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創新團隊建設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單元課程與模塊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傳統高等教育與現代信息化教育的相融合的整體趨勢。如何有機利用線上學習模式與線下學習模式,構建以本科生為主體的電子設計競賽為團隊建設目標。通過在線開放式資源實現團隊的建設、管理與服務為一體,通過在線課程學習自主創新團隊的構建,已經形成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遠程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使得知識傳播的供給側與團隊創新創業的需求側形成兩側呼應格局,從而構建具有自主學習和自我優化的創新團隊。此構建過程主要體現為現高等教育中課外創新的團隊的自主性與管理化一體的教學模式與信息變化格局。
關鍵詞:MOOC;SPOC;在線教育模式;團隊構建;開放式在線課程
目前全球的高校課程教學正面臨著一個網絡全球化以及大數據化的歷史性變革。在21世紀的信息化環境中,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實現了由精英化教育模式轉變為了大眾化教育模式。國務院《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那么,傳統高等教育的模式部分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限制我國信息化人才培養的質量。此問題在電子信息工程類相關專業中尤為突出。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已經開始高等教育模式的創新,以滿足日益更新的行業技術變革。目前,以團隊為建設內容和采用新手段的實施方式,是突破我國傳統教育管理體制弊端的有效手段。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團隊的建設已經在教學實踐中促進了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教學水平的提高。然而,如何有效建設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創團隊,成為了國內外高校提高自主學習、深度挖掘的又一重要分支之一。如何利用現有的信息化手段,組建和發展以本科生為主體的團隊,從而實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發展人才戰略的值得進一步深究。本文將著重從三個方面討論在線自主學習模式下本科生團隊構建模式。(1)基于團隊建設目標與MOOC課程體系的構建關系;(2)cMOOC與xMOOC對團隊自主學習與開放式模式構建關系;(3)基于SPOC模式和SOOC模式與團隊構建關系;(4)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資源的團隊構建契機。
一在線遠程教育模式概述
1948年,路易斯維爾大學開了通過無線電廣播為傳播形式的遠程教育。早期的遠程課程主要采用聲音和視頻的磁帶的形式完成的。隨著電視網絡的推廣,網絡視頻作為遠程在線服務,其中麻省理工于2001年提供公開課影響力最大。2007年,卡內基梅隆大學提供的開放學習行動,并可獲得大學學分,使得在線開放式學習進一步推廣。2012年,“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元年”開啟全球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地位,以學習主體的自主學習彌補傳統教學不足。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單一市場需求的變化形式,成為工程問題中重要的突破口。MOOC具有規模大、在線以及開放三大特點。所謂的規模大主要指的是一門MOOC可以實現上萬學生進行學習,例如斯坦福的人工智能課程一次提供1.6萬學生注冊學習[1-4]。所謂,在線指的是通過英特網不分地點時間進行傳播;所謂的開放指的是MOOC課程部分對象等級面向所有注冊對象開放。伴隨著MOOC的推廣(我們通常稱之為經典形式MOOC),xMOOC和cMOOC也出現在線教育的舞臺。前者是一種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xMOOC,后者一種基于關聯主義學習理論的關聯cMOOC[3]。兩種MOOC形式是相輔相存,充分發揮了在不同條件下,滿足客體需求的學習模式。與大規模在線課程相對應的是SPOC----SPOC是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的概念,旨在面向小范圍的學員開展私有在線課程。與之對應有SOOC,即“小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兩者都是在線的小范圍的課程,與大規模MOOC正好相互補充[4]。傳統教育正面臨更在線教育新模式沖擊,也在逐步隨之改進教學模式與教學管理。
二基于團隊建設目標與MOOC課程體系的構建關系
目前,針對本科生專業化團隊的我國高等教育形式多樣性,針對不同的本科團隊性,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構建不同專業方向的團隊,相同興趣與研究方向的學生可以構建相應團隊。1993年,喬恩•卡曾巴赫在《團隊的智慧——創造績優組織》中提出:“團隊可以采用隊員的技能互補,實現一個共同的、業績目標和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那么,在高校里構建本科生的團隊就需要不同知識背景學生,共同去構建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實現是大學單一專業和單一課程無法完成的任務。只有通過自主學習不同知識和不同知識背景形成自主互補構建,共同實現目標。MOOC作為一個遠程大規模教育平臺可以低成本為團隊構建必要目標提供知識儲備。不用采用基礎集中化構建知識體系而完成團隊的建設。那么這個建設目標是具有一定創新性和應用型的研究方向。雖然,高校中構建的團隊,團隊功能不一樣,但是整體的構建目標是一致的,即在通過團隊建設實現團隊目標和培養人才。基于我國MOOC課程開放式平臺,團隊可依照既定發展目標,規劃出團隊學習培養計劃。在網絡環境下,開放式課程學習,階段性測試和選拔,最終篩選出符合團隊建設目標的隊員,從而完成團隊建設目標的學習MOOC體系構建。以本科生的“雙創”團隊將創新能力的早期培養為首要目標,從本科低年級開始進行人才孵化。通常,在課前,團隊學習目標和規劃資料,讓隊員了解知識點,通過在線學習,組織分組討論,然后完成線下驗收等環節。這樣團隊的領導者可以根據團隊的目標、學生的基礎、項目的需求,自由設置課程和調控課程進度,而且地點和時間相對靈活,只需要在關鍵節點和評價系統下就可以完成團隊的整體目標構建。讓學有余力的本科生直接參與面向學科前沿或生產實際的科研活動,通過“干中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團隊是將個體利益和目標與整體利益和目標相統一,從而實現高效率的整體工作的團體。
