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磷礦選礦工藝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工礦產地質雜志》2014年第二期
1選礦工藝試驗研究
1.1擦洗脫泥工藝試驗研究擦洗脫泥工藝的研究重點是確定合適的擦洗粒度上限和脫除粒級。筆者對-75mm原礦及破碎至-25mm、-15mm原礦分別進了了擦洗脫泥對比試驗研究,三者P2O5、Fe2O3、Al2O3、、MgO、累積試驗結果對比曲線分別見圖1、圖2、圖3、圖4。從圖1可以看出,脫除粒級越細,精礦P2O5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兼顧品位與回收率,脫除-0.5mm粒級較為適宜,且易于工業化實施。對比(-75+0.5)mm、(-25+0.5)mm、(-15+0.5)mm試驗結果曲線發現:三者P2O5品位變化不大,(-75+0.5)mm的P2O5回收率最高;主要雜質Fe2O3、Al2O3、MgO的品位相近,脫除率均比較高,達到60%以上。因此,擦洗脫泥工藝選擇對-75mm原礦脫除-0.5mm粒級即可。
1.2浮選工藝試驗研究浮選工藝的研究重點是確定適宜的浮選方法及藥劑制度。該磷礦中的主要脈石礦物為硅酸鹽類礦物,因此適宜采用正浮選法。磷礦正浮選工藝通常需要添加堿性pH調整劑、硅酸鹽抑制劑及磷礦物捕收劑。碳酸鈉,氫氧化鈉及石灰是較為普遍采用的堿性無機調整劑,相比較而言,碳酸鈉不僅可以調整礦漿的pH值,還能夠消除礦漿中難免離子的有害影響【5】,因此,對該礦采用碳酸鈉作為pH調整劑較為適宜。水玻璃是一種的價廉有效的硅酸鹽抑制劑,被選礦廠廣泛應用,也很適宜該礦應用。磷礦捕收劑經過對比試驗,選用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研制生產的AZ-02捕收劑效果較好。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筆者對正浮選工藝中的主要影響因素磨礦細度、藥劑用量、浮選濃度及浮選溫度進行了擇優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采用一次粗選一次掃選一次精選,中礦返回粗選工藝流程進行了閉路流程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1.3擦洗脫泥—浮選聯合工藝試驗結果與評價擦洗脫泥—浮選聯合工藝流程見圖5,試驗結果見圖6(數質量流程圖)。試驗結果表明,擦洗脫泥工藝能夠將P2O5品位從15.78%提高至22.82%,脫除的-0.5mm礦泥P2O5品位僅為4.43%,有害雜質Fe2O3、Al2O3、MgO的排除率高,分別達到66.19%、69.09%和64.97%,擦洗脫泥效果顯著,同時使進入浮選工藝的入選礦量只占61.71%,有效的降低了礦泥對浮選的干擾,提高了磨礦機效率。對擦洗脫泥后的粗精礦采用一次粗選一次掃選一次精選的正浮選工藝流程,比較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而且實現了膠磷礦的常溫浮選工藝,獲得了較優的選礦工藝指標。
2結語
(1)根據該礦礦石性質及可選特性,對該礦預先采用擦洗脫泥工藝效果顯著,有效降低了能耗和藥耗。(2)該礦采用的常溫浮選工藝簡單易行,有效提高了磷精礦品位,使磷精粉達到酸法加工用磷礦石一等品Ⅰ級標準。(3)采用擦洗脫泥—浮選聯合工藝選別該磷礦,針對性強,很好的解決了單一浮選的缺陷,技術、經濟均合理可行,較好的為其他該類型礦山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參考。
作者:吳艷妮單位: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