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制造專業生實習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
(1)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頂崗實習只是教育部和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一廂情愿,理論實踐舉步維艱。(2)職業院校管理層面對頂崗實習愛之有加,怕之有余。高職院校擔心頂崗實習的最深層原因:一安全,二和諧,三穩定。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安全;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之間關系的協調;學生在一家企業、一個崗位長久穩定地完成頂崗實習任務;頂崗實習模式穩定長久運行,等等。(3)企業態度熱冷不一。國企不歡迎,擔心不穩定的人員變化會影響生產及產品質量;而多數私營企業迫于勞動力緊缺,樂于合作。(4)校外頂崗實習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關系到學業、工作、交通、生活和安全等很多方面。(5)學校對頂崗實習的管理監控很難實施。特別是分散型頂崗實習,時間較長,學生分布地區廣,企業數量多,師資力量不夠,指導不到位,監控指標不具體、不科學,管理機制不健全,致使部分學生校外頂崗實習處于“放羊”、“散養”狀態。(6)學生對頂崗實習的情感波動很大。從小學到大學,高職學生的在校時間已經達十年之多,總是夢想著盡早參加工作,但真正的企業工作對學生的憧憬打擊很大,加上學校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有的學生不服從學校安排的企業,不停地換單位、換工作;有的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的學習生活,干脆從企業又返回到學校準備專升本;還有的學生開始害怕、逃避工作,躲在家里無所事事。
2分析頂崗實習的實質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學生必須進入專業相應對口的企事業等用人單位參加的一項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是指由實習單位給頂崗實習生提供一定的實習環境,并指派單位里實際工作者指導實習生從事具體工作,以幫助實習生把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取得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際技能,鍛煉工作能力。②對于機械制造專業的頂崗實習不應該僅是最后一學期的實習,從學生一進校就開始,一直延續到畢業,包含集中式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習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的實習,以及最后的分散式頂崗實習。
3構建頂崗實習長效運行機制的方案探索
3.1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工作站的頂崗實習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作為學生接觸社會、了解企業的重要陣地,實現“走崗認識實習、貼崗專業實習、頂崗生產實習”,利用工作站的條件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駐站頂崗實習有幾個重點:(1)學校要負責學生完成入站前的知識、技能、思想的準備工作;(2)工作站需要將不同的工作崗位按難易程度劃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3)學校組織學生分批次,交替進入工作站進行頂崗實習;(4)駐站實習采取1+1形式,即一半工作一半學習。采取分層、分批,交替駐站頂崗實習,既不會影響企業、工廠的正常生產,也不會造成人員沖擊,在不斷對新入站的學生進行培養鍛煉,技能層次提高的同時,也解決了企業工廠對不同崗位層次的需求。企業也可以從實習生中優先選拔人才,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3.2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建立頂崗實習123的長效運行機制將機械制造專業頂崗實習這一教學環節分學期、分段式進行,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建立頂崗實習123模式,將頂崗實習納入到有組織、嚴管理、重素質的正軌。1即第一學年,學生在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室”、校內“實驗實訓室”和“機械制造工程中心”兩個情景中學、做融合,學習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操作技能。2即第二學年,學生在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室”和“校中廠”、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工作站)兩情景中工學交替學習專業核心知識,掌握專業核心技能。3即第三學年,學生在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兩情景中,學習專業拓展知識,完成綜合工藝設計,并進行最后一學期的分散型頂崗實習,個性發展,順利實現“零距離上崗”。
3.3利用網絡資源,開發綜合實訓平臺實施有效的頂崗實習管理監控管理體系,開發綜合實訓平臺,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的模式對企業、教師和學生實行實時、動態跟蹤管理,并及時給予相關指導,解決疑難問題,提高頂崗實習教育與管理的效率。平臺包含學生實習的單位及崗位信息、實習信息與動態實習周記提交與評閱、實習報告總結、短信平臺、實時交互、統計決策等功能模塊。③
4結語
根據新時期地區制造業現狀、人力需求現狀、企業對頂崗實習的認同度及合作條件,制定靈活實用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進程,實施頂崗實習123模式,將頂崗實習分成三個階段,循序漸進,讓頂崗實習逐步走進學生心里,使學生真正認識自我、正確定位,通過接觸企業、獲得生產技術及管理知識、進行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基本素質訓練。從而使頂崗實習真正成為本專業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作者:劉萍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