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網絡論文:校內公寓無線網平臺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東單位:重慶科技學院
設備清單
2臺華為S2326接入交換機,具有QINQ、VLAN、POE功能,2~4個1000Base-XSFP上行口,24個100/1000BASE-T電口。1臺華為S5328匯聚交換機,具有QINQ、VLAN、POE功能,全1000Base-XSFP光口。15個華為WA633SN500mWAP,支持集中式架構(FITAP),可承接20個用戶同時激活,每個用戶平均達1Mbps,采用LAN方式上行接入。
工作頻段
目前WIFI網絡工作在2.4~2.4835頻段,工作頻率帶寬為83.5MHz,劃分為14個子頻道,每個子頻道帶寬為22MHz。子頻道分配如圖2所示。我國采用兼容北美和歐洲頻段標準的方式,支持前13信道。在同一覆蓋區域多個信道同時工作的情況下,為保證信道之間不相互干擾,要求兩個信道的中心頻率間隔不能低于25MHz。從圖2可以看出,在一個AP覆蓋區內直序擴頻技術最多可以提供3個不重疊的信道同時工作。所以在實際建設中,AP頻段要求配置1、6、11或2、7、12或3、8、13等3種方式,考慮到制式的兼容性,避免信道間的相互干擾,相鄰區域頻點配置時宜選用1、6、11信道。
SSID定義
SSID定義為:ChinaNet,Kejixueyuan。前者標識電信WIFI,后者標識校園網WIFI。1.5Vlan規劃本次工程電信VLAN分為內層VLAN和外層VLAN,內層VLAN分為業務VLAN、管理Ap設備的VLAN,二者采用QINQ方式封裝,科技學院VLAN不采用QINQ方式封裝。VLAN規劃情況見表1。電信VLAN、科技學院VLAN分別在圖1所示的電信BRAS上、匯聚交換機上終結。1.6IP地址規劃針對本次試點工作,重慶科技學院規劃兩個網段(表1),地址分別是172.19.173.1/24,172.19.174.1/24。電信業務、管理IP由電信部門負責,這里不作介紹。
無線網絡檢測
試點區域無線網絡建成后,我們針對無線信號的強弱、ping包的延時、每個AP支持的在線人數進行了檢測。
1檢測無線信號強弱
利用Wirelessmon軟件,測試試點區間無線網絡信號。3號、4號樓信號在一、二層過道、寢室內靠近門側信號強度強,但靠近衛生間側信號較弱。經測試,信號遇水泥墻體從-49dbm減至-69dbm,信號衰減明顯。
2檢測ping包延時
用筆記本電腦接入校園無線網絡,發送100個1000字節的ping包,其延時、抖動值、丟包情況見圖3。與使用有線網絡相比,延時明顯增大,抖動值增大,丟包現象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影響用戶正常上網。
3檢測AP在線人數
按平常的情況,晚上21:00是用戶上網高峰期,測試小組于2012年5月23日,登錄連接3號樓8個AP的接入交換機,查看這8個AP用戶同時在線用戶數,發現在AP1,AP2,AP3,AP4,AP5,AP6,AP7,AP8下用戶數分別是15,13,18,11,21,13,16,3人。除AP8外,每個AP的用戶數都在10個以上,最多者達21人。據資料介紹,當AP的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0個時,AP的性能就會下降;當AP的同時在線人數超過20人時,AP的性能就會急劇下降。如果為了使AP的在線人數減少,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增加AP數量來解決。但由于目前在我國AP工作信道只有3個,分別是1、6、11,如果在同一個覆蓋區域增加太多的AP數量,就會造成信號的同頻干擾。
用戶使用有線、無線網絡的情況調查對比
為了對無線網絡使用情況進行正確評估,我們針對用戶使用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時各發放100份問卷,針對瀏覽網頁、玩游戲、觀看視頻的網速以及是否經常掉線進行調查,調查整理后的數據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有線網絡無論是在網絡速度、還是穩定性方面都優于無線網絡。本次無線網絡原計劃試用時間15d,但由于學生要求停止試用的意見比較強烈,信息化處提前結束試點工作。
結論
學生宿舍區上網用戶眾多,流量大,且相對集中。通過這次測試試點,認為目前在學生宿舍區還不能用無線網絡完全取代有線網絡,校園無線網絡是校園有線網絡的延伸,只能作為有線網絡補充來使用,利用其靈活性和移動性,滿足部分移動用戶上網需求。只有將有線、無線網絡技術相互結合,優勢互補,才能構建出完美的校園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