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業發展的機遇挑戰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礦業科學學報》2017年第5期
摘要:隨著社會新常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為礦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也帶來更加嚴峻的考驗。如何提升國內礦企的發展能力,推動區域礦產資源整合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文章先簡單介紹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礦業發展的新機遇,又對出現的新挑戰進行了簡略闡述,并在最后提出了促進礦企發展的新策略,為我國礦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取得更好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礦業發展;機遇;挑戰
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礦業發展的新機遇
1.拉動消費,緩解煤炭產能過剩。在“一帶一路”的戰略需求下,大量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著,這些基建設施的對象包括了沿線的能源和電力,光纜以及衛星信息等多種類別的資源,基建的數量非常龐大,同時對礦產品的需求也呈現出了與日俱增的現象。根據權威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僅在去年的上半年期間,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新承接的工程項目已達兩千多個,這些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有效的拉動了國內鋼材和煤礦產品的消費增長,并且這種消費需求還會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變得越來越大,對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難題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2.拓寬渠道,幫助企業實現走出去。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中,為了更好的實現戰略目標,加快建設的進程,國家提出了很多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創新舉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亞投行的成立和絲綢之路專項資金的設立。通過設置這種指向性鮮明的投資銀行,進一步明確了對在資源合作基礎上進行融資的支持,不僅推動了沿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還有效地提高了貿易的便捷性,極大地拓寬了國內礦產企業走出去的途徑。與此同時,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不斷制定的各種支持政策,以及各個國家聯合開展的倡議行動和合作機制,都為沿線礦產資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而這些專項資金的支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和互聯互通的貿易也為國內礦產企業實現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礦業發展的新挑戰
1.區域競爭的不穩定性增加。“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的沿線國家有很多,它們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區域戰略地位也很重要,歷來就是國際社會比較關注的焦點地區,同時也是大國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方。比如美國一直在謀求重回亞太,想要控制中亞的資源能源,經常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來抵制中國企業在這些地區范圍內的正常發展,日本等國對海上絲綢之路順利發展的阻礙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些潛在的不穩定因素都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的持續推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既增加了資源投資的風險性,同時也為我國礦業發展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
2.對外合作模式的不成熟。盡管當前我國很多礦產品企業已經將經營目標轉向了“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但是由于實踐的時間還很短,因此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合作模式,仍舊是處于境外礦業投資的探索發展階段。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內在境外投資失敗的國內企業占據了總數的一大半,主要原因還是受到了政治因素和金融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在走出去進行投資的時候,缺少科學合理的計劃做指導,不能深入到實地進行資源考察和風險評估,并且對合作地區的勞動力使用問題、環境保護要求以及交通能力等信息的調查都不完備,無法真正的掌握市場需求,極易出現投資風險過大以及合作模式不成熟而導致的失敗現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冶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投資的鎳鈷礦。
3.政府過度干預的影響。基于“一帶一路”戰略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沿線各地政府的熱情非常高漲,建設積極性也很強,因此無論是從政策制定,還是資源規劃方面都力爭做到完美無缺,并希望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這種政府過度干預的現象,又為企業進行境外投資和資源整合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很多礦產品企業在還不具備走出去的客觀條件下,就被政府決策地方指令推向了國際市場,這也成為了很多國內礦業企業境外投資失敗的原因之一。
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礦業發展的新對策
1.提高政策支持力度。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不斷推動國內礦產企業的發展,就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政府對礦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伴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全球的礦業發展都陷入了低迷的態勢中,很多礦產資源都遭遇嚴重的被貶值,在這種情況下,加快國內礦業走出去的速度和深度,就成為了當前經濟形勢下推動礦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這就需要國家和政府加大對國內礦產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幫助企業更好的融入到國際市場中,充分利用國外的優秀資源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全面參與到沿線礦產資源整合的市場中,為企業的發展獲取新的動力。因此政府應該根據當前礦企發展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指揮方式,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要在放權減權的基礎上,賦予礦企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政府還應該加大對企業的財政支持,可以制定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實現對企業走出去的積極引導。
2.提升企業競爭力。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不斷推動國內礦產企業的發展,還需要大力提升礦產企業的競爭力,對現有的行業體系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我國礦產企業的底子不夠好,雖然企業數目不少,但是規模都不大而且開采的難度很高。因此為了更好的推動礦業走出去,首先就必須要提升礦業的生存能力,只有先保住了生存才能談發展,只有提高了核心能力才能更好的面向世界。除了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之外,企業還應該緊跟市場發展潮流,制定出符合國家宏觀戰略需求的發展計劃,加深同沿線國家相關企業的合作程度,進一步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加強對人才和技術的重視,強化高素質專業管理隊伍的建設,構建更加科學化專業化的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高能型技術人才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3.強化投資風險監控體系。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不斷推動國內礦產企業的發展,還需要提升礦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完善投資風險的監控體系,為國內礦業實現走出去的良好發展保駕護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沿線國家,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也存在著極大的投資風險,突出表現在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相關行政程序的模糊以及法規政策的缺失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實現對沿線國家礦產資源進行整合,就需要不斷的完善相應的法規政策,尤其是要及時掌握國外礦產資源豐富國家的政策變動情況,建立健全配套的風險監控體系,對礦企在實施走出去戰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風險預估,進一步提升企業境外投資的準確性,實現有效的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4.構建成熟的合作機制。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不斷推動國內礦產企業的發展,還需要構建企業之間成熟的合作機制,推動國際礦業合作平臺的建設,為新態勢下我國礦業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構建礦業發展合作的新機制,首先就需要加強礦產品企業在國內的合作,要在實現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加深合作層次,并借助抱團合作的形式減少國內礦業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的局面,并且還能有效減少由于不當競爭而造成的資源損耗后果。與此同時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前景,還離不開同國外企業的廣泛合作。這就需要國家采取積極的措施,搭建國內外企業溝通的橋梁,加快國內外企業落實合作的進程,積極推動國內礦業企業進入到沿線資源豐富的國家尋求發展與合作,還可以設置具體的參贊職務,促進更多具有實質意義的合作項目開展,通過建立穩定的國際合作平臺,構建出更加新穎完善的雙邊合作機制,為我國礦業的長期發展探索新的途徑。
四、結語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國際礦產資源正在進行著不斷的整合,這對于國內礦產品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要想推動國內礦企的長期發展,就必須要正視新常態下的各種情況,采取積極的措施,從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和企業競爭力,強化投資風險監控體系以及構建成熟的合作機制著手,通過不斷深化礦產資源的整合,以實現為企業的長期良好發展謀求更廣闊的市場。
參考文獻:
[1]劉伯恩“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礦產資源戰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5.
[2]喬彥斌“一帶一路”戰略給我國礦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論壇2015.
作者:李燁 單位: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