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探究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范文

探究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探究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

水稻是廣南縣蓮城鎮人民的主要糧食作物,由于土地與城鎮化建設爭地的矛盾、打工與種糧效益的矛盾、成本和價格下壓的雙重擠壓的矛盾,糧食生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種糧比較效益低下,農業資源出現亮“紅燈”的困境。為此,廣南縣蓮城鎮黨委、政府按照“糧食作物要穩定水稻,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的總體要求,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破解難題,掀起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工作熱潮,成果豐碩。廣南縣蓮城鎮自“十二五”開始實施水稻高產創建工作,通過多年的探索、積累和總結,技術集成日趨完善、成熟,至“十三五”開局之年水稻高產創建示范項目已初具規模,產生了顯著的效益,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促進作用。文章從廣南縣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基本情況出發,論述了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和困難,分析了廣南縣蓮城鎮水稻高產創建集成技術發展及對策,以期為蓮城鎮水稻生產提供參考。

1項目基本情況

1.1項目區概況

廣南縣蓮城鎮轄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個村民委員會232個村小組,國土面積691.45km2,耕地面積3881.4hm2,其中水田2600hm2、耕地1281.4hm2,土壤肥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集山區、半山區、壩區為一體。境內最高海拔1638.2m(細掌村委會木底中寨東路梁子山),最低海拔850m(壩汪村委會下壩莊硝廠壩接壩美鎮龍蚌路口),高差懸殊788.2m,平均海拔1250m;年平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227.4mm,全年無霜期300d,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常年水稻種植面積2600hm2,總產量1802.7萬kg,平均單產6933kg/hm2,尚有廣闊的挖掘潛力[1]。

1.2項目實施情況

1.2.1目標任務

根據《廣南縣農科局關于下達2016年科技增糧措施重點項目計劃和資金的通知》精神,擬計劃在蓮城鎮開展省級水稻高產創3片2000hm2,百畝核心區20hm2,輻射帶動全鎮稻谷每公頃增產2%~5%;技術指標:推廣優良品種2~3個,濕潤育秧、規范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

1.2.2項目完成情況

通過齊心協力,蓮城鎮省級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完成3片面積2006.5hm2,百畝核心區完成56.2hm2,千畝示范區完成209.8hm2,實施地點分別在老龍、小廣南、端諷3個片區,共涉及223個村小組9983戶。第一片區:老龍片區完成面積677.3hm2,涉及老龍、賽京、那朵、坡孟4個村委會78個村小組3296戶。核心樣板完成13.67hm2,涉及立新、木貼2個村小組72戶;千畝示范面積完成69.1hm2,涉及9個村小組507戶。第二片區:小廣南片區完成面積724.2hm2,涉及菜園、蓮湖、北壇、南秀、北寧、龍井6個社區和蓮花、那們2個村委會67個村小組3345戶。核心樣板完成25hm2,涉及9個村小組344戶;千畝示范面積完成73.6hm2,涉及9個村小組507戶。第三片區:端諷片區完成面積605hm2,涉及端諷、端鳩、平山、董那孟、壩汪、細掌6個村委會78個村小組3342戶。核心樣板完成17.53hm2,涉及冷水溝3個村小組151戶;千畝示范面積完成67.1hm2,涉及冷水溝5個村小組387戶。

1.2.3項目產量驗收情況

按照《云南省科技增糧測產驗收辦法》要求,項目科技人員先進行理論測產,廣南縣農業和科學技術局邀請廣南縣財政局、國家統計局廣南調查隊、農業部門有關專家組成驗收小組,對蓮城鎮組織實施的水稻高產創建項目進行測產驗收,驗收組按好、中、差3個層次對9個具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測產驗收,加權平均單產分別為百畝核心區10339.5kg/hm2、千畝示范區9126kg/hm2、萬畝輻射帶動區8394kg/hm2。驗收組一致認為,蓮城鎮在水稻高產創建整鄉整建制推進工作中,領導重視,組織措施有力,工作扎實,技術到位,面積、產量均超過云南省農業廳下達的目標任務,同意通過驗收。

1.2.4技術指標完成情況

項目主推品種有宜香107、川優6203、宜香3724、德優4727等品種,展示水稻新品種15個;主推技術有濕潤育秧、規范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覆蓋率達100%;科技培訓26期1300余人,技術指導9000余人,占項目區農戶的90%。

