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對貿易的作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現代物流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物流推動論”認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分工的深化,從而促進了經濟的增長[1];物流聯盟的出現通過交易費用的降低,促進了經濟的增長[2]。除定性分析外,許多學者從定量視角對物流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物流業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促進作用的類似結論[3-5]。近年來,浙江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快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隨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發展迅速。1986—2009年間,浙江省進出口總額從12.93億美元達到增長到1877.35億美元,增長了145倍。浙江省進出口貿易能取得如此成績,與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物流業的發展有利于進出口貿易成本的下降,推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戎梅(2011)就單位物流成本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問題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單位貨物貿易額與單位貨物周轉費用成反比,單位物流成本的降低對國際貿易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6]。楊長春(2008)[7]、侯方淼(2008)[8]等利用協整檢驗和Granger因果檢驗得出:我國對外貿易與物流之間存在著反饋性的因果關系,而物流對貿易的促進作用比貿易對物流的促進作用要稍大一些。就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促進程度而言,張寶友(2010)運用彈性分析法,分別從物流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檢驗華東地區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物流需求每變化1%,進出口貿易額相應的變化2.56%;而物流供給每變化1%,進出口貿易額就相應的變化6.08%[9]。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王領(2010)運用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檢驗法,利用上海市1978-2008年貨物運輸量、港口貨物吞吐量與進出口總額相關數據,對上海市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不同的結論:進出口的增加會在長期內促進港口吞吐量和貨物運輸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對上海市進出口增長起到推動作用,運輸量的變化對外貿增長的作用有很大的時滯效應。綜上所述,有關物流業發展能否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存在不一致看法。而且還可以從以下角度進一步思考:如果物流對進出口貿易具有促進作用,那么其影響程度是多少?本文就以上問題進行分析,以浙江省為例,考察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是否具有促進作用,如果有,那么影響程度是多少,影響程度是否隨時間的變化有所差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2方法、變量及數據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對物流與進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相關分析,目的是驗證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是否有促進作用,影響是否顯著。然后,運用彈性理論,通過計算“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即物流發展速度與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之間的變動比率,來測算現代物流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以及其程度隨時間的變動趨勢。
2.2變量及數據來源
衡量進出口貿易的指標,一般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進出口總額。而衡量現代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由于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不同學者選擇的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已有研究大多以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或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為代表。從進出口貿易涉及的物流系統來看,其物流環節包含運輸、倉儲、檢驗、報關、包裝、裝卸搬運,以及信息處理等作業內容,其中,運輸是必須的環節,故本文選擇了貨物周轉量作為衡量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數據來源于《浙江省統計年鑒》(2010),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選取1986—2009年間的數據。
3實證分析
3.1物流產業發展與進出口貿易增長的相關性
在相關性分析之前,首先對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逐年變化情況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變化的總體趨勢,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統計數據。依據表1,繪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變化趨勢圖①,見圖1。由圖1可知,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的變化趨勢大體一致,這初步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即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促進作用。為了說明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顯著影響,下面利用統計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以進出口總額為因變量,設為Y,貨物周轉量為自變量,設為X。根據表1的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相關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線(Quad-rati)擬和模型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與進出口貿易之間的變化趨勢。回歸結果見表2,調整后判定系數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以5%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過檢驗,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是顯著有效的。回歸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促進程度的彈性分析
(1)測算模型
通過相關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分析物流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本文利用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進行定量測算。彈性分析是計算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變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一詞作為衡量浙江省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變化的敏感程度。進出口貿易額設為變量Y,貨物周轉量設為變量X,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影響程度的測算
根據回歸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運用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求得彈性系數E,見表3,1986—2009年間,浙江省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平均彈性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貨物周轉量每提高1%,進出口總額約提高2.9%,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較大程度上推動了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3)不同時段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程度的比較表3顯示,1986—2009年間不同年份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差異較大,從具體數據來看,彈性系數從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為了分析不同時間段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以每5年為一個時間段,計算1986—2009年不同時間段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平均值,結果表明,不同時間段的彈性均值從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彈性均值呈現下降的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有所趨緩。為了分析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隨時間的變動趨勢,以1986年作為時間t=1,對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與時間t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合模型,決定采用三次曲線(CUBIC)模型。擬合曲線如圖2所示,回歸結果見表4,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8915,與1極為接近,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均以1%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檢驗,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顯著有效。擬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計算2010—2014年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指標值,見表5,浙江省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呈下降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應進行產業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以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本文運用相關性分析和彈性分析等工具,就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問題進行實證研究,得到結論如下:第一,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是正向的,物流業有力地推動了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以浙江省為例,1986—2009年間,浙江省物流業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相應增長2.9%。現代物流業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原因有:1)物流業的發展降低了運營成本,推動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在國際貿易中,商品的價格與成本對國際貿易的效益有重要影響。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產品的生產成本下降的空間有限,而物流成本有較大的降低空間。物流業的發展,使得對外貿易中的物流活動運作效率越來越高,降低了物流成本,導致進出口貿易的成本降低,從而刺激進出口貿易的發展。2)現代物流的發展改善了國際貿易的環境,促進國際貿易的便利化。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第三方物流產業不斷壯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則通過貨運等形式,減少了生產企業的物流負擔,使對外貿易中的運輸、報關等物流環節運作效率得到了提高。3)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拓展了消費者的購買空間。由于物流速度的提高,消費者在購買國外商品時,花費在物流運輸上的等待時間大大減少,使得消費者愿意在全球范圍內購買商品,這有利于外貿企業發現新市場,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第二,不同時間段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促進作用有所強弱。以浙江為例,1986-1990年間,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值為6.57,而到2006—2009年,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值下降為1.25,表明不同時間段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差異較大,且從整體上來看,浙江省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值呈下降趨勢,表明浙江省應進行物流產業轉型升級,以更好地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4.2建議
(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物流網絡體系,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保障。近年來,浙江省各級政府對物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強,相繼出臺了《浙江省現代物流發展綱要》,《浙江省國際物流中心布局規劃》、《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規劃》、《關于加快浙江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浙江省現代物流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配套的規劃和政策,蕭山傳化物流基地、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由此說明經過多年的發展,浙江省物流基礎設施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還存在著物流設施布局不合理,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不同運輸方式的銜接不暢等問題,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規劃引導,對現有的物流設施資源進行整合,使港口物流、航空物流、公路物流、城鄉物流得以有效銜接,優化物流設施網絡體系,為擴大對外貿易提供保證。(2)加強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進出口貿易的運作效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本國物流與國際物流之間的銜接,努力使本國的物流標準同國際接軌。因此,在浙江省物流業發展過程中,應加強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物流標準制定和推廣應用,使物流裝備、倉儲、裝卸搬運、運輸、計算機信息處理和網絡信息傳輸等環節都有標準可依。使物流服務標準與國際貿易有關的標準銜接,避免在進出口貿易中由于標準的不一致帶來的麻煩,提高對外貿易的運作效率。(3)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現代通訊設施和技術的使用能提高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傳遞效率,因而能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為此,應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在浙江物流網、浙江電子口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中國聯運物流網等已有平臺基礎上,進一步建設行業、區域、全省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引導企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企業信息管理水平,開發企業內部網絡信息系統,實現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信息資源的傳輸與共享,提高對外貿易中的信息處理和傳輸效率,推動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