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自主創新模式選擇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速推進,國內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產業轉移呈現出加速的趨勢。本文旨在為安徽省把握產業轉移的契機,構造安徽承接產業轉移中的企業自主創新體系,明確承接產業轉移下影響安徽省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基于模糊積分法構建安徽省自主創新模式選擇的方法。
【關鍵詞】產業轉移;自主創新;模糊積分法
0.引言
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賴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將"中部崛起”戰略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上。如何把握住沿海地區向中部實施產業轉移的契機,構建安徽省在適應產業轉移過程中,企業進行自主創新需要的模式和體系,使得安徽省在實現中部崛起戰略發展中擁有絕對優勢。
1.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遵循科學性、整體性的原則,構建出產業轉移視角下安徽省企業在進行自主創新模式的選擇上所需評價指標體系。
2.基于模糊積分法的企業自主創新模式選擇模型
2.1評價指標量化分析模糊積分法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中,存在部分指標難以實現量化,并且有明顯的模糊性,而且很多指標之間相互關聯,因此采用模糊積分法是較為適合的。
2.1.1確定各指標的評價值確定待進行評價的目標集合。
2.1.2確定所有層級指標的模糊密度評價值請專家按照梯形模糊數的語意值變量對各層級打分。
2.2模型的求解(1)假設:該模型是一個相對靜態的模型。(2)模型的構建:把上述計算得到的總評價值分別置于X軸和Y軸上,形成一個新的空間點Ii(Xi,Yi)。結合綜合指數法,確定所求的點和理想值之間的距離,進而確定企業自主創新選擇的模式。具體分析如下:1)理想解的確定。通過分析得到兩個極端點:P(1,1)和Q(0,0)。如果企業處于P點,那么這時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極好,我們把P(1,1)稱之為理想解。反之,則處于Q(0,0)點,為負理想解。2)選擇適宜的自主創新模式。通過計算所得的內、外部指標的總評分值,我們得到企業在三種不同自主創新模式下的狀態:I1、I2、I3。首先,我們需要計算Ii(Xi,Yi)(i=1,代表原始創新模式;i=2,代表集成創新模式;i=3,代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模式),我們稱Ii與理想解P點之間的距離為S1i,Ii與負理想解Q點的之間距離為S2i,這時,最后,點I與理想解的接近程度我們稱為C。
3.結論
本文結合模糊積分法,分別從創新產出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活動管理能力、創新投入能力、創新方式這5個層級,將企業在進行自主創新的模式選擇方法進行量性分析,對比三種自主創新模式下與理想值的距離,確定企業自主創新模式選擇的最優方案。
【參考文獻】
[1]王江.現代服務業發展對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影響及區域差異比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8).
[2]吳漢利,汪海霞.我國西部地區區域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1).
[3]朱明明.國內中小企業模仿創新內部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
[4]劉昌年,馬志強,張銀銀.全球價值鏈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文獻分析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04).
[5]滕堂偉,胡森林,侯路瑤.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態勢與承接的空間格局[J].經濟地理,2016(05).
[6]趙建吉,祝晶,楊建濤.承接產業轉移與河南汽車產業升級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8).
[7]匡暑炎,張目,閆慧杰.基于模糊積分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信用評價[J].會計之友,2013(1):66-68.
作者:曹安照1;陳倩2 單位:1.安徽工程大學發展規劃處,2.安徽工程大學紡織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