2集成技術模式

2.1選用良種

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選用高產、優質、抗性好的品種是項目實施的關鍵,蓮城鎮選用高產、優質、抗性好的川優6203、宜香107、德優4727為主推品種。同時,采用包衣種或經種子消毒處理,切斷病害的初侵染源。

2.2濕潤育秧

選擇地勢平坦、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較高的田塊作為秧田,播種前進行深耕曬垡,多次耕耙,施足底肥,在施用農家肥的基礎上施用普鈣450kg/hm2、尿素75kg/hm2。整平后開溝作廂,廂面寬1.2~1.6m,溝寬20cm,溝深10~15cm[2]。

2.3適時播種

在清明前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搶冷尾暖頭播種,避過低溫爛秧,提高成秧率,培育多蘗無病蟲壯秧,為培育多穗大穗打下良好的豐產基礎。

2.4秧田期的水、肥管理

幼芽期采取“晴天滿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干水”的原則進行管水,如遇寒流,可灌深水保溫,但氣溫回升后要慢慢撤水透氣;3葉期后應堅持淺灌勤灌。在3葉期追施斷奶肥,秧田用尿素75~120kg/hm2;在移栽前7d追施送嫁肥,秧田用尿素75kg/hm2。

2.5適時移栽

在秧齡30~40d、葉齡5-6葉時適時移栽,培育低位分蘗、大蘗、壯蘗,增加有效分蘗促有效穗,提高單位產量,促進總產。

2.6合理密植

項目區采用規范化條栽,等行條栽,株行距13.5cm×23cm;保持30~31.5萬叢/hm2,以確保高產群體結構。

2.7測土配方施肥,加強肥水管理

通過測土配方,大田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在施腐熟農家肥的基礎上,施水稻專用復合肥600kg/hm2。返青后結合化除追施尿素150kg/hm2,生長后期適時看苗補施追肥,防止貪青晚熟或穗期脫肥現象,保障養分有效供給。水稻大田管水主要是移栽后保持3.3cm淺水層、當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適度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水稻孕穗期保持3.3cm水層,促進稻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3]。

2.8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2.8.1加強水稻重大病蟲監測工作

為確保統防統治的效果,在水稻分蘗期、分蘗盛期、抽穗期設立病蟲觀測點,建立系統調查觀察田,對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蟲進行定田定期調查,及時掌握病蟲發生時期及動態;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做好防治技術指導。同時,引進新農藥開展防治效果的試驗篩選,為有效地實施統防統治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確保統防統治的實施效果。

2.8.2抓好水稻重大病蟲害大面積防控和應急防控組織

做好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遷飛性、流行性病蟲害的應急防治;組織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控新技術示范和農民培訓,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藥,提高科學安全用藥意識,提高農民病蟲防治水平;科學制定水稻病蟲防控方案,指導大面積防治,確保重大農作物病蟲害不大面積暴發成災。

2.8.3建立服務組織

為確保統防統治工作規范實施,蓮城鎮成立了凱鑫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和小廣南、端鳩2個植保專業防治隊伍,與此同時,配備擔架式高壓噴霧機30臺,注重植保專業防治隊伍人員的知識更新,組織植保員參加縣、鎮舉辦的“病蟲害診斷與防治”、“農藥安全使用技術”、“植保機械使用與維修技術”的培訓,提高實施統防統治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2.8.4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

在防治核心區選用高氯•啶蟲脒乳油、烯啶吡蚜酮粉劑、三環唑、阿維•高氯、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咪鮮胺、8%阿維菌素乳油等高效低毒、低殘留及生物農藥,在防治的最佳時期和有利天氣組織凱鑫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和無人機進行防治,做到統一用藥、統一防治。2.9適時收獲收獲期做到九黃十收。即在水稻谷穗進入臘熟末期至完熟期適時收割,堆垛2d促進稻谷完成后熟作用,接著即時曬干揚凈,分品種儲藏,防鼠、防蟲、防霉變、防混雜,確保稻谷質量。

