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績效審計的道路運輸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績效審計模式主要類型的特性比較績效審計模式,是指開展績效審計的可復制標準樣式。該模式由導向性的審計目標、內容和標準等要素構成,體現了戰略性或全局性思維。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的績效審計模式主要有結果導向、程序導向、問題導向、風險導向四種。因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方法等要素存在差異,各種績效審計模式有其特定的適用對象以及優缺點比較如表1。國內學者對我國事業單位采用何種績效審計模式暫無定論,有的認為應采用多種目標、多種內容、多種評價體系、多種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審計模式,也有的認為應將結果導向審計模式作為主導模式。在此情況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需要對影響因素進行重新梳理并深入分析。
(二)影響績效審計模式選擇的因素分析
1.審計功能的重新定位審計的功能定位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具體表現為審計目標。在新形勢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應順應審計功能定位發展的需要,將充分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全力保障行業健康發展作為最終的審計目標。
2.審計內容的深層拓展充分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具體要通過“預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來實現,反映了審計內容從傳統路徑向深層拓展:一方面,仍然需要重視各種違法違規、經濟犯罪等傳統審計內容;另一方面,更加強調從揭露問題向預知風險、改進機制、抵御消極因素的轉變。因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需要在合規性審計的基礎上,將審計重點放在風險的識別與規避,既抓住績效審計的核心內容,又利用有限審計資源取得良好效果。
3.審計標準的日趨多樣。在免疫系統理論體系下,“免疫”范圍涉及眾多方面,如經濟安全、民生安全、社會安全等,因此當前績效審計所參考的“3E”標準已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發展的需要。一些學者提出,在“3E”標準基礎上增加“公平性”“、環境性”、“回應性”等,構成“5E”、“6E”或“多E”標準。因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需要在單純“3E”標準的基礎上,逐步轉向“多E”標準,不斷提高績效審計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綜上所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的主導模式應選擇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為宜。
二、風險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應用探索
在免疫系統理論指導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可以依附如下五種形式應用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之中。
1.預算執行績效審計開展預算執行績效審計,主要目的是向財政資金所有者提供關于部門履行職能職責和支配財政資金的績效信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展該類績效審計,要深層剖析基本經費與項目經費的投入經濟性、管理效率性、工作效果性,揭示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對部門預算執行行為作出績效判斷,提出提高預算執行力的建議,實現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此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就廣受關注的單項經費開展績效審計。例如,通過對公車私用、公費旅游、公款吃喝等現象進行排查,開展“三公”經費專項績效審計,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的力度,全面提高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能力與水平。
2.服務效能績效審計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入、行政服務集中制度的推行,服務效能績效審計已納入公共服務部門績效審計范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基于行業監管需要,通常設有行政服務窗口、違章處理窗口、投訴受理平臺等直接面向群眾的部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展該類績效審計,要系統審查服務環境、服務規范、服務水平、服務效率等風險高發區,有針對性地選用辦事群眾滿意度、舉報投訴案件“受理率、查辦率、回復率”等標準進行評價,進而揭露、抵御、預防人員不盡職、受理不及時、辦結不限時等低效或無效現象。
3.政策執行績效審計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承擔著客運、貨運、維修、駕培等行業管理工作,因此,貫徹執行上級頒布和本級制定的道路運輸業政策措施是其主要職責之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展該類績效審計,要重點關注利益取向、運行機制、執行者素質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徹底查處替換性執行、選擇性執行、象征性執行、附加性執行等政策執行變形現象。例如,開展道路運輸業營改增試點政策執行績效審計,既能直接反映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預防因政策缺陷所導致的執行偏差風險,又能間接衡量執行單位在行業指導、信息傳遞等方面的履職情況,揭露因工作失職所導致的執行低效風險。
4.信息系統績效審計開展信息系統績效審計已成為績效審計的一個新興方向。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展該類績效審計,要全面排查信息系統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規劃與組織、設計與開發、實施與維護、評測與改進等階段存在的風險,重點關注信息系統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存在漏洞,達到提升系統運行效率與效益的目的。例如,對寧波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的信息化指揮中心開展信息系統績效審計,通過對數據整合程度、投訴受理效率、信息傳輸速度等內容進行評價,客觀反映車輛GPS監控服務平臺功能、“96520”指揮中心平臺功能和視頻監控平臺功能的實現程度,進而致力于防范信息系統管理薄弱、數據失真、監管落后等風險。
5.人力資源績效審計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展該類績效審計,要將實際人力資源投入同預計人力資源投入相比較,評價其經濟性,即是否節約;將實際人力資源投入同實際行業管理成效相比較,評價其效率性,即是否恰當;將實際行業管理成效同預計行業管理成效相比較,評價其效果性,即是否值得。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旨在防范人力資源供給不足、成本上升、素質提升和隊伍穩定等風險,努力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最優資源配置。
三、結論
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實施績效審計是事業單位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鑒于審計的功能定位、內容拓展以及標準選取等因素影響,免疫系統理論指導下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較適宜作為現階段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績效審計的首選模式。針對績效審計體系尚未形成、薄弱環節屢見不鮮的現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轉變職能意識,健全制度規范,完善評價體系,提升隊伍素質,以先進的審計理論科學指導審計工作,促進道路運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周瑾單位:寧波市道路運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