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能電網的經濟與生態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器工業》2014年第四期
1.1智能電網推動我國產業升級和國民經濟發展電力系統的發展是以電力電子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基礎的。電力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大,產業鏈長等特點。建設智能電網有利于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和通信信息等行業的技術升級,為我國占領世界電力裝備制造領域的制高點奠定基礎。智能電網的建設將吸引大量的政府,企業及民間投資,帶動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的產品創新,技術改進。根據我國堅強智能電網規劃,2009年至2020年國家電網總投資3.45萬億元,其中智能化投資38941億元,占電網總投資的11.1%,未來十年將建成堅強智能電網[6]。同時,隨著大規模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電并網,以及電力汽車的大規模普及,必將推動相關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如今,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組件出口國,供應著世界40%的光伏產品需求。同時我國是風力發電裝機總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到2012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7532萬千瓦,連續三年全球裝機排名第一。在汽車方面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首款單次充電可行駛400公里,并可容納5位乘客的純電動汽車,將為我國汽車行業開辟非常規快速發展之路。
1.2智能電網對提高電網效率,降低能耗有重要意義我國能源分布與需求呈逆向分布,80%的能源分布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客觀上造成了西電東輸的局面。我國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的智能電網在理論上將使輸電損耗下降75%以上,大大提高電網輸電效率。2008年我國電網線損率為6.64%,且成逐年下降趨勢,但仍有很大的降低空間。隨著特高壓、柔性輸電技術、經濟調度等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輸電線損率將進一步降低,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將進一步提高。據估測,2020年我國堅強智能電網可節約用電量約445億千瓦時,按平均每千瓦時電量消耗燃料的費用為0.216元計算,全社會將節約燃料費用96.3億元。據國家電網公司的初步研究分析表明,到2020年堅強智能電網建成后,在發電,輸配電及用電等各環節均可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可實現節約標準煤約1.7億噸。此外,通過推動水電,核電,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可實現節約3億噸標準煤。
2智能電網的巨大生態效益
節能減排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我們生態文明,構筑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CO2的排放量從2006年起就超過美國,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國。2011年,我國CO2排放量為89億噸,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排放總量26%。CO2排放過快增長使我國的低碳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我國燃煤發電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將近一半。燃煤發電產生的S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2011年,全國SO2排放總量2218萬噸,電力行業排放量占45%。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以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但由于大多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當并入電網的規模足夠大時,將對電網的電能質量、安全、穩定、可靠運行提出了新的挑戰,而智能電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智能電網的“即插即用”特點將實現從小到大各種容量的發電和儲能裝置在所有的電壓等級上都可以實現互聯,這將為大規模開發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提供可能和保障。根據行業調查,到2020年我國堅強智能電網建成后,我國的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約15億噸,SO285萬噸。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提升30%,這對實現我國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目標的貢獻率超過20%。同時對緩解我國目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霧霾問題,全球變暖問題有重大作用。由智能電網發展起來的家庭分布式電源將逐步改變人們的能源消費結構,加快實現當地的節能減排目標。
3結束語
智能電網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目前,智能電網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智能化的提高,智能電網的節能效益將更加明顯。在我國,加快發展堅強智能電網已經成為國家推進綠色發展的戰略重點。
作者:白成敏單位:河北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