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化土地開墾對策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龍媛羅澤嬌李琳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工業布局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
在上述工業化與城市化同步發展過程中,武漢工業用地結構的調整呈現典型的圈層化特征,城市化發展也呈現圈層化。1993年為止,大面積工業用地基本退至二環外,尤其是靠近中心區的工業用地,場地置換速度更加迅速。至2004年,位于城市中心的工業用地均轉化為第三產業發展區,二環線內剩余的一類工業屈指可數。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工業用地轉化為第三產業發展區也增強了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平衡。但是,原中心城區的工業用地往往會由于之前的企業生產遭到不同程度、不同污染物的污染,如重金屬污染、多環芳烴污染及有機氯污染等。這些工業污染若不經治理會給人們帶來極大危害,轉化為第三產業發展區的工業用地大部分都被用作房地產開發,場地直接暴露于人們日常生活中,若場地不經修復而直接投入生產則會給居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對這些退役工業企業污染土地的確定、修復等,某種程度上減緩了城市化的發展,影響了兩型社會的建設。據鳳凰財經網報道,2006年,武漢就曾經發生過由于赫山農藥廠退役場地農藥化學污染未經治理而出現施工人員中毒現象,導致該退役場地房地產開發被迫中止,影響了城市化進程。
熱線房產網也有過報道,在曾經長江化工廠的退役場地上,未經環評便獲得國土、規劃部門審批就開工建設,待2009年3月環評報告中指出該地塊存在金屬銻污染和局部有機物污染時,長江明珠小區已經建成,雖然采取了補救修復措施可確保居民的健康安全,但即將入住的居民仍然擔心風險存在,對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工業區遷移至二環外必然會對城市周圍的農業產生影響,主要是減少耕地面積,城市蔓延現象發生,新的城市化發展問題產生,如中心城區過于密集,而城市邊緣區的發展過于分散,造成土地大量浪費,城市空間的產業密度與居住密度結構特征表現為明顯的間斷圈層;隨著城市蔓延還會出現地下水資源減少、能源浪費、固廢處理等多種環境問題。
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資源的問題
1城市化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影響
城市化過程是一種經濟發展的過程,它主要表現為非農業用地或農業用地轉為城市建設用地,也使得一部分農村人口轉為城市人口。在這個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對土地資源重新分配,城市化對土地資源產生了重大影響。武漢市城市化進程對土地資源的影響也表現出同樣的特征,大量耕地被占用,導致土壤資源總量縮減。根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規劃至2020年全市形成“5大10中15小”共30個工業區,包括5個大型工業區用地為107km2,10個中型工業區用地為61km2,15個小型工業區用地為40km2,其它工業點用地為52km2,合計工業用地面積260km2,這些工業區的建設必將影響到武漢城市外圍的耕地狀況。
據國土資源部資料分析,2000—2009年間,武漢市耕地資源總體急劇減少,耕地保護形勢十分緊迫,武漢市耕地面積減少情況如表2所示。從表2可見,武漢市耕地面積自2000年到2009年減少了6840hm2,尤其是2003年,武漢城市圈區域發展政策實施后,武漢市耕地面積減少速度達到最高,為4.27%;2003年以后,武漢實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戰略,耕地面積持續下降的狀況漸漸回暖,由2003年到2009年年均增長面積為750hm2。隨著武漢市城市化的進一步推進,大量的耕地將被建設用地和交通用地所占用,未來武漢市人地矛盾將會更加突出,這將嚴重制約著武漢市乃至整個城市圈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2城市化對土地資源的污染
由于土地城市化的需要,武漢市許多工業企業從市內遷至別處以讓出場地實施城市建設,而這些場地往往會由于之前的企業生產遭到不同程度、不同污染物的污染。污染土壤的調查、評價、修復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對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有阻礙作用,尤其是中心城區。經費、修復和再建設這三者對建設優美的城市環境和保護城市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1重金屬污染土地
重金屬污染是工業退役場地中較常見的一種污染,會給人們的生活、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重金屬污染主要來源于冶煉行業、電鍍行業及大型企業中的電鍍工藝。由于生產原料及產品貯存使用不當,排水管泄漏以及工業固廢不合理處置等原因,使得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Hg、Cd、Pb、Cr、Zn、Cu、Co、Ni、Sn、Ba、Sb、As、Be、Li、Se、B、Al等通常被作為環境污染領域中重金屬污染指標。
有關研究成果表明,中國一些工業發達城市重金屬污染土地資源問題較為嚴重,如寧夏武寧市東鎮馬蓮臺電廠周圍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評價指出,電廠周圍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為Cu、Pb、Cr以及Zn,以背景土壤為標準這4種重金屬的單項污染指數值和綜合污染指數都>1,表示已被污染;成都區域環境承受著高污染負荷,成都市區土壤重金屬污染以Hg、Cd和Pb為主,其中Hg污染尤為嚴重,比全區背景值高10倍,從平面分布上看,由城郊向市中心土壤Hg污染越來越嚴重;而從垂直角度看,成都市區淺層土壤中的Hg含量是深層土壤的25倍。武漢市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也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如武漢市某化工廠退役場地銻污染導致城市極為緊缺的土地資源不能得到開發利用,武鋼、鐵塔廠等企業具有潛在重金屬污染威脅,因此加強對其重金屬污染的調查研究、評價與修復工作迫在眉睫,這對有效推進城市化發展至關重要。
2.2多環芳烴類污染土地
多環芳烴是煤、石油、木材、煙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百度百科),石油石化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石油類有機污染物中亦含有多環芳烴。多環芳烴是重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對水、土壤及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在對多環芳烴污染場地及周圍土壤和地下水中PAHs的賦存和分布做的相關研究表明,高環PAHs主要富集在表層和次層土中,不易遷移,而低環PAHs遷移性能相對較大,能遷移到深層土壤中。這也說明,對于被多環芳烴污染的場地,僅僅修復表、中層土壤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深層土壤和地下水進行修復。否則,深層土壤中蘊含的低環PAHs遷移回到表層土壤會對直接暴露于污染場地的人類造成危害。因此,在對曾經用作石油石化生產的工業退役場地,有必要進行多環芳烴的風險評價。因此,對武漢市退役場地,尤其是石油化工產品生產、利用、銷售等場地,要加強調查與跟蹤管理,確保對多環芳烴類污染土地的合理利用。
