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氫氣壓縮機連桿斷裂故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工裝備技術雜志》2015年第二期
1故障初步分析
根據機組損壞情況,初步判斷故障起因:起先由于某種因素一級活塞桿活塞鎖緊螺母斷裂,斷裂后的一級活塞鎖緊螺母在缸體內受撞擊,造成一級缸蓋端面凹陷,巨大的撞擊力傳遞至十字頭、連桿、機身,引起這些部位嚴重損壞[1]。活塞桿及活塞鎖緊螺母是往復壓縮機上的重要部件,但不是易損件,因此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一級活塞桿活塞鎖緊螺母斷裂。為此特委托材料研究所對各斷裂部件進行斷口宏觀、微觀分析,以驗證我們的判斷,找出斷裂的原因。
2失效部件斷口材料分析
2.1失效部件的宏觀觀察
2.1.1銷子拉緊螺栓由圖2可確認,銷子拉緊螺栓的裂紋是從螺栓邊緣開始的,是受某一外力作用產生瞬間過載而起裂的,但不是一次拉斷。開裂后在約五十次的反復載荷作用下(有二次較明顯的停頓)最終導致斷裂。
2.1.2一級連桿由一級連桿斷口的宏觀形貌可見,斷口大部分已被沖擊損壞,從殘留的斷口上可以看到一級連桿經過不少于三次的沖擊而斷裂,如圖3所示。第一次斷裂是從連桿的內孔邊緣開始的。
2.1.3一級活塞桿活塞鎖緊螺母從活塞鎖緊螺母斷口邊緣形貌圖可以確定,螺母斷裂是從中心孔沿徑向擴展的,如圖4所示。從活塞鎖緊螺母斷口宏觀形貌可見,斷口斷裂時間很長,操作應力很低(和材料強度相比),斷面存在大量低應力疲勞痕跡。斷面是在徑向離外圓面3.5mm處瞬時斷開的,如圖5所示。
2.2各失效部件的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各部件材料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一級連桿化學成分符合GB3077—1988標準要求值。活塞螺母按標準應該屬于42CrMo,但鉻含量超出上限。實際成分應為42CrMoAl,Al含量達到0.96%(質量),國標(GB)中沒有該鋼種。各部件的硬度測定如表2所示。連桿的機械性能測定如表3所示。
2.3金相分析鎖緊螺母的夾雜物觀察如圖6所示。由圖6(a)可以看到,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氧化鋁夾雜,氧化鋁夾雜為3級;由圖6(b)還發現,材料中存在硫化錳夾雜,有些是復合夾雜物,其中硫化物夾雜為1級。鎖緊螺母的金相檢測如圖7所示。由圖7(a)、(b)的金相分析可知,其材料組織為回火索氏體組織,說明該螺母是經調質處理的。此外,在金相組織的觀察中也可見到大量的夾雜物。
2.4掃描電鏡觀察
2.4.1銷子拉緊螺栓由圖8可見,銷子拉緊螺栓的斷口為受瞬間過載后再疲勞斷裂。
2.4.2一級連桿由圖9可見,連桿所有斷口均為外力拉斷的韌窩狀斷口。
2.4.3活塞鎖緊螺母活塞鎖緊螺母的掃描電鏡及能譜分析如圖10~圖12所示。由圖10~圖12可見,材料中存在很多的夾雜,并且在夾雜物周邊存在很多微小的裂紋。
3故障原因分析
從斷裂部件斷口形貌可判斷出,三個部件中活塞鎖緊螺母裂紋開裂時間最長。從鎖緊螺母實際斷口的宏觀形貌特征上可看到,鎖緊螺母的開裂是從圓心處開始的,沿徑向擴展,一直擴展至離外部螺紋邊緣約3.5mm處后瞬間斷裂。從斷口形貌可認為,鎖緊螺母的斷裂屬低應力疲勞斷裂。因斷裂時間很久,斷口表面有些銹蝕。該壓縮機的活塞已運行了約二年半,若以兩年計(2008年5月~2010年6月),則運行了3.89×108次(轉速370r/min),這個循環周次已超過了傳統疲勞周期的門檻周次了。所以按傳統理論來講,如果螺栓沒有缺陷,就不會發生疲勞斷裂。按傳統理論認為,該螺栓只有存在缺陷才有可能發生斷裂,即發生斷裂有以下幾種可能的情況:(1)斷裂部位的材料中有雜質;(2)加工中螺紋根部殘留小刀痕;(3)熱處理時出現了微裂紋;(4)螺紋根部應力集中部位在不對稱循環加載下發生損傷,形成了小裂紋。
