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制造業的工業工程建設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探索培養方向,明確專業定位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著重提出:改造提升制造業,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完善依托國家重點工程發展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指出:進一步發展先進制造業,繼續推進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做強做大汽車、鋼鐵、石化、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等重點產業。《宜昌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提升制造業水平,大力發展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先進制造業,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由此可見:制造業作為支柱型產業在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有迫切要求。三峽大學地處長江經濟帶的中部、活躍的經濟發展城市——宜昌,宜昌及周邊的制造業比較發達,既有東風汽車、武漢鋼鐵、神龍汽車、中船重工、中興汽車、力帝機床、全通公司等大型、特大型制造企業,也有一批中小民營制造型企業,區域制造產業特色明顯。而這些企業都面臨著創新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浪費、優化系統等需求。因此,工業工程方法和技術在服務宜昌地方經濟中大有用武之地,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在區域產業發展中有著廣闊的舞臺。
在宜昌及其周邊產業需求的大背景下,作為地方高校,三峽大學提出了“面向制造產業,共享優勢資源”的專業辦學理念,制訂了校企互補、產學研結合、為制造型企業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本專業開設在機械與材料學院,其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省級重點學科、國家級特色品牌專業,具有一定的學科優勢,與周邊地區的機械制造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關系,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工業工程專業建設充分考慮了人才培養的目標,專業定位于近機類專業。工業工程專業的專業定位:(1)服務對象定位:制造業,尤其是機械制造業。(2)培養目標定位: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3)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核心,同步發展研究生教育。由此明確了三峽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的基本特色:依托優勢學科,強化機械工程技術體系;應用對象——面向制造業,包括各類離散型企業和流程型制造企業。
二、構建工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工業工程依托機械工程學科開展專業建設,專業建設強調機械制造工程相關理論和技術的應用,體現以機械制造技術為基礎,以生產系統管理理論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建設思路。工業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面向生產制造業,主要是機械制造業,能從事工廠規劃設計和改善、產品制造工藝及流程的設計和優化、生產制造過程運作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具備基礎工業工程的應用能力和現代工業工程的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特點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結合。在此前提下,三峽大學研究實踐了“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傳統的“3.5+0.5”的培養模式改為“3+1”模式,強化工程能力的培養。所謂“3+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3年完成工業工程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本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術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也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這一時期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結合實驗實訓實踐的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基礎知識學習,第四年進行模塊化、實踐化教學,并在教學中盡可能開展校企合作。學生在企業里進行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并完成畢業設計和答辯。工業工程專業目前已經完成2006版、2007版、2008版、2010版及2012版培養方案的編制及修訂,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
1.優化課程體系本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要求,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面向制造業需求為指導,以知識培養為基礎、能力增強為核心、素質提升為宗旨,以工業工程師專業認證為參考依據,進行課程體系建設。
首先確定專業以機械工程和管理學為主干學科,以機械制造為背景。由此,課程體系設計的宗旨是:突出機械能力培養,強化管理工程課程的學習,以工程應用能力為主線,按照“通識課程+專業核心”方式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制定的工業工程師資格認證的大綱中明確指出了合格工業工程師應具備的7個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提出了要求在大學階段必須學習的主要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必須具備的實踐應用能力。依據工業工程師認證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工業工程學會指定的工業工程專業課程“5+4”的基本設置,本專業確定了以“5+4”課程為核心,適當增加機械制造類課程為方向的專業課程設置思路。專業課分為三大部分:機械工程類課程、工業工程核心課程、管理工程類課程。核心課程主要由“5+4”組成,包括4門核心課(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運籌學、工程經濟學)、5門專業課(基礎工業工程、人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質量管理)。工業工程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基礎工業工程、人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質量控制、運籌學、建模與仿真、系統工程等。機械工程類課程主要包括: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生產自動化與制造系統、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物流機械與應用等。管理工程類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基礎、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資源管理、工程技術經濟學等。
2.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工業工程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交叉性學科,要求在培養模式中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規定了多種形式和性質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專業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軍事訓練等。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達到30%以上。三峽大學工業工程實驗室主要面向工業工程專業的“人因工程”、“基礎工業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生產計劃與控制”、“自動化制造系統”、“工業機器人”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實驗。目前投入使用的專業實驗室包括人因工程實驗室、基礎工業工程實驗室、物流工程實驗室、制造系統實驗室、生產計劃與控制實驗室等。
三、校企合作,強化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
工業工程是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外實踐環節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進行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科學研究等技能的培養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實踐能力訓練以培養學生綜合操作能力為目標,注意實踐技能的綜合化訓練。高校與企業合作互助、共建實習、科研基地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拓展教師教學科研領域的有效途徑。
對接地方企業生產實踐滿足了學生課外實習實踐的要求,而且典型企業的典型生產實例也成為理論課程案例、實驗、課程設計的實踐素材及教師科研活動的對象。在實踐環節中,本學科鼓勵老師們帶著學生去企業,學生帶著實習任務、設計課題進車間,以IE的專業意識、熟悉企業的運作情況,尋找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帶著問題回學校,通過與老師的溝通、運用專業知識加以探索創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認識實習、現代制造系統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專業綜合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都基本做到課題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如:進行“基礎工業工程”課程設計時先將學生帶到知名企業——枝江酒廠的車間里,運用“基礎工業工程”的方法和手段觀察生產線,發現問題,測取數據,在課程設計中解決生產的實際問題,達到鍛煉學生應用能力的目的;在第四學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中倡導分散獨立進行,一方面幫助學生積極聯系實習單位,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實踐,自己尋找實習企業,在實習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應用能力,也積極尋找設計課題,通過與導師交流溝通確定設計內容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校企聯合完成實習和設計。“把課上到企業里,把設計做到車間里”正是本專業實踐教學的真實寫照。
本專業選擇一批技術先進、生產規模大、管理規范的企業作為長期合作伙伴,如洛陽東方紅拖拉機集團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工程機械廠、葛洲壩集團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機床工業公司、稻花香、枝江酒廠等多家知名制造企業達成實踐教學及科研基地合作協議,教學結合企業生產和科研活動進行,使企業真正成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穩定的課外實踐基地。
四、結語
經過幾年建設,三峽大學明確了面向制造業的工業工程專業的專業定位和特色,構建了依托機械制造方向的應用型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面向制造業的工業工程專業建設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實踐,在提高教師素質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為富有特色的面向制造業的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之路。
作者:李浩平思海兵瞿夔單位: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