2.3有機氯農藥類污染土地
有機氯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和產品中間體,在很多工業中得以廣泛使用。同時,由于六六六、DDT等有機氯毒性較強,也一度成為倍受廣大農民青睞的農藥產品。過去,人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藥噴灑造成的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污染問題;現在,退役場地有機氯農藥污染的研究與報道成為新的環境科學研究問題。曾有報道指出,在化工區土壤表層的有機氯濃度要遠遠高于土壤背景值,有些點位甚至超過國家土壤三級標準。在對某農藥企業退役場地土壤中有機氯的垂直分布進行的研究中,發現有機氯污染深度超過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污染常作參比的1m深度,并且深層土壤的污染情況更為嚴重。武漢市曾有上百家農藥廠,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是原武漢市赫山農藥廠,在不清楚土壤污染程度的情況下,工人在樁基作業時發現了土壤污染的事實,被媒體稱為全國最大的“毒地”。經過詳細調查,該土地受到六六六、DDT污染,從發現該土地污染到2010年的修復,已歷時5年多時間;待修復完畢投入開發使用、居民入住,城市化進程被延緩約10年。對于武漢市其它有機農藥退役場地,其污染狀況、開發利用程度、已開發后污染土壤的去向等等,均需納入環境管理、土地管理工作中,為武漢市兩型社會的建設、推進武漢市城市化進程服務。
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的對策
在城市化進程中,會存在上述如土地資源破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問題,正確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現在武漢市城市化進程中亟待處理的事件。
1嚴格執行土地規劃
土地規劃是指在土地利用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目標,對各類用地的結構和布局進行調整或配置的長期計劃;是根據土地開發利用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歷史基礎和現狀特點,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等,對一定地區范圍內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利用和經營管理的一項綜合性的技術經濟措施。土地規劃可有效地保護土地資源,協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協調城鄉用地之間的關系,協調耕地保護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關系。因此,一定要保證土地規劃的嚴肅性,嚴格執行土地規劃。在城市化進程中同時實現兩型社會的建設,就要保證城市化持續、快速向前推進和保護土地資源兩者齊頭并進,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城市化達到集約利用土地的目的。通過對土地利用前的規劃,做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總體規劃協調發展,規范城市化中土地利用來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為了保證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合理利用,需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土地問題問責機制,加速完善土地儲備法律制度。根據制定的法制法規,對于普通土地違法現象予以行政處理,而對構成犯罪的嚴重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強化對耕地的保護;完善征地制度和土地市場體系;完善征地補償制度,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政策;改革土地利用制度,實現成交土地價值最大化。做到規范土地儲備的內涵、性質、范圍以及土地儲備機構的性質和權責利;規范與約束土地收購、拆遷、儲備、出讓的操作方法與管理模式;規范土地儲備資金的運作與管理辦法。
3企業場地環境管理
城市化進程中企業退役場地的環境管理,可有效保證土地的合理利用、快速推薦城市化進程。建議對退役企業場地環境管理分步驟推進,第一步,對擬將退役企業進行檔案編錄,并根據污染可能性進行分別對待;第二步,企業搬遷前進行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查明環境污染情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兩步缺失嚴重;第三步,科學合理拆遷,避免拆遷過程產生污染加劇與擴散問題,這一步非常重要也很關鍵,管理與實施起來也有很多實際問題,就目前發現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多是因魯莽拆遷而導致污染范圍擴大;第四步,企業退役場地啟動調查、風險評估與修復工作,直到地塊土壤環境質量適合商、住開發條件,方可納入土地儲備、土地流轉與開發,加速推進土地功能轉型,順利推進城市化發展。除上述退役企業場地要加強環境管理外,正在服役的企業場地土壤環境質量管理一樣要列入企業管理中,避免重蹈覆轍。
4加強社會監督和公眾參與
加強社會監督、杜絕腐敗產生是城市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媒體在群眾和地方政府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促使行政者依法行政、執政為民。在城市化進程中加強媒體和群眾的監督,不僅可以促進城市化發展和實現土地資源保護,還可以將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矛盾降到最低。
5做好新建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
對于新建工業企業,要切實做好清潔生產工作,從生態、經濟兩大系統的整體優化出發,借助各種相關理論和技術,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采取戰略性、綜合性、預防性措施,將生產技術、生產過程、經營管理及產品等與物流、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并優化其運行方式,以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綜合上述分析,工業化發展與結構調整,通過對環境地質的影響而影響城市化的進程,如土地資源破壞、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復利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化進程。要解決工業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要協調新工業用地和耕地之間的關系,確保區域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適度控制城市蔓延;嚴格執行土地規劃;完善法律法規;加強企業環境管理,管理即將投入第三產業的原工業用地,做好污染土地的修復與開發工作,建立完善的工業退役場地的管理模式與現役企業場地的環境管理;接受監督與公眾參與;切實做好新建企業清潔生產工作,加快中心城區工業用地的城市化進程,發揮城市用地的最大效益,真正做到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