根據前面的金相分析可知,螺母材料中存在著大量的夾雜物,特別是在螺母中心孔邊緣存在著多邊形的氧化鋁等夾雜物。從圖11和圖12中可看到,在夾雜物周邊存在多處微裂紋。因此,可以對有缺陷的情況進行斷裂力學分析。(1)受力分析由于壓縮機是在循環往復運動狀態下運行的,因此它不但承受著因曲軸回轉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而引起的拉伸和壓縮的作用,同時還承受著活塞組件重量引發的慣性力的作用。運動時不但線速度較快,而且還存在著由動載荷產生的動應力。正常工作時活塞鎖緊螺母所受外力有氣體壓力F1、活塞環與氣缸間摩擦力F2和往復慣性力F3,活塞鎖緊螺母上總作用力為F=F1+F2+F3。隨著活塞的排氣和吸氣,螺母上會產生交變載荷,即當活塞鎖緊螺母受拉時,螺母預緊力下降。在非對稱交變載荷工況下,會產生最大軸向拉應力和最小軸向拉應力,其變形和受力周期對應疲勞載荷而變化,如圖13所示。根據表面加工系數、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平均應力影響系數、螺母強度等參數,可計算出對稱循環疲勞強度。在正常工作條件下,若無材質缺陷或其它原因,且設計人員按照相應的安全系數進行設計,活塞螺母是不會發生疲勞斷裂的。(2)存在缺陷情況下的斷裂力學計算分析根據活塞鎖緊螺母斷口的金相分析可知,其微裂紋是從夾雜物處開始的,這就是一個裂紋存在條件下的脆性斷裂力學問題。另外,對于螺母材料整體淬火后,采用不同的回火溫度進行回火時,將得到不同的許用應力強度因子。若材料在熱處理時采用較低的溫度回火,且材料缺陷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發生斷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經測量,活塞鎖緊螺母規格為M70,材質為42CrMo。根據疲勞操作累積理論,不同損傷量所對應的估算壽命可由式(1)進行反推[2],因此其對應的最小損傷量達0.2mm時發生斷裂的疲勞循環為3.89×108次。由于螺母的斷面已經被破壞,其是否存在0.2mm的缺陷不得而知。但存在缺陷是可以肯定的。(3)分析結論由于在螺母斷裂位置存在著較大的局部應力,因此使得該區域最先形成初始裂紋。當該初始裂紋的應力強度因子范圍ΔK接近或達到其門檻值ΔKth時,疲勞裂紋開始擴展,直至斷裂。隨著國內外疲勞試驗技術的不斷發展,40Cr被認為不存在無限疲勞壽命。在低應力超長壽命范圍內,40Cr材料仍會發生疲勞斷裂。眾多的研究認為,在傳統意義的107周次以下的疲勞范圍內,缺口應力集中對疲勞性能的影響程度隨疲勞斷裂周次的增加而增強,表現為疲勞缺口系數隨疲勞斷裂周次的增加而增大,而在107周次以上超高周疲勞范圍內,缺口應力集中對疲勞性能的影響程度并非如常規疲勞結果推論的那樣進一步加大,而是呈下降趨勢。缺口應力集中對鋼疲勞性能影響呈現階段性的特征。這與疲勞裂紋萌生機理發生變化有關。由于在108以上超長壽命區,疲勞裂紋在試樣內部夾雜處萌生,因此缺口引起的表面應力集中對疲勞裂紋萌生的促進作用減弱,對疲勞性能的影響也逐步下降。所以,該螺母的疲勞開裂是從夾雜物處萌生的裂紋處開始起裂的,并在低應力下擴展,至邊緣3.5mm處引起瞬間斷裂。(4)建議根據分析筆者提出如下建議:(1)控制材料的Al含量及夾雜物等級;(2)載荷循環達107周次以后,應適當降低載荷水平,同時加強檢測;(3)同制造廠協商,確定適宜的鎖緊螺母安裝受力水平。
4結語
(1)這次事故是由一級活塞桿活塞鎖緊螺母因原材料夾雜引發低應力疲勞斷裂,造成對銷子拉緊螺栓某一瞬時過載,并在后續低應力作用下,使銷子拉緊螺栓斷裂,然后引發一級連桿連續多次沖擊,最終造成連桿斷裂。(2)活塞鎖緊螺母材料為42CrMo,但Al含量達0.96%,這里Al是形成夾雜物的主要合金元素。(3)活塞鎖緊螺栓為起源于夾雜物處的低應力超長周期疲勞開裂,疲勞載荷為活塞鎖緊螺母受拉壓力及預緊力的升降而產生的非對稱交變載荷,最后以剪切方式撕裂。
作者:吳文偉湯毓紅王金紅單位:上海高橋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