解到無論是現在或是未來,他們都有可能在工作中受到挫折,他們必須勇于接受挫折,才能進一步成長;要磨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只有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才有可能被社會了解。學校引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方向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實效性。
3.4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運作要讓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提高,需要學校、社會、學生共同建立和參與社會實踐機制,在該機制中找到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對策。最終通過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運作,讓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性能得到根本保證,最終使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能滿足三方的共同需求。
4總結
參加社會實踐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從青島農業大學2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到目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實效性很低,大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并不能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高技能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它偏離了社會實踐的目的。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目的性、專業性、系統性是影響社會實踐實效性最重要的三項因素,通過對社會實踐機制進行改革才能使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得到保障。
作者:王雪燕賈光輝單位:青島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