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力企業的企業倫理實現困境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企業倫理由各種指導企業行為的原則、價值、規范組成,它是一把標尺,在調整企業內部及外部關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電力企業的實際經營中,企業倫理的實現阻礙重重,主要有利益、市場與制度這三大方面的阻礙因素。電力企業要想有效實現企業倫理,就要結合電力行業的特點,將阻礙因素逐一突破。
【關鍵詞】企業倫理;電力企業;困境
1引言
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一味地追求利益而不考慮企業倫理,那么企業的經營活動必定不能夠持續發展。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應只重視自我的利益,還應考慮綜合利益,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切勿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2企業倫理的基本研究
2.1企業倫理的定義
對于企業倫理的定義,各方見解不一。劉易斯總結了一個較具普遍性的定義:企業倫理是為企業及其員工在具體情境中的行為道德提供指南的各種規則、標準、規范或原則。我認為,企業倫理是企業在道德層面的一個標桿,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人性化和規范化的巧妙結合[1]。有學者總結,企業倫理集中反映了企業的經營宗旨、價值準則和管理信條,包括內部倫理和外部倫理兩類。企業內部倫理涉及企業內部管理者和被管理人員之間,以及內部成員之間應有的價值觀和應遵循的規范;企業外部倫理涉及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價值觀念和規范[2]。分析企業倫理實現的阻礙因素也需要從內外部兩個方面進行。
2.2企業倫理的價值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往往相伴相隨。企業社會責任偏向于主觀意念,主要是指企業對自身行為的道德約束,它既是企業經營理念的平衡,又是企業用來制定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參考依據。企業倫理主客觀意念兼具,不僅有自我約束的含義,還有制度等外在方面的約束。企業價值觀的核心是企業倫理觀,它影響企業文化的道德傾向,也制約著企業處理各種利益相關者關系的價值取向。如果企業講倫理、講道德,就會贏得利益相關者與社會各界的信任與支持,反之,就會在市場中被孤立,在社會上背負不良名聲。企業倫理經營好了會給企業帶來多種收益。在企業品牌方面,有助于企業享有良好的聲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品牌效應深入人心;在商業合作方面,有助于企業與合作伙伴的長期合作關系的培養;在效益發展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盈利,以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凡事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企業經營同樣也不例外,企業經營的成熟度越高,企業倫理會變得越來越有價值[3]。
3我國電力企業企業倫理實現的阻礙因素
3.1企業利益相關者功利主義與倫理利己主義的誘導
功利主義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善、快樂、愿望的滿足或幸福,并且是作為任何有感覺的存在者所體驗到的;二是正當的選擇,使善最大化。如果電力企業由于能源的匱乏或某些成本的升高而抬高電價,那么公眾在了解當前的能源狀況后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倘若電力企業為了某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私抬電價,那么這種做法毀掉的就將是信譽,它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就會是見利忘義的失敗企業。由此可見,扭曲的功利主義對企業而言是掩耳盜鈴之舉,對社會的危害是極大的。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出于自我利益的行為是正當的,但是,倫理利己主義者無法開展合作行為,他們支持服務于自我的行為,不能遵守像履行社會約定這樣的社會規則。無論是在國企中,還是在私企中,都存在功利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濫用的現象,不能確保電力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在陽光下進行,因此,在其中謀取不當利益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鏈一般是比較復雜的,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就要雙管齊下,不僅在觀念上進行有效轉變,還要從制度上進行有效規范。
3.2利潤最大化與企業倫理對立的片面價值觀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利潤,有人認為多承擔社會責任會使企業的利潤及其他經營遭受損失,而某些觀點認為,將利潤最大化放在首位,缺少人文關懷。然而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利潤的最大化不應只局限在某一筆收入中,而應將重點放在潛在的發展項目上。企業肩負著發展經濟和促進社會進步的雙重重任,電力行業又是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電力企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電力企業應將重點放在改進電力生產技術、提高電力生產及服務質量上,并非想方設法地追求利潤[4]。不少中國企業尚未充分認識到當代企業倫理,而是將全部重點放在經濟效益上,很少考慮社會責任和倫理道德。許多企業錯誤地認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成本太高,只要能獲得經濟效益就可以不擇手段,由于利益的驅動,各企業之間不正當的競爭普遍盛行。諾曼﹒鮑伊的“利潤悖論”指的是不講道德并不意味著在市場中能夠獲得某種競爭優勢,反而往往弄巧成拙,并不利于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利潤最大化不是與企業的社會責任對立的,片面追求利益而不顧社會效益只能適得其反。如今,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社會主流關注的問題,發電企業也要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重點關注污染物的排放,想方設法通過技術改造來降低污染程度,同時發展清潔能源,更好地實現能源、效益與環境的有機統一,為建設美麗、富強、文明、和諧的中國出一份力。
3.3市場不完善和企業內部及外部制度的有效供給不足
有個學者的觀點我很欣賞,他認為企業反倫理行為獲得的收益遠遠大于為此而支付的成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規范和約束。市場上的“新經濟人”在較高的非法利潤的誘惑下,能夠以比較低的成本、較少的敗露機會,獲得較高的利益和成功率,違規違法的成本過低,實際上是對違法行為的啟發和鼓勵。生產電力設備的企業要按照高質量、高標準進行生產,在用電安全方面不要想著鉆法律的空子,市場是可自我篩選和淘汰的,這種“小聰明”注定不可能持久。目前我國的市場還不穩定,抗打壓能力有待提升,市場的缺陷很容易使不法之人鉆了空子從而擾亂市場秩序。我國企業的內部倫理制度也不盡人意,我國企業很少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或人員,也缺乏相應的倫理培訓等制度,導致現在的欠薪跑路、網絡詐騙事件頻發,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力。另外,我國的產權制度存在缺陷,企業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政府行政干預企業導致企業利益失衡和責任失控[5]。在利益分配時,有時會把企業的集體利益誤以為是個人的利益,又或是將國家應有的利益所得誤當作個人的功勞所得,強大的利益鏈若不規范運行,對于社會發展的阻礙是極大的。電力國企作為國有企業中的主力軍,在產權制度問題上要多加以重視,這樣才能為中小電力企業起帶頭模范作用。
4結語
企業管理者要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薩繆爾森說過:“只要能在競爭的市場蒙混過去,商人便會把沙子摻進食糖里去”,由此可見,錯誤的倫理價值觀念會擾亂市場秩序,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不僅對企業自身有損,對社會公眾也是非常不利的,畢竟不當的企業競爭“損人不利己”。殊不知,企業倫理若是得當,會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其是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文化的核心[6]。企業倫理是企業經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電力行業間接或直接涉及每個人的利益,電力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可缺失,倫理要想實現固然是有困境的,不過也要迎難而上。要想實現企業倫理,首當其沖的還是要改變企業生存的文化氛圍,建立起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理念。電力企業肩負著應有的社會責任,然而它的力量并不足以支撐起全國各個行業倫理的發展,我國的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每一個環節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夏緒梅.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鄧卓昆.電力行業領銜企業社會責任指數[N].中國電力報,2015-11-16(005).
【3】[美]史蒂文﹒盧坡爾.倫理學是什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美]O.C.費雷爾,約翰﹒弗雷德里希,琳達﹒費雷爾.企業倫理學———倫理決策與案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5】[美]理查德T.德﹒喬治.企業倫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6】[美]勞拉P.哈特曼,喬﹒德斯賈丁斯.企業倫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劉丹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