三cMOOC與xMOOC對團隊自主學習與開放式模式構建關系
cMOOC是教師根據單個獨立的課程,利用線上平臺的多元化傳播方式,進行個性化方式課程。那么,團隊領導者可以借助cMOOC這種獨立開放課程的方式進行遠程組織團隊建設。一個本科生的團隊可以雇請畢業的隊員形成顧問組,對團隊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獨立的課程與技術支持。團隊成員可以根據自身技術、知識水平在網絡上查找相應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每個cMOOC有各自的課程內容,團隊組建人可以根據團隊需要在團隊網上進行組織和實施,利用網絡平臺的多樣化,隊員可以根自己的條件或喜好,進行自由選擇和自主構建課程內容這個過程可以在既定目標之外,但是對團隊成員的培養是關聯的。xMOOC是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構建的,其強調個體行為受環境刺激學習而決定,即學習是外界機理與行為反應關聯的結果,這樣一個過程強調的是視頻演示、實踐測試等傳統方式反復強化的過程。這種方式適合于團隊結合自身發展目標,規劃隊員通過在線課程網站進行開放式課程資源學習。這種學習機制有利于在團隊建設過程中構建團隊目標化監控與信息反饋。例如,構建一個本科生電子競賽創新團隊,該團隊主體目標是要實現各種電子電路的制作,實現團隊協作完成具體技術攻關。那么團隊隊員的訓練過程,需要通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進行構建,反復檢測電路板指標以及完成練習情況,實現團隊在有限時間內進行足夠的練習。那么這個模式是相對單一,沒有向前期基礎知識的積累構建那么寬泛,問題也很具體,解決構建問題方式也很明確。
四基于SPOC模式和SOOC模式與團隊構建關系
SPOC是哈佛大學為代表提出的“后MOOC時代”,它主要開展線上規模小范圍的課程,針對小范圍的學生準入條件進行審批。那么,這一范圍的限定適合團隊基本初期建設與隊員培訓。與傳統教學不同之處,SPOC可以大大降低團隊教師早期投入成本。傳統模式下,團隊培訓采用的“導生制”和“導師制”,即為學長帶學弟,導師帶學生的傳統傳幫帶模式。最后是學生每年更換,但是導師還是繼續重復的過程,這給傳統團隊教學模式下增加人力成本。那么,團隊如何高效率建立小規模的SPOC,有利于隊員的培訓,降低培訓與管理成本。針對西南交通大學萃思團隊建設,部分采用了這種構建模式。團隊將電子設計競賽的內部培訓分為低中高三等級,其培訓對象分別對應于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學生。其中,SPOC模式培訓主要應用該團隊大三學生,通過團隊多年積累的硬件開發環境以及軟件標準化進行繼承,通過逐年修訂和豐富SPOC課程內容,達到團隊知識更新與培訓的目的。例如,團隊中建立了FPGA與單片機控制硬件平臺以及無人機自動控制軟件控制平臺,這兩個平臺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在線教育的模式掌握團隊核心技術。通過結合線下實戰演練,團隊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組件規模和數量可觀的隊員數量。總之,SPOC模式下構建主要強調課程創建、培訓的創造性、以及學生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習者在人-機-人的團隊交互網絡下激發深度學習,結合線下實踐模式,形成高層次團隊構建。
五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資源的團隊構建契機
團隊初期建設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將會花費團隊創立者非常多的教學時間,而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在線信息資源浪潮掀起后,在大學課堂、在線論壇、在線社區以及在線討論組等多種靈活在線教學模式得到推廣,這些模式不但被國內企業和高校所采納,而且可以發展為一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哈佛大學、賓漢姆頓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等先后展開了實踐相關探索。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國內高校團隊建設也在不斷嘗試線上線下教育模式的整合。線上資源整合了社交網絡的連通性,實現各個研究領域公認的專家和先進技術在線集合,團隊可以根據需求獲取知識和技能。線下模式可以采用局域搭建網絡服務平臺,結合導生制和導師制傳統團隊建設歐式相結合的團體性教育模式,從而構建利用線上資源和線下管理的綜合模式構建團隊。總之,在線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通識性、易傳播而復雜的生態系統。在此系統中,每個新生團隊成員成為生態系統具有個性化的個體,根據團隊目標自主學習相應專業知識知識背景,同時也兼顧團隊目標與屬性。充分整合線上和線下的“兩線資源”,以本科生為主體的創新團隊的構建是可行的,而且團隊的構建有利于本科生創新模式實現傳統高等教學模式向創新高等教學模式的轉變。
六結語
本文主要圍繞本科電子設計競賽相關創新創業團隊的構建模式進行了初探,分析了在線課程MOOC、cMOOC、xMOOC、SPOC等對團隊構建模式關系與影響。在線開放課程主要強調了供給側提供了豐富的線上資源,通過團隊成員在線自主學習模式,構建團隊目標,結合線上線下管理模式共同實現團隊的構建。當然,團隊的建設與發展是一個相對長期的問題。本文著重介紹了基于在線教育模式下本科生創新團隊的構建,該研究部分已經在高校中采用,并且相關數據分析有利于,高校針對未來MOOC的建設的新課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楊勁松,謝雙媛,朱偉文等.MOOC:高校知識資源整合與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8.
[2]厲蘭潔.cMOOCs與xMOOCs的比較研究[J].遠程教育,2015,37-41.
[3]祝智庭.后MOOC時期的在線學習新樣式[N],中國教育報,2014(11).
[4]楊竹筠,鄭奇.MOOC等在線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與出版,2014(2):9-12.
[5]李忠建,周麗霞.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工程地質實踐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5(14):108-110.
[6]李敏,陳喜霖.應用型本科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北京吉利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6(12):10-12.
作者:汪志剛;翟東海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