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尾礦中回收硫的試驗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工礦物與加工雜志》2015年第十一期
隨著礦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資源緊缺現(xiàn)象日益突出,因此從尾礦中回收有用元素越來越受到重視。眾多研究者圍繞尾礦中有價元素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針對某鐵尾礦的礦石性質(zhì),對其回收硫試驗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確定了影響硫回收粗選作業(yè)指標的顯著影響因素,并對藥劑制度進行了優(yōu)化,以期為該尾礦的二次資源化提供依據(jù),進而提高該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1礦石性質(zhì)
研究對該鐵尾礦進行了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該鐵尾礦中含有較高質(zhì)量分數(shù)的硫可供回收。巖礦鑒定表明,尾礦中金屬礦物有磁鐵礦、赤鐵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包括石英、橄欖石等硅酸鹽礦物。
2浮選試驗
2.1粗選探索試驗
2.1.1磨礦細度對粗選試驗的影響磨礦細度試驗條件為:硫酸銅用量為500g/t,丁基黃藥用量為250g/t,2#油用量為40g/t,磨礦細度-200目質(zhì)量分數(shù)為變量,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如圖2。由圖2看出,磨礦產(chǎn)品的-200目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時,粗精礦品位及回收率最大,分別為47.13%和69.44%。當磨礦產(chǎn)品的細度進一步增大時,粗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先減小后增大最后又減小,原因在于當磨礦時間延長時,黃鐵礦的氧化程度逐漸增大,導致其可浮性及選別指標惡化。因此,確定最佳磨礦細度為-200目質(zhì)量分數(shù)60%。
2.1.2抑制劑種類試驗抑制劑種類試驗條件為:磨礦細度為-200目質(zhì)量分數(shù)60%,硫酸銅用量為500g/t,丁基黃藥用量為250g/t,2#油用量為40g/t,抑制劑種類為變量。抑制劑種類為六偏磷酸鈉和水玻璃,用量均為300g/t。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如表2。從表2看出:六偏磷酸鈉的抑制效果優(yōu)于水玻璃。不添加抑制劑時,硫粗精礦回收率最高,達到了69.44%。由于添加抑制劑與否,硫粗精礦品位變化不大,綜合考慮選別指標和經(jīng)濟成本,該試驗不添加抑制劑。
2.2粗選正交試驗在粗選探索試驗的基礎上,對影響粗選試驗指標的硫酸銅用量、丁基黃藥用量、2#油用量和浮選時間4因素進行了無交互作用的正交試驗。研究采用L9(34)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的設計[5~7],試驗時各因素的水平用量見表3,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4,試驗流程如圖1。由表4可知,不同試驗條件所得硫粗精礦的回收率變化較大,而品位隨著試驗條件的改變變化不大。其中試驗1的回收率最高,達到了79.79%,試驗2的回收率最低,僅為59.04%。試驗8的品位最高,達到了50.03%,試驗9的品位最低為47.85%。為進一步分析各因素對品位和回收率的影響程度,本文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了極差分析,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對硫粗精礦品位來說,硫酸銅用量、丁基黃藥用量、浮選時間和2#油用量的極差分別為0.71%、0.20%、0.78%和1.28%,4個因素對硫粗精礦品位的影響程度依次為D>C>A>B。而對硫粗精礦回收率來說,硫酸銅用量、丁基黃藥用量、浮選時間和2#油用量的極差分別為0.94%、2.73%、16.90%和3.85%,4個因素對硫粗精礦回收率的影響程度依次為C>D>B>A。為了檢驗各因素的顯著性,研究分別對硫粗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進行了極差分析,結果見表6和表7。表中的F=ri2/re2,其中ri代表第i列的極差,re代表誤差列的極差[8]。對硫粗精礦品位來說,丁基黃藥的極差值最小,計算時將丁基黃藥的極差值列入誤差項。而對硫粗精礦回收率來說,硫酸銅的極差值最小,因此將硫酸銅的極差值列入誤差項。從表6看出,與F0.05(2,2)=19.00相比,只有2#油用量的F值大于F0.05(2,2),可見2#油用量是影響硫粗精礦品位的顯著性因素,而硫酸銅用量、浮選時間和丁基黃藥用量是非顯著性因素。從表7看出,浮選時間是影響硫粗精礦回收率的顯著性因素,2#油用量對硫粗選回收率的影響一般顯著,硫酸銅用量和丁基黃藥用量是非顯著性因素。結合表4的結果可知,正交試驗中試驗5所得粗精礦品位和回收率指標最優(yōu),因此在試驗5的條件下進行開路試驗和閉路試驗。
2.3開路及閉路試驗研究在粗選條件的正交試驗基礎上進行了開路試驗,試驗流程如圖3,結果見表8。從表8看出,開路試驗時所得硫精礦的品位為49.67%,回收率為81.62%,產(chǎn)率為25.47%,而中礦1和中礦2的產(chǎn)率分別為3.18%和1.39%,可見開路試驗結果較為理想,中礦對閉路試驗的操作及指標影響不會太大。閉路試驗流程如圖4,數(shù)質(zhì)量流程圖見圖5。從圖5看出,閉路試驗所得硫精礦的品位為48.36%,回收率為83.93%,指標理想。
3結論
a.該試驗粗選作業(yè)的較優(yōu)試驗條件是:硫酸銅用量為400g/t,丁基黃藥用量為160g/t,2#油用量為60g/t,浮選時間是10min。4個因素對粗選作業(yè)回收率的影響程度依次為浮選時間>2#油用量>丁基黃藥用量>硫酸銅用量。b.采用兩粗一精一掃的浮選流程,可獲得品位為48.36%,回收率為83.93%,產(chǎn)率為26.68%的硫精礦。研究為實現(xiàn)該礦尾礦的二次資源化,提高其經(jīng)濟效益提供了一定依據(jù)。
作者:王花 王宇斌 余樂 張威 何廷樹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材料與礦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