3取得的成效

3.1經濟效益顯著測產驗收結果,萬畝輻射帶動區加權平均單產8394kg/hm2,比全鎮水稻平均單產6933kg/hm2增產1461kg/hm2,增21.1%,累計新增稻谷293.15萬kg,按市場價2.4元/kg稻谷計算,新增產值703.57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3.2社會效益突出

通過水稻高產創建的實施,一是提高了水稻單產、增加總產,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二是通過科技培訓,提高了農民科學種植水平和科技意識,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通過百畝核心區、千畝示范區、萬畝輻射帶動以及現場觀摩為農業科技推廣樹立了典型示范作用,對蓮城鎮水稻生產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3生態效益凸顯

在項目實施中,以農家肥和有機肥為主,全面推廣測土配方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及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有利于優化肥料施用結構和噴藥質量,提高了肥料、農藥利用率,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改善項目區農業生態環境,為“農藥、化肥零增長”做好表率作用。

4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4.1農民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技術推廣接受慢

農民的科技意識不高,科學種田意識不強,舊習慣和傳統農業思想還存在,他們只求安穩、怕冒風險,對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接受慢、應用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產創建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4.2農田基礎設施滯后,抗災能力弱

蓮城鎮水稻基地基礎設施條件差,田間溝渠和機耕路不配套,且地塊不平整,“靠天吃飯”的現象十分突出,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地塊大小形狀都有,而且地塊之間落差大,不利于機械操作,耕作不方便,加大了農戶的生產成本,且抗自然災害能力弱。

4.3農業生產成本過高,挫傷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因種子、農藥等農用物資價格和整田、栽插等各生產環節的工時費偏高,導致農業生產投入成本過高,嚴重影響了農民從事農業積極性,部分農戶丟荒田地,全家外出打工。

4.4一家一戶分散種植,難以推動標準化生產

目前蓮城鎮常年種植水稻2600hm2,全部是分散種植,戶均種植規模一般在0.13hm2左右,最多的農戶種植0.53hm2,水稻生產仍以單家獨戶種植為主,規模小且分散,形不成規模,再加上每個農戶的勞力、資金、技術水平、人的素質差異較大,產業效益相對較低。

5發展對策及建議

5.1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意識

組織項目區的群眾參加學習培訓,并邀請上級水稻專家為他們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在水稻生產的關鍵時期,農技人員要到項目區、項目村,對村干部、示范戶、輻射帶動戶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采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田間指導、印發技術資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和指導,從而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5.2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害能力建議

蓮城鎮在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中優先考慮水稻生產基地,配套設施田間路、水利溝渠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建成一片旱澇保收,適宜機械操作的高標準農田,提高基地的抗災能力。

5.3加大水稻高產創建資金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民效益

從種植業內部來看,水稻種植收入是比較低的產業,由于水稻種植的比較效益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工作的開展,為提高廣大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對種植戶資金的扶持力度,增強他們種田的信心和決心。

5.4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加快產業化發展

把賽京、坡孟、老龍、端鳩、小廣南、那朵片區的土地統一規劃為水稻生產基地,并出臺土地規模流轉扶持措施和辦法,引導農村種田能手參與到土地流轉中來,使土地實現集中連片種植、規模化生產,提高土地利用率,帶動水稻種植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農業生產率。規范水稻基地用肥、用藥種類和數量,指導水稻生產者做好水稻質量安全體系追溯體系檔案記錄,從源頭控制水稻產品質量,保證糧食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肖紅琳.硯山縣糧食高產創建的成效與經驗啟示[J].云南農業,2016(10):24-25.

[2]銀仲智.水稻高產栽培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3]范蘭禮,吳家華.南方水稻種植與植保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作者:李光英 單位:廣南縣蓮城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影视 | 在线免费视频国产 | 综合色影院 |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 久久久高清| 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 大色综合色综合网站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 国产伊人自拍 | 天天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gogo大胆高清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一区二区影视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性欧美欧美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 日本免费一级片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久草视频 | 羞羞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伊人网综合视频 | 五月婷婷深爱五月 | 男人天堂资源站 | 一级电影免费 | 这里只有精品网 | 色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 四月婷婷七月婷婷综合 | 国产视频黄色 | 日本强在线播放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羞羞动漫网站入口 | 亚洲 欧美 综合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 自拍偷拍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久久综合一本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