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文化對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筆者從創新能力的來源、大學生應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及分析,并指出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對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將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
1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簡要地說是指擁有一種提出觀點并去實現它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由大腦中已經生成的信息來源,經過重新編碼產生出一種對社會有價值的信息的能力.創新技能的高低取決于創新思維和意識.創新是一種擁有目標方向的行為,且所具備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這種能力的培養要通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人類對綜合能力的反應.縱觀我國幾千年的教育發展史,一些簡單而樸素的“創新能力”很早就被提及.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創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思想;1919年,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創造”引入教育領域.黨和國家都很重視創新問題,同志早在1995年全國科技大會上就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他在講話中66次提到“創新”這個詞.主席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開幕式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
2大學生擁有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創新能力是人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知識面、個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為基礎.因此,創新能力的提高能豐富人的綜合素質.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職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學習將成為個人生存、競爭和發展的第一需要.未來大學生的社會職業將更具挑戰性,墨守成規的知識能力結構很難適應未來職業的需要,因此,學生只有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完善自身能力知識和結構,才能更好地實現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標.
2.1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大學生作為我國的優質人才,其創新能力的提高關系著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公司之間的競爭,都體現在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科研實力方面上,而這些要素都來源于人才的創新能力.因此,擁有創新型人才對于國家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2.2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社會對人才合格發展的需要當前社會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擁有創新能力非常重要.與以往時代不同,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經濟,不僅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型人才,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1].面對全球范圍內更大的競爭壓力,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是培育優秀人才的搖籃,更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怎樣才能使大學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主動涉及新的領域,嘗試新的實踐;怎樣使其成為滿足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3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會促進整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而科技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新時代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高校重要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高校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完成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任務要求.
2.4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需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人才的培養,必須抓住其關鍵時期.挖掘和培養創新思維的最好時期是二三十歲,而大學生正處于這個年齡段,培養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的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良好綜合素質的養成,離不開知識、能力和創新思維方式的綜合發展,高校不但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要使他們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的思維靈敏度,發覺自身內在的創新潛能,促進學生向更全面的方向發展.
3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3.1組建高校創新型學生領導團隊是提高創新能力的保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關鍵在于造就一支創新能力強、肯于奉獻、積極進取的核心團隊.大學生對新事物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勇于探索,創新意識也尤為突出.如果擁有這樣一支隊伍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就會帶動整個校園文化朝著活潑、健康、新穎的方向快速發展.民主化師生關系也顯得很重要,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出疑問,樂于創新,積極組織各種有效的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教師要考慮到這個差異,用多種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教師應該用自身的創新行動去帶動學生創新,身體力行變得很重要.
3.2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校園良好風氣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會推動大學生思想意識的不斷進步,從而影響到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良好政策和學校提供的物質環境,更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健康良好的文化環境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高校要在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文化氛圍方面加大力度.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加以實現:(1)加大校園創新宣傳力度,有效進行引導,積極鼓勵學生敢于推陳出新.可以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方面的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組建團隊選擇課題,并完成立項、結題.通過這樣一種形式,鼓勵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增強實踐能力,打破墨守成規、教條式的思維方式;(2)堅持開展創新系列講座,開拓學生視野,進行成功創新案例經驗交流,增強學生的自信,將敢于創新的觀念根植于學生意識中;(3)活躍校園學術氛圍,開展“品讀經典名著,提升文化品位”的讀書活動.通過讓大學生參加豐富多樣的讀書活動,拓展其知識面,深化其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開展創新系列講座、創新學術探討、創新成功展示;加大校園創新宣傳力度,有效利用學校的各種媒體定期宣傳;經常舉辦校園文化比賽、校園文化節慶典等,活躍學術氛圍,使學生在民主、活躍的氛圍中創新想法.
3.3文體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廣泛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開發學生頭腦,提高他們的記憶力,激發其創新能力.藝術活動和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這些活動的開展,彌補了專業課的單調,為各學科的交叉提供了一個平臺.文化活動使學生提升素養,藝術、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強身健體,提高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藝術修養,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豐富文體活動載體,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尤為重要.高校可以依托“大學生藝術節”、“社團文化節”,開展“服裝模特設計大賽”、“舞蹈大賽”、“街舞大賽”、“校園歌手大賽”、“小品相聲大賽、書法大賽、攝影大賽、航模競賽”等活動,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緩解學習壓力,充分發揮他們內在想象力,這些對創新意識的開發都有較大幫助.因此,校園文化活動要向廣泛、開放、多樣、綜合的方向發展.
3.4有效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要不斷改革和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要注意運用多種方式使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要鼓勵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開創自己的創新品牌,利用團隊的力量,提高創新科技含量,豐富創新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4結論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是一種“產生新穎而有價值產物的能力”,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標志.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是國際社會的需要,是完成科教興國戰略的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大學生應注重主動學習的精神、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在走出校門后成為社會富有創造精神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周艷.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探微[J].法制博,2014(19):258.
[2]汪靖森.中外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比較研究[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12):12-13.
作者:陳曦 單位: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