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層級管理病房護理質量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應用護士分層級管理優化老年病房護理形式,分析護理管理質量高低。方法選取我院從2018年1月~5月之間的老年病房常規化護理管理50例患者為對照組,另外選擇2019年同期1月~5月之間老年病房患者50例,展開了護士分層級管理護理形式,視為觀察組,兩個組別分別對比護理文書、病房管理、操作技能、護理安全、基礎護理等評分結果,分別以及格、良好、優秀進行分數對照,評判兩種護理模式下的臨床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基礎護理中兩者的分數相差無幾,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老年病房護理中采取護士分層級管理可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士分層級管理;老年病房;護理質量管理;應用展開人性化、個性化、層次化的管理,按照患者的實際訴求,醫院的護理管理流程等,制定護士分層級管理計劃,實施中觀察患者的反饋與臨床的護理效果,統計兩組護理的質量評分,為護士分層級管理創新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8年1月~5月之間的老年病房常規化護理管理50例患者為對照組,男22例,占比44%,女28例,占比56%。年齡基于61~89歲之間,年齡平均數(71.29±7.18)歲。另外選擇2019年同期1月到5月之間老年病房患者50例,展開了護士分層級管理護理形式,視為觀察組,男26例,占比52%,女24例,占比48%。年齡基于66~91歲之間,年齡平均數(72.59±5.48)歲。
1.2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對醫囑進行查對,之后有查對人進行簽名,臨時執行的醫囑應有兩人互相核對執行簽名,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一注意”原則,檢查無菌物品,對手術患者進行手術前后的宣教與感染預防處理等。觀察組進行護士分層級管理,醫護人員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生活自理能力、溝通能力、病情緩急、患者心理狀態等將患者分為四個級別,分別展開不同的護理形式,在患者床頭貼有不同顏色的標識牌,特級、一級護理貼有紅色標識牌、二級護理貼有藍色標識牌、三級護理貼有白色標識牌,結合治療方案制定護士分層級管理護理計劃。針對特級、一級患者準備好搶救物品,嚴密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結合患者的病情展開專科護理,口腔護理、壓瘡護理、呼吸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舒適的體位,此時患者多臥床,實施床旁交接。提供心理引導、康復指導。二級護理每2小時巡視患者情況,觀察患者的狀況對特殊情況予以記錄,評估患者護理的安全管理,此時部分患者可下床簡單活動,應注意護欄圍護,護理中防墜床、燙傷、跌倒、誤吸、導管脫出等。任何針頭、刀剪、玻璃等銳器在操作完畢后必須清點檢查,不能遺留在病房內。三級護理中注意環境護理,物品便于患者就近取用,拖地后樹立防滑標識,注重患者作息合理化,與家屬同時進行健康說明,配合飲食、運動護理要求,并陪同患者避免走失等。
1.3觀察指標
兩個組別分別對比護理文書、病房管理、操作技能、護理安全、基礎護理等評分結果,分別以及格、良好、優秀進行分數對照,評判兩種護理模式下的臨床護理質量。70分及格、80~90良好、90~100優秀。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統計采取軟件系統SPSS21.0展開分析,其中x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以“x±s”表示,當兩組對比分析具被統計學差異時(P<0.05)。
2結果
3討論
老年病房內,常規的護理模式下,依然偶發性出現患者墜床、跌倒、骨折等系列的不安全問題,由于患者的活動遲緩、動作僵硬、思維記憶減退等,老年病房護理中,應借助護士分層級管理的形式,層次化進行護理管理,強化老年病房內的護理服務力度,分別結合不同患者的情況、訴求、需要等,在層次護理中有所側重,同時加強防火、停電、用癢、防盜等安全管理,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注重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期間獲得心理上的希望,做好患者的個人衛生防護,基于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達到對應護理、管理強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海紅.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0):1836-1838.
[2]黃嬌,張維燕,李文強,等.護士分層級管理及大包干責任制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8):56-57.
[3]楊西寧,趙自力,連初秋,等.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提高護理管理質量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2):106.
作者:王偉華 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虎山鎮黃山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